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姐”蒲来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来是风城出名的美女,但凡有点江湖经历的人都知道她。
  蒲来无业,靠给朋友站墩为生,人称“墩姐”。
  何謂“站墩”?即在麻将扑克之类的牌局上站在人家身后,能给人带来好手气和好财运的人。
  蒲来从小是个美人胚子,九岁被选进县剧团学花旦,正式登台没两年,刚开始小有名气,剧团就解散了。蒲来被安置到了酒厂,因为酒厂不景气,在县里某单位当局长的老公就把她安排到县烟厂当推销员,再后来烟厂关闭,她就失业了。
  年纪轻轻就下岗失业,对蒲来是个不小的打击。蒲来决定另找出路,准备开一家服装店。可就在店铺开业三个月后,她发现老公跟一家发廊的按摩女好上了。她无法容忍老公对自己的背叛,很是决然地离了婚。
  离婚后的蒲来专心经营自己的服装店。因为人脉广、客源多,加上她的进货渠道正规、服装质量好,经常是货品上架没几天就售卖一空,生意好得让人嫉妒。几年下来,蒲来成了风城屈指可数的大老板。后来,蒲来把服装店买下来,把店面扩大,升级为服装城,成为国内多家品牌服饰产品的代理商。风城人经常见她身着名牌时装,开着一辆红色跑车来来去去,大家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
  房地产业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找她合作开发风城第一宗商品房项目,她没有答应。蒲来认定房地产开发是个能赚大钱的新兴行业,但她没有兴趣,她说这个行业虽然好,但一旦投进去,就很难抽身出来。她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想安安稳稳赚点钱,跟父母一起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每年带他们出去旅游几次,就很好了。她知道,以自己目前的经济能力,安排好自己和父母一辈子的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还是出了问题!因为业务上的往来,她跟着一帮女老板在社交场上应酬,最终迷上了打麻将。说起这打牌上瘾的事,有两样可以一比,用风城流行的顺口溜说,就是“香瓜子越嗑越香,闹拐子(疥疮)越挠越痒”。而用牌友们的话说:“一辈子可以不要男人,一天却离不开麻将。”蒲来打麻将,开始也仅是应酬而已,谁知道后来越打越大,一局牌下来,三五千到一两万都输过。眼看着赚下的钱就这样进了别人的口袋,她开始警醒,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不然会弄得倾家荡产。那一段时间,她把手机关了,在服装城里,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这样熬了两天,还是没熬住。
  牌友们比她还着急,直接找上门来,把一张麻将桌搬到了她的办公室。这一开打,又是一年。这一年的时间蒲来把一家经营得很好的服装城都输得关了门。
  父母十分痛心,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毁在麻将桌上。他们把服装城的门面租给别人,把女儿接回家里住,不准她外出半步。
  蒲来对自己落到现在的局面也追悔莫及,也就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父母的安排,留在家里,做个乖乖女。开始两天还好,蒲来吃了睡,睡了吃,一天到晚很是安静,后来她听到隔壁有人搓麻将的声音,心就乱了。父母决定搬家,找个没有麻将声的地方。
  听不到麻将声的地方还真是难找。那阵子,风城的大街小巷都摆着麻将桌,几乎家家都能听到麻将声。蒲来不忍心看着父母为自己操心犯愁,便安慰老人说,她可以不打麻将,只是在旁边看着。父母没办法,又担心女儿身体出毛病,就答应让她去邻居家看人家打麻将。
  邻居住的是一对老人,他们唯一的儿子在国外工作,老两口孤独得很,每天便约上几个老人一起打麻将。几个老人凑的局,蒲来再有牌瘾也不至于跟老人们过招。她确实做到了对父母的承诺,只看,不打。蒲来的牌品在风城麻将界有极好的口牌,输了就输了,赢了就赢了,从来没有因为打牌与人发生过口角,也从来没有因为输钱欠别人半毛钱赌债。她看牌的时候也一样,很安静地坐在一边,除了庄家和牌时微笑一下,半句话都不肯多说。
  观牌不语真君子,大家都喜欢她。特别是邻居家的老太太赵妈,每次打牌,她便早早地把一把小椅子放在自己身后,安排蒲来坐下,给她端来茶水和点心。赵妈过去打牌总是输多赢少,自从蒲来到她家里看打牌后,坐在她身后,她的牌运奇迹般地好转,几乎每场都会赢。一次,一个打对门的老大爷输了发牢骚,决定打骰子重新换个位置。大家见他难得来玩一次,都依了他。骰子定好位,那个老大爷想都没想就选了赵妈那个位置。因为离散场没有多久,蒲来也就继续在原位上喝茶看牌。几圈牌打下来,老大爷手气竟出奇地好,清一色、七小对,甚至“四王归位”的双王炸都出了。不足一个小时,老大爷不仅把输了的都盘了回来,还赚了个盆满钵满。他欢喜地抽出一张红钞票硬塞给蒲来,说她是个大福星,是个“来宝仔”。
  风城话里,“来宝仔”的意思就是能带来财富和好运的人。自从那次打牌被老大爷称为大福星、“来宝仔”之后,蒲来的名头就响亮起来。邻居家的牌局她不能去看了,只要她在赵妈身后一坐,其他三人就不敢再开牌。她觉得自己再去看牌,会讨大家没趣,自然也就很知趣地再没踏进邻居家的门。
  牌友中的一位姐妹听说蒲来“站墩”赢钱的事,就真的请她去试了几回,没想到次次应验。她包月给蒲来一万块钱,请她给自己站墩,每局下来还根据赢钱多少给她奖励。但一个月没站完,蒲来就失业了。因为只要蒲来在场,没有谁敢在她姐妹的牌局上露脸。
  英雄落寞,蒲来只能回到娘家继续吃了睡,睡了吃。风城一些职业赌徒想沾蒲来的光,开出很高的价码请蒲来外出“站墩”,蒲来一概不允。遇到有外地客商来,一些商界老板也想请她“站墩”,去杀一下外地人的威风,蒲来也一口回绝。
  邻居赵妈认定蒲来是个旺夫的福星。儿子从国外回来,她就央人做媒,一心认蒲来做自己的儿媳。蒲来见赵家儿子有模有样,人品学问样样都好,就应承了。婚礼一办,两个人就去了国外。蒲来和丈夫每两年回来一次,遇到有牌局,她总是小鸟依人一般偎在丈夫身旁,不声不响,只在丈夫和牌时微微一笑。
  她的笑,很是迷人。
其他文献
我的牧场里,有一匹非常好的母马,但是它在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大量出血死去了。  小马很健康地活了下来,我和我的丈夫都很爱它,给它取名为赛门。我觉得赛门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它的妈妈甚至还没有教它如何成为一匹马,这导致它在出生后的很多天里,都不敢走出马厩——即使我和兽医都告诉它,它的身体十分健康,但这依旧无法激励它。  赛门会在马厩里走来走去,有时候它会靠近门口,看着牧场上别的马以及它们的孩子。我能感
期刊
这年,匈奴突然南侵,陆山羽将军奉令率军杀敌,势如破竹,一直把匈奴军队赶到了燕山,这时,他却收到朝廷停止进军的命令。朝廷的主和派占了上风,要求与匈奴谈判。谁知,双方和谈起来没完没了,到现在也没有谈出结果。  朝廷的大军已经与匈奴的军队在燕山对峙了将近两个月,眼看就要入冬,再不进攻就要等到来年开春了,这就等于给了匈奴喘息的机会。副将古剑飞按捺不住,多次找到主将陆山羽将军请战,都被驳回:“主帅不发出进攻
期刊
小城不大,土特产也不多,能拿得出手的要数馓子和朝牌了。谁家来了外地客人,会支孩子去買朝牌让客人品尝。孩子屁颠颠地买来朝牌,客人看了会说,啥朝牌,不就是烧饼吗?主人准坚持说不是烧饼,就是朝牌。  其实它就是烧饼,不过外形稍有不同,不是那种牛舌头形,是长方形两头微翘,酷似古代大臣上朝时捧着的牌子。朝牌,由此得名。  小城里朝牌铺子不下上百家,最出名的就是刘麻子朝牌。有多出名?可以说,在小城和周边,刘麻
期刊
黄昏时分,张三肩上搭着一个袋子,来到乱石潭边,要从下游水浅的地方涉水到对岸去。  张三挽起裤脚,顺了顺肩上的袋子,下到水中,踩着水底小心地往前走着。突然,张三觉得小腿上一紧,像是被一只手用力地紧紧捏住。  张三心里一凉:“完了,遇到水鬼了!”  老辈人都在传说,乱石潭有水鬼,是人溺亡后变换而成的。水鬼游荡在乱石潭的水里,无所归依也不得超生,除非再找到一个人让其溺亡变成水鬼,自己才可离开乱石潭重新投
期刊
江也望第一次见到刀七娘是在他十五岁时,那时她还不叫刀七娘,叫林飘飘,在江湖上流言缠身,没有什么名号。  林飘飘原是天岳楼弟子,师从长老张泽群,同江湖上有名的立春刀李家长子李恺有夫妻之约。谁知林飘飘父亲去世没多久,李家便单方面毁了婚约,李恺和天岳楼楼主的爱女成了亲。林飘飘知晓后,不堪忍受这般折辱,一怒之下自离师门,扬言要以刀邀战李恺。  “我师父和立春刀李家有过节,便把消愁刀卖给了她。卖刀当日我不在
期刊
半个月前,北方还是雪花飞舞,狂风怒吼,他扬鞭策马,穿越密布天地的雪雾,发了疯一般向师父的莲花山庄飞掠而去。他是在接到莲花主人的白令之后,马不停蹄地从边地出发的。在赶往莲花山庄的路上,他又相继接到护法左使和护法右使送来的红令和黑令。莲花主人向来冷静,处事不乱,此番一连下了白、红、黑三令,直至将贴身护卫左右护法都驱遣了出来,这实在令他大为震动。  然而当他赶到莲花山庄时却发现,山庄里空无一人。  他在
期刊
每天清晨,我都会乘公交车到城里上班。公交线路延伸到城郊的小镇,一共有五个站点。我家在起点和终点中间的那个站点。四周全是田野和山丘,要不是一条乡村公路的出口,公交车不会停靠在这么个地方。  那天在站点候车的有七个人,还有一只狗。那是一只成年的土狗,毛色很漂亮,一身黑毛,夹杂着几块白毛斑。如巧工绘画,狗的两眼和嘴巴是白的,尾巴的下半部分是白的,四只爪是白的。跑动起来有点花枝招展,灵动可爱。它在人群里穿
期刊
朋友是登山队队员。他家的最显著位置,常年养着一束山坡上常见的野草。一般人家都在这样的位置养名贵的花,他怎么养普通的野草?而且,我看出来,他对那束野草,似乎有着庄严的崇敬。  他对我说:“一束普通的野草,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对于登山队员却不同。許多队员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攀爬悬崖峭壁的一刹那,常常因抓住了一束野草而救了性命。一束野草,就是命悬一线时上天的恩惠。”   选自《特别关注》
期刊
一只银狐的前后爪被插上电,四只爪儿在空中蹬了几下,哀嚎声戛然而止,全身僵直了。  我仿佛也遭了电击,浑身冰凉,上下牙磕碰着,颤巍巍地从嘴角挤出一句话:“还有没电死的吗?我要放生。”  一声凄惨的哀嚎声恰好传来。循声睃巡,一排高高架起的铁笼子里,两只雪狐紧紧依偎着,显然,它们早已嗅出了血腥,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狐狸们绿中带黄的眼睛里流露着哀伤乞求。  “就剩下最后两只了,它们是一对夫妻。”林喜子把一
期刊
老魏练书法十多年了,在当地已有点名气。每年除夕前,好多村民买来红纸,请老魏写春联,有的平时没什么来往的村民,只要递支烟,说声“老魏,你的字越来越好了,可以去街上摆写字摊了”,这时的老魏心里飘飘然的,就好似比吃了蜜还甜。  以前老魏练书法基本是下雨天或晚上练。因为他是个勤劳的农民,既要养猪养鸡养鱼,又要种粮种菜种橘。他常常伸出长满老茧的手自豪地对人说:“看我的手,你们不会相信我能写这么好的字的;看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