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线索选择与运用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最忌讳将一堆孤立、静止、封闭且杂乱无章的历史材料灌输给学生。实际上,不同历史材料是以互相联系的、动态的、开放的形式存在着的。在诸多历史线索中优化组合,提炼出一条清晰明朗的教学主线,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易梳理出清晰的历史知识框架。
  笔者以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线索。根据课程标准,本课重点要求掌握有关隋唐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本知识,围绕隋唐時期选官制度的变化、中枢政务机构(行政制度)和赋税制度,了解隋唐制度创新及意义。此三个子目之间乍看相互独立,但细细品味,都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命题,旨在让学生理解隋唐社会绚烂辉煌的背后,是制度变化与创新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制度创新主要发生在隋朝和唐朝前期,但其中很多内容(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已有基础,所谓的“制度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傍依地突然发生的。[1]故在构思本课堂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需要找到三种制度间的历史线索,用历史线索将制度的传承与流变进行梳理串联,形成主线并建构知识框架。
  那么如何巧妙地将这三项制度进行整合衔接呢?“没有了人就不可能有事情发生,也就没有所谓的情境。”[2]在寻找和组织线索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唐朝的刘晏这一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与本课的科举制、中枢机构的变化和财税制度息息相关。以刘晏这一历史人物构建起教学主线创设历史情境,运用镜头场景,辅之以丰富的史料等素材将本课的三种制度串联起来是切实可行的。利用历史人物为主线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现线索与教学设计的结合。在本课中,笔者根据人物经历,结合教学目标,将教材整合为“天才少年”、“刘晏的官场沉浮”和“从刘晏之死说起”三个部分。
  一、天才少年:以历史故事营造历史情境
  以历史人物为主线营造历史情境,要突出历史人物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起到激趣、凝神、引人入胜、统领全局的作用。[3]
  笔者即以刘晏的个人传奇经历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刘晏七岁举神童,被授予秘书省正字,三字经中描述他:“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他经历四朝,在安史之乱后挑起了拯救国家经济的担子,被誉为“当朝的萧何”,“桑弘羊再世”。他的经济思想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称为“治世能臣,理财妙手”。
  在古代,人们把那些幼而敏慧,天赋异禀的儿童与一般儿童区别开来,并将其称之为神童。参加童子举的一般也是这些聪慧、才赋优异的儿童,唐代的童子举即是如此。举神童,是唐朝科举制度中专门面向天下神童特设的童子科,《新唐书·选举志》 中对此有明确记载:
  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十文,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童子科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子科目,为唐朝提供了数不尽的神童。它的出现反映了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是对科举制度的有益补充,对隋唐文化的发展繁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刘晏是唐代童子科入仕者中最为知名的。在选官制度部分,笔者通过刘晏举神童的故事经历引入这一子知识点。幼小的刘晏向去泰山封禅的唐玄宗献书受到赏识,被任用为秘书省正字,成为秘书省年纪最小的官员,此时的刘晏也被冠以神童之名,垂于后世。其后,他在唐代宗时期主管国家财政,改良榷盐法,施行常平法解决关中漕粮运输问题,政绩卓著。
  举神童作为科举制中的一个分支,对学生而言是相对陌生的内容。以这一故事来引出唐朝科举制是极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以一个不为人熟知的晋升方式作为案例可以引发学生对科举制的另类思考。在课堂中引入历史故事,情境呈现,引导学生从长时段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来理解选官制度的演进脉络,在推进故事时阐释知识要点,在叙说故事时引发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刘晏的官场沉浮:三省六部制的时空演变
  所谓时空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认识和观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4]在本课中枢政务机构的创新中,笔者由刘晏的官场任职经历入手,通过讲述刘晏步入仕途直至成为宰相的经历,从科举制度自然过渡到三省六部制,同时以时空观念为框架,梳理展现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
  教师有时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常割裂历史间的有机联系,例如会在制度前突出朝代,在三公九卿制度前冠以“秦汉”;在三省六部制前冠以“隋唐”;二府三司制度前冠以“宋”,并辅之以“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进行呈现。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忽视了制度之间的传承和流变,存在轻过程探究,重结论记忆的缺陷。笔者认为,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应该割裂历史的有机联系。在本制度的教学中,应重点突出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脉络,如政事堂议决制度、中书门下都是唐代中枢体制在三省六部制发展下衍生出的新形态,又譬如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都经历了由内朝官到外朝官的发展演变。《纲要》中亦特别注重制度发展脉络的阐释,教材中详细叙述了从三公九卿至三省六部制的流变完善过程,对三省和六部的事务职能等也做了论述。在引入历史人物后,笔者认为要整合教材和史料,将人物经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既要让刘晏的经历贯穿始终,又要通过刘晏的经历来反映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的效果,从而达到涵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课以刘晏的任职经历来展现三省六部制度特别是后期的一系列演变过程,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大有裨益。以下为笔者根据《旧唐书》整理的刘晏的仕途经历:
  开元年间:以神童授太子正字。
  天宝年间:办理税务,因政绩显著,官至侍御史。
  肃宗时期:先任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后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充度支、铸钱、租庸等使。   代宗时期: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不久,提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领使职。
  广德二年(764年):贬为太子宾客,很快又进为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
  大历时:先与户部侍郎第五琦分管全国财赋,后与户部侍郎韩晃分领关内、河东、山东、剑南道租庸、青苗使。升为尚书左仆射,重登宰相之位。
  唐德宗即位后:刘晏总领全国财赋。
  建中元年(780年):因杨炎所陷被害,家中所抄财物唯书两车,米麦数石而已。
  在这一部分,可以提出问题:刘晏从政主要在哪一时期?其所在部门主要职能是什么?在唐后期三省六部的职权分工有何变化?演变趋势如何?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刘晏官职的变化及其在不同职位所承担的内容。分析刘晏的任职经历可知,刘晏曾两度出任吏部尚书,吏部为尚书省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作为吏部最高长官,在唐代政治制度的职官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刘晏的第一次任期较短,然以宰相兼任,之后便在兼掌朝廷财政事务时兼任吏部尚书。安史之乱后,朝廷财政系统的恢复和运行牵涉着诸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刘晏第二次出任盐铁使时兼任吏部尚书,同時掌握财政权和人事权,“任事十余年,权势之重,邻于宰相,要官重职,颇出其门。既有材力,视事敏速,乘机无滞,然多任数,挟权贵,固思泽,有口者必利咦之。当大历时,事贵因循,军国之用,皆仰于晏,未尝检辖”[5]。显然,唐后期,六部及众多官职的职能都发生了变化,又如《旧唐书·食货志》载唐财赋之事:“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由是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可见刘晏本人的任职经历也是唐后期三省六部制度演变发展的例证。以刘晏任职变化的个体经历去透视当时特定时空下的中央官制,展示这一制度的流变,让学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性,从而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从刘晏之死说起:在史料实证中涵养唯物史观
  在赋税制度创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刘晏之死引出杨炎及其主导的两税法,将历史叙事与史料研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历史人物及其改革实践的评价中落实核心素养。安史之乱爆发,改变了唐王朝的历史轨迹,也改变了刘晏的生活状态。安史之乱平息后,刘晏进入朝廷中枢,除以宰相兼任吏部尚书外,还有度支盐铁转运使这一要务,为难以运作的朝廷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晏致力于财赋体系的调整与重构,建立了以榷盐法为核心的新的间接税体系,成为唐王朝锐意革新的杰出代表,也成为中唐时期天才的宰相理财家。然而,随后出现的另一改革家杨炎却与刘晏存在着种种分歧与芥蒂,由于与杨炎构怨,刘晏于780年蒙冤,也是在这一年,唐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在此处以刘晏为主线营造矛盾的历史情境,带给学生具有冲击力的思维碰撞,构建起多面、丰富、完整的历史,营造合理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
  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教学的重难点主要在于两税法的评价。从《纲要》中“史料阅读”中对两税法内容的补充,到“问题探究”考查对两税法的认识,都指向了两税法的评价问题,也借以此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的培养。
  教材引用的《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和《白居易集》卷2《重赋》这两则史料,都揭示了两税法实施的弊端,但陆贽在赋税制度上与杨炎意见相左,而唐诗也带有个人色彩,因此笔者认为,这两则史料不可作为唯一的史料,在设计两税法的评价中,需要多元史料的展现,在情境矛盾的设立中,引导学生理性剖析两税法的利弊。对杨炎两税法的评价必须认识到两面性,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亦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得中国古代的直接税体系由税人向税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土地兼并愈发严重。通过多元史料的展现,帮助学生加深对唐中后期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的理解,给教材结论以较为详实的史料支撑,亦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笔者通过刘晏这一历史人物建立教学主线,把历史核心素养融入历史史实的叙述中,引导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希冀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注释】
  [1][4]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86、57页。
  [2]刘克辉:《历史: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关于历史是什么及其作用的一个理解》,《江汉论坛》1993年第2期,第62页。
  [3]赵晓东:《以历史人物为主线营造历史情境》,《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第33页。
  [5]刘昫,张昭远:《旧唐书》卷一二三,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515页。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高中本”)在全国投入使用。笔者将“高中本”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与现行部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初中本”)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上做了一些尝试,现汇报如下,并介绍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议题和素材,以就教于方家。  一、统编初高中教材中相关内容表述的差异  (一)
村内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村民不再上访,昔日的上访村成了密云区的文明村。  京郊密云西邵渠村,一个曾经有名的上访村、问题村,如今成了文明村。近期,《民生周刊》记者两次前往西邵渠村,试图理清这个村庄蜕变涅槃的脉络和背后的故事。有名的上访村  西邵渠村距离密云城区10多公里,白墙灰瓦,街道整洁,村民热情好客。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是密云有名的上访村。  56岁的赵青山是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11月担任村
文旅部日前發布《关于进一步做好A级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进一步加强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通知指出,近期个别景区发生安全事件,造成游客伤亡,给正在有序恢复发展的旅游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各地要加强对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科学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精准做好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工作。  五一假期就要来了。打起背包出门旅游很有品,也是促内需的必然要求。然而,快乐切莫忘形,一定要时刻绷紧
历史教学必须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素养立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能力培养走向核心素养的养成。“养成”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过程,更是评价标准。通过“养成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历史,认清历史,更能够学会历史的认同,会经历从“养知”到“养智”,再到“养心”的不断向上的体验历程。  2019年冬,笔者有幸参与了在江苏省淮阴中学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一课,尝试使用“养成教学”的方法进行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1]。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之前繁多的碎片化、知识型教学逐渐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旨在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能力型教学。而在能力型教学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以国家课程和教材为基础,用整体、全局的眼光,来对局部的、碎片化的知
夏商周的更替一课是初中生接触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内涵的重要一课,上古史的研究历来争议颇多,各种材料纠缠在一起有時彼此矛盾。本文以西周的衰亡作为切入点,谈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史观。  一、“国人暴动”中“国人”身份探究  在夏商周的更替及诸侯争霸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国人暴动的记载广为史料引用,丰富课堂教学,用以凸显西周统治者的腐朽,为后来的西周灭亡、王室衰微做伏笔。但对于国人暴
一、试题的特点和思路的延伸  汉朝的时代特征一直是高考的考查热点,2019年的全国卷和地方卷对此多有涉及,其中全国Ⅰ卷第25题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该试题以白鹿皮币(以下简称“皮币”)为视角,结合汉武帝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重点考察了西汉政府发行皮币带来的实际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题题干和选项的设计都颇为精巧。从题干部分看,廖廖数语就把皮币的大小、价值、用途做了精准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别样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有一个目标是“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如何在教学中培育这一目标,本文拟以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为例进行比较性阅读教学,以就教于方家。  一、宋代的政治是皇帝集权政治吗?  提到宋代政治,教材“学习聚焦”写道:“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专制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笔者认为,学生对教材的这一解释可能会形成几个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许多教师对时空观念的认知和实践存在不足,例如将历史时间等同具体时间点,历史空间等同地理空间,割裂时空联系等。笔者经过对纲要教材的实践认为:教师可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从教、评两方面着手,于教渗透,以评检测,教评互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此,本文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机》为例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具有层次的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性,促进融会贯通,真正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从而对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所以课堂教学的实质性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教学材料整理成为结构化的知识,使这些学习材料具有最大的概括性与拓展性,以促进学习迁移与能力形成。  因此如何将历史教材中零散的、逻辑性不明显的知识进行结构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历史学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