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原理”对提高学校中层的执行力的启示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教育教学管理需要理论,教育教学管理的论文也要体现理论性。不少作者(读者)就 “观点”板块的征稿启事中提到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应用理论与理论应用”“稿件要实践性、理论性兼具”来电或来函询问,也说明大家对这方面要求的关注和重视。
  “理论”是“概括地反映现实世界的概念和原理的体系,它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的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至于“理论性”,则是针对以文字为依托的论文而言的。我们不妨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直白解释:“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来说,其中“实践”和“概括”是使教育教学管理论文体现理论性的关键,也是实践性、理论性兼具的重要表征。在本栏目这次刊发的组稿中,几位作者应用迁移、类比、生发的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实践性和理论性,从而也使其文字具备了较强的可读性。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力学原理。在学校管理中也存在一种力——执行力,指的是部门和个人执行决策、落实计划的力度。中层,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其执行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能。那么,如何提高中层的执行力呢?根据力学原理的提示,提高中层的执行力的关键也就在于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大要素的把握上。
  一、施力的方向要正确无误
  方向直接影响力的效果。对于管理来说,力的方向,就是要加强目标管理。
  (一)决策规划阶段,确保工作方向正确
  中层领导要主动思考、提前规划部门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工作计划的制订,帮助校领导科学决策,正确规划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制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计划、培训方案及管理策略。
  (二)准备筹划阶段,确保行为目标明确
  中层领导要深刻领会学校工作规划,吃透决策精神;要坚决贯彻学校工作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部门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措施,分清事情的主次先后,增强计划的条理性;要签订部门目标责任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三)组织部署阶段,确保上下步调一致
  中层领导要准确定位自身的“桥梁”角色,做好承上启下的沟通协调工作,使每一个教工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愿景,使贯彻渠道畅通无阻,营造同心同德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四)贯彻实施阶段,确保督评标准统一
  中层领导要锁定管理目标,统一督评标准,坚定不移,常抓不懈,抓实执行过程的督促和跟进,深入课堂和班级,加强随机调查,加强评价反馈,及时修正调整。
  二、用力的大小要全面均衡
  学校中层是一个团队,团队执行力并不是由个体执行力简单相加形成的,它更趋向于团队合力。如果个体执行力不强,不能独当一面,整体执行力也会削弱;如果单靠个人用力,孤军奋战,那么执行力将会趋于零。因此,要提高中层执行力,校领导必须对全体中层进行个别指导,进行合作训练。
  (一)全面提高个体的独立作战能力
  执行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只有全面增强责任心、学习力、指挥力、沟通力、创造力和专业能力,才能提高执行效率。
  首先,中层干部要高度重视自主学习和自身修炼。一是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二是增长教育智慧,提高专业素养。三是锤炼岗位职能,改良工作作风——不等待,求主动;不推卸,挑重担;不敷衍,勤落实;不拖拉,讲效率;不懈怠,严督促;不粗糙,重细节。
  其次,针对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工作技巧和能力的差异,学校可以通过理论讲座、参观考察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方法引导和能力培训,同时可以采取述职评估、绩效评比、轮岗竞聘等评价激励措施促进执行力的提高。
  (二)大力增强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首先,情感交流要融洽。每个领导成员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要经常组织合作学习和拓展训练活动,建立宽松民主、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激情,形成尽职尽责、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其次,人才资源要平衡。“刘备”长于协调,“诸葛”善于谋划,“关羽”忠于落实——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实现并放大“资源组合”的效果。各部门人员的配备要统筹安排,知人善任,用好人才,并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讲究性格能力互补,合理分配岗位,平衡部门力量。
  另外,相互配合要紧密。领导与中层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要加强沟通,互相激励,不争功诿过,不越位拆台,在完善部门职能的同时,增强团队合力。
  三、着力的作用点要精准到位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作用点的选择,是力的效果的决定因素。校领导必须选择合适的着力点来提高中层执行力。
  (一)权责分配的着力点要精准
  校领导要确立宏观调控的角色意识,降低管理工作重心——适当授权于中层,给予中层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下属去干,减少执行压力和束缚,同时,充分利用绩效考评机制激发中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潜能,让中层干部的权责发挥更大效益。
  (二)过程调控的着力点要选准
  “放手”的同时,要加强过程调控。校领导首先要勤于观察和善于发现,通过巡视观察、随机访谈、学生素质检测、每周工作汇报以及每月视导报告等了解执行情况,捕捉细节,发现隐患。其次,在发现问题后,要准确诊断和果断调整,及时给予指导;要加强反思和研究,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有效突破难点,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作者单位:浙江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本刊讯 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也延续平稳较好发展态势,1~3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3.4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
期刊
婚姻法是反映一个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法律之一.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草案的出台引起了莫大的争议,物权法适用于婚姻法,“小三分手费”引出的对公序良俗的标准探析,归根结底都是法
记得有一位同行曾经跟我说过:小学英语课不比中学,上课你得放得开,学会跟孩子们玩,要不然,无论你怎么讲,也不见会有多好的教学效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惩罚是指为缩小某种行为重现的概率而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这种“不愉快事件”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行为之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刺激,另一种是在行为后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惩罚教育是多种教育形式之一,是赏识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由于教育惩罚是人的行为,与人相关的问题中,人性是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惩罚与人性有一定的联系,只是有学者认为惩罚与人性恶有关,而与人性善无关。
现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中大都确立了取得时效制度,但是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没有对取得实效制度加以规定只是规定了消灭时效,对于取得实效的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文章从取得
历史包罗万象:从时间上看,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纵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历史的发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现行的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