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少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大少,叫全了本该是:沈家大少爷。只因为沈家昔日辉煌已去,这沈家大少爷就变成了——沈大少。其中的一个“爷”字没了,其身价也就没了。好在祖上留下的两条南洋船还在他手上玩着。
  盐区人说的南洋,并不是地图上标的南沙、西沙、海南岛,而是指远离盐区南面的海洋,大概是指上海吴淞口或舟山群岛那一带。那里的水温相对苏北盐区来说,稍高一点,每年春冬两季,鱼虾来得早,去得迟。
  早年,盐区的许多大渔船在本地海域捕不到鱼虾时,就三三两两地组成船队,到南洋一带海域去捕鱼。
  盐区,能到南洋捕鱼的三帆船,数得着的就是沈大少手中的两艘大船。沈家鼎盛时,日进斗金!大小船只几十艘,盐区下南洋、跑北海的船队,每回都少不了沈家的大船。可到了沈大少这一辈,黄鼠狼下小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个看似白白胖胖、长得富富态态的沈大少,别的能耐没有,典当起家产来,一个赛俩、顶仨!老祖宗给他留下的那点家底子,没等他小白脸上吃出胡须来,就已经差不多水干见底了。后期,那小子迷上了花街柳巷,家道算是彻底败落。好在,祖上留下来的两艘保命的南洋船,沈大少始终留在手上,小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沈大少虽然有船,但他本人不玩船。
  沈大少把他的船雇给别人到南洋去捕鱼,他在盐区坐享其成。
  每年春季,大多是春节刚过,各地来盐区混穷的汉子,三三两两地夹着铺盖卷儿,在盐河码头上晃荡,等着有钱人家来找他们挖沟,修船,或是到码头上扛大包。沈大少就是在那样的人群中,物色到年纪轻、身板硬、力气大的汉子,领到家中,先问问人家会不会玩船,得到的回答是会,或是还可以,沈大少就酒饭招待。
  沈大少会吃,也会做,他把肥膻膻的猪头肉,切成小方块,拌上翠绿的大葱片,浇上姜汁、香醋,撒上盐末,放在一个黑红的瓷盆里,上下一搅拌,喊一声:“爷们,把我床底下的‘大麦烧’搬出来!”
  已經在码头上饿了几天的穷汉子们,一见到沈大少的猪头肉、大麦烧酒,外加香喷喷的麻底饼,一个个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喝一通。
  沈大少来回斟酒,递烧饼,笑呵呵,乐颠颠,时不时地也弄一块猪耳干在嘴里“嘎嘣嘎嘣”嚼着。
  回头,大伙儿酒足饭饱了,沈大少丢上一副黑乎乎的小纸牌,神仙一般,优哉游哉地让大伙儿陪他摸两把。
  那纸牌,沈大少不知摸过多少回了,窄窄长长的,猛一看,黑乎乎的一片,仔细辨认,好多牌都有了残角卷边,有的还在背面掐了指印子。
  那些,都是沈大少摸牌的“彩头”。
  沈大少哄着那些初来乍到的异乡汉子:“来吧来吧,摸两把,输赢都没有关系。”等大伙儿真的跟他坐上牌桌,沈大少就会从茶桌底下,拿出他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晃动着一双白胖胖的大手,指指点点地说:“记账,记账,待你们南洋归来,统一算清。”
  那样的时刻,能坚持跟沈大少玩牌的人,大都酒劲上来了,晕晕乎乎的只想打瞌睡,顾及不到沈大少在牌上做了手脚,一个个迷迷糊糊地全都输给了沈大少。
  沈大少呢,一边摸牌,一边安慰输牌的汉子:“没得关系,没得关系的,到了南洋,你们好好捉鱼网虾,几天就捞回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沈大少往往是食指蘸着口水,玩得正起劲儿。可陪他玩牌的人,谁也没有料到,这是沈大少用人的一个计谋。你想想,牌桌上输了钱的汉子,跟船到了南洋之后,回想起自己在沈大少家吃的那顿肉菜酒饭,牌桌上迷迷糊糊输掉的冤枉钱,哪个不咬紧牙关,拼命地下网捉鱼虾,好把输掉的钱捞回来。这正好是沈大少抽取“油头”时所盼望的;而少数赢钱的汉子,大都是船上的掌舵人,想到沈大少还欠着他们的银子,无论大船开到天涯海角,也要想着返回盐区,找沈大少讨回银子呀。这又是沈大少放船给人家的一个抓手。所以,每年沈大少雇用船工时,必须先领到家中吃一顿丰盛的肉菜,喝一场醉生梦死的老酒,玩几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纸牌。那样,一旦大船从南洋归来,沈大少搬出账本,三下五去二地扣掉船工们输给他的银子,舒舒坦坦地过一段好日子。待下一次大船下南洋时,他再变本加厉,重蹈覆辙。
  直到有一年,沈大少那两艘下南洋的大船一去不复返了,沈大少这才恍然大悟:纸牌玩大了——那帮王八蛋串通一气,驾船跑了!
  选自《盐河旧事》
其他文献
这年,匈奴突然南侵,陆山羽将军奉令率军杀敌,势如破竹,一直把匈奴军队赶到了燕山,这时,他却收到朝廷停止进军的命令。朝廷的主和派占了上风,要求与匈奴谈判。谁知,双方和谈起来没完没了,到现在也没有谈出结果。  朝廷的大军已经与匈奴的军队在燕山对峙了将近两个月,眼看就要入冬,再不进攻就要等到来年开春了,这就等于给了匈奴喘息的机会。副将古剑飞按捺不住,多次找到主将陆山羽将军请战,都被驳回:“主帅不发出进攻
期刊
小城不大,土特产也不多,能拿得出手的要数馓子和朝牌了。谁家来了外地客人,会支孩子去買朝牌让客人品尝。孩子屁颠颠地买来朝牌,客人看了会说,啥朝牌,不就是烧饼吗?主人准坚持说不是烧饼,就是朝牌。  其实它就是烧饼,不过外形稍有不同,不是那种牛舌头形,是长方形两头微翘,酷似古代大臣上朝时捧着的牌子。朝牌,由此得名。  小城里朝牌铺子不下上百家,最出名的就是刘麻子朝牌。有多出名?可以说,在小城和周边,刘麻
期刊
黄昏时分,张三肩上搭着一个袋子,来到乱石潭边,要从下游水浅的地方涉水到对岸去。  张三挽起裤脚,顺了顺肩上的袋子,下到水中,踩着水底小心地往前走着。突然,张三觉得小腿上一紧,像是被一只手用力地紧紧捏住。  张三心里一凉:“完了,遇到水鬼了!”  老辈人都在传说,乱石潭有水鬼,是人溺亡后变换而成的。水鬼游荡在乱石潭的水里,无所归依也不得超生,除非再找到一个人让其溺亡变成水鬼,自己才可离开乱石潭重新投
期刊
江也望第一次见到刀七娘是在他十五岁时,那时她还不叫刀七娘,叫林飘飘,在江湖上流言缠身,没有什么名号。  林飘飘原是天岳楼弟子,师从长老张泽群,同江湖上有名的立春刀李家长子李恺有夫妻之约。谁知林飘飘父亲去世没多久,李家便单方面毁了婚约,李恺和天岳楼楼主的爱女成了亲。林飘飘知晓后,不堪忍受这般折辱,一怒之下自离师门,扬言要以刀邀战李恺。  “我师父和立春刀李家有过节,便把消愁刀卖给了她。卖刀当日我不在
期刊
半个月前,北方还是雪花飞舞,狂风怒吼,他扬鞭策马,穿越密布天地的雪雾,发了疯一般向师父的莲花山庄飞掠而去。他是在接到莲花主人的白令之后,马不停蹄地从边地出发的。在赶往莲花山庄的路上,他又相继接到护法左使和护法右使送来的红令和黑令。莲花主人向来冷静,处事不乱,此番一连下了白、红、黑三令,直至将贴身护卫左右护法都驱遣了出来,这实在令他大为震动。  然而当他赶到莲花山庄时却发现,山庄里空无一人。  他在
期刊
每天清晨,我都会乘公交车到城里上班。公交线路延伸到城郊的小镇,一共有五个站点。我家在起点和终点中间的那个站点。四周全是田野和山丘,要不是一条乡村公路的出口,公交车不会停靠在这么个地方。  那天在站点候车的有七个人,还有一只狗。那是一只成年的土狗,毛色很漂亮,一身黑毛,夹杂着几块白毛斑。如巧工绘画,狗的两眼和嘴巴是白的,尾巴的下半部分是白的,四只爪是白的。跑动起来有点花枝招展,灵动可爱。它在人群里穿
期刊
朋友是登山队队员。他家的最显著位置,常年养着一束山坡上常见的野草。一般人家都在这样的位置养名贵的花,他怎么养普通的野草?而且,我看出来,他对那束野草,似乎有着庄严的崇敬。  他对我说:“一束普通的野草,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对于登山队员却不同。許多队员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攀爬悬崖峭壁的一刹那,常常因抓住了一束野草而救了性命。一束野草,就是命悬一线时上天的恩惠。”   选自《特别关注》
期刊
一只银狐的前后爪被插上电,四只爪儿在空中蹬了几下,哀嚎声戛然而止,全身僵直了。  我仿佛也遭了电击,浑身冰凉,上下牙磕碰着,颤巍巍地从嘴角挤出一句话:“还有没电死的吗?我要放生。”  一声凄惨的哀嚎声恰好传来。循声睃巡,一排高高架起的铁笼子里,两只雪狐紧紧依偎着,显然,它们早已嗅出了血腥,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狐狸们绿中带黄的眼睛里流露着哀伤乞求。  “就剩下最后两只了,它们是一对夫妻。”林喜子把一
期刊
老魏练书法十多年了,在当地已有点名气。每年除夕前,好多村民买来红纸,请老魏写春联,有的平时没什么来往的村民,只要递支烟,说声“老魏,你的字越来越好了,可以去街上摆写字摊了”,这时的老魏心里飘飘然的,就好似比吃了蜜还甜。  以前老魏练书法基本是下雨天或晚上练。因为他是个勤劳的农民,既要养猪养鸡养鱼,又要种粮种菜种橘。他常常伸出长满老茧的手自豪地对人说:“看我的手,你们不会相信我能写这么好的字的;看我
期刊
蒲来是风城出名的美女,但凡有点江湖经历的人都知道她。  蒲来无业,靠给朋友站墩为生,人称“墩姐”。  何謂“站墩”?即在麻将扑克之类的牌局上站在人家身后,能给人带来好手气和好财运的人。  蒲来从小是个美人胚子,九岁被选进县剧团学花旦,正式登台没两年,刚开始小有名气,剧团就解散了。蒲来被安置到了酒厂,因为酒厂不景气,在县里某单位当局长的老公就把她安排到县烟厂当推销员,再后来烟厂关闭,她就失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