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严肃游戏干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疗法是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运动干预措施存在训练形式较为单一,训练环境比较枯燥,患者依从性较弱等问题.而严肃游戏采用电子游戏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思路,构建了以任务为导向的DCD干预形式,在治疗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上有着良好表现,并且严肃游戏干预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疗效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实验证据支持.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严肃游戏干预儿童DCD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回馈式健康教育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某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例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和试验组(n=56),分组主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则接受回馈式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水平评分、康复效果以及干预后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康复训练态度、康复训练认知情况、康复训练行为3项评分及Harris、MBI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生物力学(ICB)矫形鞋垫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下肢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及临床依据.方法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ICB矫形鞋垫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6月后进行内侧纵弓(MLA)、支撑相各分期、足弓指数(AI)、步长、步频、步速、88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指标
精准的评估对儿童脑损伤的诊断、严重程度与预后的判定、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康复治疗效果的评定至关重要.本文从脑成像科学技术、发育筛查与诊断、运动能力、语言与智力评估等方面简述了中国脑损伤儿童康复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推进中国脑损伤儿童康复评估体系的完善发展.
目的 调查安徽省120例智力障碍(ID)/发育迟缓(DD)儿童致病性与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的检出情况,并分析患儿临床表型,明确ID/DD患儿遗传学病因,为患儿的治疗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康复科就诊的120例不明原因ID/DD患儿,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明确存在的致病性与可能致病性CNVs,分析患儿临床表型及致病性与可能致病性CNVs特点.结果 120例ID/DD患儿检出致病性CNVs 18例(15.00%),可能致病性
目的 在不同频段探索夜间遗尿症(NE)儿童脑网络信号传递特点,找到异常脑区,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标准入组2016-2018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129名NE患儿和37名正常儿童.在经典频段(0.01~0.08 Hz)和频段5(0.010~0.027 Hz)分析两组儿童度中心性(DC)特点,并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频段下的两组差异性.使用高斯随机场(GRF)理论对结果进行校正(体素P<0.05,团块P<0.05).结果 在典型频段中,NE患儿在
目的 探究夜间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措施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城市和乡村各抽取4所小学,2012年10月对抽中学校的117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学龄儿童睡眠不足(<10 h/d)率达68.5%,不同人口学特征影响儿童睡眠时间,城市学生、男生睡眠时间较少(P<0.001).儿童体重指数(BMI)和超重肥胖率随睡眠时间的减少而增加(P<0.0
目的 探究自体脐带血(UCB)输注治疗脑损伤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为临床上脑损伤患儿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最大限度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方法 将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行自体UCB输注治疗并坚持康复治疗的11例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功能状态无明显差异的11名脑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自UCB输注开始行康复治疗半年,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半年.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对其功能水平进行评估.另外,分析自体UCB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炎症因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抽取河南省内7个市6~17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计19390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2.3%,其中超重4415人(22.8%),肥胖3790人(19.5%).其中10390名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和20.8%,9000名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8.1%,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超重和肥
儿童期肥胖增加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心血管代谢风险(CMR),并可持续至成人,使代谢性疾病低龄化.近年发现,尿酸、视黄醇结合蛋白4、维生素D、颈围等与肥胖儿童CMR密切相关,可作为CMR的预警指标,为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靶标.认识预警指标与代谢风险的关系、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识别有CMR相关因素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
目的 探索上海青少年脂肪肝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5月,上海1121名中学生被用FibroScan瞬时弹性记录仪完成肝脂肪变程度测定及自行完成青少年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表填写.结果 青少年脂肪肝检出率为9.01%(101/1121),其中男生8.84%(49/554),女生为9.17%(52/567),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1.05%(236/1121),其中男21.48%(119/554),女2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