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塔西佗陷阱”提升领导者的执政能力

来源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塔西佗陷阱”是公众对政府失信行为情绪化的极端反应,是领导者道德危机、能力危机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危机的预警。在当代中国,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多元的权利诉求与现行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之间的矛盾、多元的社会利益格局与单一的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多元的价值取向与简单的道德教化之间的矛盾。规避“塔西佗陷阱”,必须变革传统的权力体制,建立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强化行政文化建设,提高领导者的社会公信力。
  【关键词】 塔西佗陷阱 领导者 执政能力
  【作者简介】 熊立胜,中共湖北十堰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副教授。
  
  一
  塔西佗是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曾任古罗马民主政体最高领导人——执政官。他曾这样谈论其执政感受:“当一个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个见解后来成为国际政治学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 ,即当政府及其领导者失去公信的时候,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人们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近些年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已悄然显现出“塔西佗陷阱”的某些征兆。其一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相关资料显示:全国突发性群体事件近年一直居高不下。在这些事件中,无论是维权还是泄愤事件,都表达出人们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某些不信任。其二是各种政治谣言、民间流言、小道消息及种种黑色幽默借助微博、手机短信、地摊文学、街头政治及酒桌文化广为传播,充斥人们的视听。突发事件频发与流言谤语四起预示着执政者已经面临“塔西佗陷阱”,中国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
  二
  “塔西佗陷阱”是公众对政府失信行为情绪化的极端反应,是领导者道德危机、能力危机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危机的预警。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领导干部未能经受住胡锦涛同志所讲的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理想信念丧失,脱离群众,作风变异,精神懈怠,自然地惰性发作,有的沉湎于各类应酬之中,斛筹交错,忙于编织个人利益关系网,甚至买官卖官;有的则价值观严重扭曲,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包二奶,养小蜜,金屋藏娇,甚至写性爱日记,做性爱标本,搞情人PK;还有一些人视党纪国法如儿戏,视人民群众如草芥,言语出格,张狂作派等等。在社会转型期,在法治尚未健全的背景下,领导者的言行就是社会的风向标,“官为水之源,民为水之流,源清方能流洁”,“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讲的就是领导者言行的重要社会示范效应。
  政府失信、领导者道德失范,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甚至使一部分人丧失道德底线,在一个法治式微,规则乏力的无序社会,人们只能靠增强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殊不知,这样的个体或群体的实力越强,与社会的离心力越大,对其他人的威胁也越大。各种利益关系网纵横交错,其伸张线越长,利益交叉点越多,打成死结甚至撕开口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使所有人陷入“安全悖论”之中。在无规则的社会中,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无论是弱势群体还是强势群体。人人自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冷漠,使一部分人只讲利益,不讲是非与责任。
  失信于民或智识不足又会引发一部分领导者的能力危机。使其不能统筹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不能准确把握改革中的种种现实矛盾与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解放复杂的社会矛盾,将一些体制缺陷及缺乏科学预见和有效策略所造成的工作失误以“转型代价”、“国际惯例”、“中国特色”等等遁词予以开脱。“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担当责任。热衷于做表彰文章,以“锯箭疗创”甚至饮鸩止渴的方式处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惜成本追求表面的繁荣与一时的稳定等等。从而导致政府的威信下降。从政策与法律的层面看,此类现象也绝非个别。比如,行政程序法20余年前就已列入人大议程,其后则杳无音讯。官员财产收入申报法历时17年没有出台。公车改革方案虽有民革中央和多位人大代表反复提案,历时15年仍难成型。管理者的执政能力由此可见一斑。提升领导者的执政能力,除了道德教化,知识的拓展,更重要的还得从体制、机制方面着眼。
  三
  当代中国社会各类矛盾集中表现为多元的利益诉求与现行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方式之间的矛盾,多元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单一的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简单的道德教化与道德评价之间的矛盾,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导源于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出现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是经济、道德或别的什么问题,社会两级分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农民生病不敢住医院是因为他们太贫困,环境污染至少有部分是因为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黑砖窑、毒牛奶、染色馒头等人道主义危机是因为商家太黑心,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是因为人们之间缺乏信任,政府官员的贪腐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力量不足以抵制权、钱、色的诱惑等等,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症结:现行的行政体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长期稳定和持久繁荣,必须稳妥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1. 还政于民,变革过分集中的权力体制。权力只对授权者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铁律。国家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学者李永忠认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极易演变为高度自上而下,过分集中的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形成以一把手为核心的管理层控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执行权取代或侵占决策权、控制或异化监督权的议、行、监合一的权力运行模式。这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成为党群疏离,权力腐败,作风变异和危机事件多发的总病根”。中国共产党执政90周年最基本的经验是:与时俱进,依靠人民成就伟业,依靠人民战胜困难与危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不如还政于民。
  2.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化解各类矛盾与风险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市民和政府之间,在患者和院方之间,在乘客和铁路之间,在本地人和流动人口之间,在房地产商和拆迁户之间,鼓励他们各自建立自己的组织,在每次冲突的时候,都能成立相应的机构,并在立法上保证这些机构的权力。让它们长期地、公开地去争论,去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去建立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而不是时而压制这一方,时而压制另一方,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许这种治理方式会增加一时一事的困难,会降低发展速度,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其总成本会大大降低。因为一旦这样的程序确立,它所确定的规则就有普遍意义,维护这样的规则就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破坏这样的规则就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规则会使冲突各方容易认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确认各自的利益边界。规则确立的过程也是人们学会以正当手段捍卫自己利益的过程,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和公民的民主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3. 注重行政文化建设,提升领导者的社会公信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行政文化是执政者的思想支柱与精神动力。人类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理想与信念的支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必须注重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官员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评价体系必须注重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道德与法律,自律与他律,领导者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有机结合。宣传鼓动方式必须具有科学性、现实性与时代感,使其具有感召力,官方行为必须与所宣传的道德法律相一致,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同与信任。这些都需要文化的支撑。古往今来,领导者失信于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尊重客观规律,并且言行不一。只有保障自由,广开言路,方能预知民意。只有尊重规律,顺乎民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领导者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虞崇胜.政治体制改革躲不过绕不开[J].炎黄春秋,2011-11-25.
  [2] 李永忠,董瑛.科学研判消极腐败的危险[J].同舟共进,2011-9-17.
  责任编辑:达名流
其他文献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培养高校护理学生上应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及社会对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升护理学
最近一段时间,禽流感在全世界普遍暴发流行,目前在我国部分省区也有发生.为了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养殖户更多地认识禽流感,从而加以预防和控制,下面将禽流感的有关防控知识介绍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及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提出了高考命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期对教师和学生的高考复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This paper
2013年8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领导科学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高峰论坛在宜昌三峡大学成功召开。本次论坛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方式和领导工作方式,从广义的角度讲,分别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发展方式决定领导工作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领导工作方式的转变,领导工作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复杂性要求领导工作方式应当具有前瞻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性要求领导工作方式应当具有系统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巨性要求领导工作方式应当具有务实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性
“割发权代首”是《三国演义》第十七回里的一段很有名的故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张绣,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随下令曰:“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独立学院教育必须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但也不乏从中发现一些技术过硬、专业过硬的人才,作为独立学院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高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掺减水剂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探索影响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