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教材设置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應该的,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二、学情分析
  现在,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由于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与娇惯,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一些单亲、留守、再组家庭里,儿童又容易因为亲情的不完整而怀疑家人对自己的爱。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会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并且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恩。
  (2)能把家人的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想、做等探索活动,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形成初步的回报爱的欲望。
  (2).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3)初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懂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回报家人的爱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心卡,布娃娃
  六、教学过程
  亲近学生谈话:大家好,我姓郑,你们可以叫我郑老师,我知道一(2)班的学生特别的聪明可爱,上课坐得端正,回答问题积极,也特别的配合老师。就让我们一起愉快的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一)导入:认识爱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朋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儿子照片配音频)大家好,我叫田岸桢,我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我已经1岁3个月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他们在家里都亲昵的喊我旺仔,就是希望我健康快乐长大,各位哥哥姐姐们,你们在家里爸爸妈妈是怎么亲昵的喊你们的呢?
  师:你们听出来他是谁吗?
  生:旺仔
  师:你听得特别仔细,知道他叫旺仔,对,他就是我的儿子旺仔,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喊他旺仔吗?
  生:希望他健康快乐长大。
  师:对,这就是我们家人对他爱的一种表现。你们在家里,家人是怎么喊你们的?
  ……
  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有好奇心,介绍新朋友入手,结合生活中他们家人喊自己的昵称来初步感受到家人的爱。
  (二)感受爱
  1.   过家家
  师: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过家家的游戏,(出示布娃娃,道具)
  设计情境:天黑了,小宝贝要睡觉啦,可是他的妈妈不在,谁愿意来当他的妈妈哄宝贝睡觉?
  小宝贝要起床啦,可是没有人给他穿衣服,爸爸在哪里啊,快来给宝贝穿衣服吧。
  师:他们做的好不好?
  生1:好。
  生2: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指1个人回答。那你会怎么做?生说。(你真是个能干的小家长,老师相信你肯定是很用心的看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
  师:这些都是他们对我们爱的表现,在我们生活中家人还做了哪些事让你感受到爱?
  生1:帮我洗衣服(大力表扬,启发别的学生,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能够从家人为你洗衣服中感受到爱。)
  生2:..(这是你感受的家人的爱)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人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事都是爱。(板书画爱心“爱”)
  师:设计意图:通过表演照顾宝贝,来体会家人照顾自己时的辛苦,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来感受家人的爱
  2、听故事,猜结局
  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精彩表演,(通过刚才这个小故事)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感受到爱有很多表达的方式,比如,爸爸严厉的批评,妈妈温柔的呵护,爷爷奶奶殷切的期望,这都是爱啊!
  设计意图:结合一年级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联系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背书包的生活经历来编故事,并抛出问题引起他们思考,最终让学生理解家人的爱其实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三)回报爱
  (四)手语操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家人深厚的爱,也大声的宣告了我们的爱,爱就像春日里的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和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
期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同学合作,诚实守信,平等相处,尊重他人,体谅他人;试着换位思考;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人宽容。  能力目标: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向别人提供帮助。  知识目标:学习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增长社会生活认知水平。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习换位思考,设身处
期刊
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是来源于语文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修订本)第四单元第四节指数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同时也为下一节学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铺垫及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指数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弧度制的定义  (2) 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4) 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何画板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弧度作為角的度量单位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从特殊到一般,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让学生从某一个简单的、特殊的情况开始着手,更利于
期刊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學设计
期刊
设计的背景是: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激励学校学生坚定理想、奋发图强、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为实现自身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集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的目的意义:  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的“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中项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经过观察,发现规律,同时借助于學习等差数列的知识,从而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体会运用类比、归纳的数学思维方法,来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培养学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创设幼儿喜爱、能让他们幸福成长的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园是这样做的:  一、以先进理念引领环境创设  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我园在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为创设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我园经过全园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道每天要睡足十小时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2.懂得睡眠不足给身体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早睡早起,掌握早睡早起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每天要睡足十小时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认识到早睡早起对健康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起床、睡觉情况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让我猜猜你们最喜欢什么?看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根据批注,学会在阅读中体会词语的表情达意功能。  情感目标:  体会课文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人狮情深”,激发学生爱动物、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  1.自主阅读,学会批读,会读书。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了解奴隶安德洛斯的善良与勇敢,狮子的知恩图报。体会人与動物之间的浓厚情感。  教学难点:  根据旁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