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中的那些风花雪月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处于蒙昧时期的古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及其规律性虽然知之甚少,但古人对自然界的各种(气象)现象早就有所关注。仅从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对诸如天气或气候演变等种种自然现象和经验性规律的描述,在不少典籍中几乎都有所反映。这些经验性记载或文学性描述,尽管并未揭示出具有普遍规律的自然奥秘,也不能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但充分反映出古代先哲们对大自然充满无限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最早的记载
  
  春秋时代的《逸周书》中就有描述二十四节气(代表72候的物候现象)的内容。《逸周书》可能是我国最早一部物候历书。
  前秦时代的《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则记有一年之中各月可能出现的天气气候异常及其危害,其中“孟秋纪”记载:“行之是令,而凉风至,三旬。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盛,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多水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这段话是说,当秋季来临的第一个月,主要气候特点是“凉风至”,此时可能出现三种反常气候,它们分别是:“行冬令”,则“阴气大盛”,冷得过早,以致农作物无法结实;“行春令”,则反常地出现“其国乃旱,阳气复还”,即出现反常的春旱现象或冷而复热,必然是谷物无法结实;“行夏令”,则出现像夏季那样的持续多雨气候,就会蚊虫孳生,民多疟疾。
  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其他各月皆有类似的归纳描述。
  古人对气候“失调”或“反常”的系统描述,对于今天的人们研究中国气候异常问题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古诗词中的雨叠风霜描述
  
  在唐诗中,既有大量关于四时物候及天象的客观描写,又有对雨雪风霜现象绘声绘色地描述,以及对蕴藏在自然景色中的气候现象的揭示。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庐山“花径”时曾写下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不仅艺术性极高,而且点出了气候影响下的物候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虽只有短短四句,却充满了科学的哲理。
  诗中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出在四月(阴历)的平原地区往往已是春季即将结束的时期,可在海拔约1400米高的庐山大林寺,却是“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初春盛景。诗中后两旬“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则隐晦地表明了春天并未结束,因为在海拔很高的庐山上,春天才刚刚开始。这正是现代气候科学中早已揭示出的气候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生动写照。
  现代气候学研究表明,气候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最敏感的气候要素就是温度。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麓要低近10℃。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而相应的物候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延迟,所以,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在气候科学上,这一规律往往又与气候(指平地上)随纬度升高而趋向寒冷的分布规律相一致。通常,人们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速率称为“气温的垂直梯度”,它不仅因山脉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更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
  唐代诗人祖咏在《终南望余雪》一诗中写道:“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诗揭示了典型的融冰化雪气候效应。
  夕阳西下,诗人登临雪后的终南山,一眼望去,山坡阴面一派余雪未融的景象。阳光照到高山之巅的“浮云积雪”而使山林表面映衬出“林表霁色”,诗人想到了山脚下的小城中必然出现“城中增暮寒”的结果。
  从全诗意境来看,读者不难体味到“霜前冷,雪后寒”的气候规律。这种自然现象正是现代气候科学中的融冰化雪气候效应所致。
  一般说来,根据气候学的热量平衡原理,地表积雪融化时必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能(山表面也同样)。由于热量大都被积雪所吸收,雪地表面及周围空气必然更加寒冷。所以,诗人预言“城中增暮寒”。这一句委实道出了气候科学规律的真谛。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并不明确知道自己诗中蕴含着如此深奥的气候科学之理。
  宋代诗词大家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述了夏季杭州西湖边的一次疾风暴雨天气过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不用解读,这首诗句句都道出了凶猛的雨势,整首诗就如同现代人用摄像机所拍的影像一样,俨然一幅“凶猛暴雨,势如破竹”的写真画面。你看那天空的黑云如翻倒的墨水,虽未遮山,却也铺天盖地浸透天穹,接着就是滂沱大雨,雨点如大小珠串打入船中。与此同时,则是大风卷地而起,吹散了天空的乌云,再看那“望湖楼下”,此时已是一片汪洋。全诗描述的这一天气过程,完全与现代气象台站所观测到的实际过程相符。可见,古人对自然现象不但观察细腻,而且描述生动。
  初唐诗人王勃在《咏风》一诗中写道:“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诗人苏味道的《咏霜》更有意思:“金祗暮律尽,玉女瞑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这两首诗分别用拟人化的手法描摹出自然界中风、霜的来来去去。
  尤其是前者,通俗易懂,语意接近现代白话。在诗的前半段,诗人告诉人们,风来时“肃肃有声”而使人“顿生凉意”,必然是“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根据现代气象科学知识,一般说来(以我国东南部季风气候区为例),刮西风或西北风,天气往往以多云和晴天为主,东风或东北风则往往与雨天或阴天相伴。诗人在这首诗的后半段所表达之意,正是说明,风的来去固然没有踪迹,似乎它的运动和停息是有情意的,即“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这最后一句正好表述了西风的日变化规律是中间大、两头小。谚语中“西风肚子大”和“东风两头尖”的说法,正是此意。
  
  对自然气候的认识
  
  宋代大文豪苏洵在散文《辨奸论》中写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其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也是古人对自然界气象现象细微观察而得到的经验规律。用现代气象学知识来解释这一成语,意思是说,一旦出现月晕,就预示着未来将要刮风:一旦础石湿润(古代建筑物或房屋的顶梁柱底的基石潮湿),则预示将要下雨。
  苏洵所引述的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天气变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天气预报的经验规律之一。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即已提出了气候变化问题。他发现,当时陕西延州有类似竹笋的化石,于是推测当地在旷古以前具有“地卑气湿,适于竹林生长”的气候条件。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气候变化研究的一次启蒙论述。其后,元代学者金履祥根据中国西汉以前(公元前990~公元前220年)的作物栽培方式指出,他本人所处时代要比西汉以前寒冷,这就表明周秦汉时期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时期。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写道:“六岁儴,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这实际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这里的“岁”即年之意。此外,东汉唯物论学者王充在《论衡》中从“阳极反阴,阴极反阳”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阳久自雨,雨久自阳”的旱涝演化规律。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科学知识宝库,其中蕴含了对大自然现象的丰富描述。本文只不过是笔者在古代文典宝库中粗略一瞥所得感受而已。在那有着5000年积淀的文化宝库中,不但隐含种类繁多的文化传统知识,而且更具有接近现代科学理念的众多自然科学先知,这些都有待今人的深入发掘。(文章代码:1612)
  
  责任编辑 赵菲
其他文献
一、构建知识网络,理顺各节关系促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推力,不是来源于中国自身社会运动规律的作用,而是来源于外国列强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外扩张,广开殖民地的前提
双肾盂输尿管畸型,在泌尿系中发生率最高,多无症状。作者用放射线造影、B 型超声波及 CT 发现六例报告如下:六例中四男二女,年龄40~72岁,症状主要为腰痛,腹部肿块,血尿等。6
人生在世能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了几何值几何不学几何又几何这是一首打油诗.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四川大学招生考试《几何》,有一名考生不会答题,竟在考卷上写了
不少读者来信反映,市场上的课外读物鱼龙混杂,一时很难挑到精品。于是,《高中生》杂志决定开办“书摘书评”专栏,为读者找精品书,为精品书找读者。本期重点推荐的是《新编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称急性肾炎)是一种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大多数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在急性期常伴有血清补体的降低及补体成分的改变。本文报告70例急性肾炎患儿的血
Geometry,as a practical study,may have begunin Egypt,where the building of pyramids and the ne-cessity of reestablishing boundaries after the Nile floodmade it
不同问题求平均值的算式类型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根据问题所决定的数量关系把这些式子类型区别开来,则解答容易出错. 问题1 某地气象站测得某天四个时刻的气温分别为:早7点是
.根据首字母和句意写出单词 分  Ⅰ 。(10 )1.In E ngland熏fish and chips is one of the m ost   p food.  2.M any foreigne
我院1982~1983年,对17例尿毒症患者,应用中药屎留灌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一、一般情况:本组男性1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9.8岁(13~61岁)。原发疾 In ou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感染疾病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除少数病例由急性转化成慢性之外,绝大多数病例无急性经过。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及非细菌性两类。临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