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价值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创设幼儿喜爱、能让他们幸福成长的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园是这样做的:
  一、以先进理念引领环境创设
  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我园在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为创设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我园经过全园教职工的共同探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反复推敲、提炼,重新定位了 “和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 的办园理念,围绕这一办园理念,确立了办园宗旨、管理目标、园风、园训等,形成了幼儿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目标。
  二、全方位开展环境创设
  要创设环境,就必须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包括设施设备、材料)的特点,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例如我园以前的材料陈列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极不利于幼儿的参与,怎么办,改装!把原有的高、大、空的玩具柜加以改造,让它变得低、小、实,让每一个孩子触手可及;再譬如,我们幼儿园每个幼儿活动室都带有一个半封闭的小阳台,曾一度把它当作各班堆放杂物的空间,如今我们将这个空间进行全封闭的改造,工程不大,却用处不小,老师们将其加以装饰,就变身成了一个个小舞台、小书屋,孩子们又多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空间。如此种种,我们用心的去发现原有环境的可取之处,学会了与之“相互妥协”,从而提高驾驭环境的能力。
  三、让环境体现本土特色
  伴随本土元素的园本特色课程开发,我们看到自然的山水田园,其实就是最好的环境教育基地。于是,在乡土文化日渐被“时尚”冲淡的今天,我园重新挖掘、整合乡土资源,让孩子在浓浓的家乡气息中享受幸福的童年。
  (一)变废为宝生态墙饰
  不起眼的干草、麦秸、芦苇变成了多彩精致的壁挂,碎布头摇身一变五彩的衣裙便跃然墙面,废弃的轮胎经过切割、刷漆,就成了一个个造型独特的种植容器,各类纸盒更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这些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增加了幼儿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二)奇思妙手多彩长廊
  剪纸、布艺、纸画,经过师幼的巧妙加工及精心设置,形成特色各异的风景画展,在公共楼道中,孩子们尽情欣赏,讲述,在与作品的互动中由衷地悟到民间艺术的炫美,从而萌发了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巧设特色区域,滋生乡土之情
  “水磨山庄”、“吉祥家园”等等我们阜康孩子耳熟能详的农家乐度假村,我们都依样画葫芦将其缩小版搬进了幼儿园,使幼儿对家乡本土化资源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让环境为主题说话
  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和教学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挖掘主题环境的教育功能,谋求实现孩子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转变教师观念
  自开展让“环境为主题说话”活动以来,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的行为从盲目跟从、被动的创设到追随幼儿、自主的创设,从而有效的发挥了主题环境的隐性教育意义。
  (二)挖掘幼儿自主性
  1.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要求老师放手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对于幼儿来说,要考虑孩子年龄小、经验少、能力弱等情况,由教师先提供主要背景,然后引导幼儿随主题活动的进展逐步准备各种物质材料,并尝试把学习成果或作品布置上去。例如:中班主题环境《交通工具博览会》,老师在走廊中规划了三大版块 “海”、“陆”、“空”,然后把主题活动中幼儿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各种交通工具布置在相应版块中。孩子们亲手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使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鼓励幼儿与环境形成互动
  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化,老师和幼儿一起发现、探索,及时发现、捕捉到住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新的关注点,随时调整预设环境创设的措施,提供满足幼儿需求的相应环境。如在中班的“奇妙的蛋”主题初期,教师在图书角投放了幼儿收集而来的图书,其中有制作各种蛋制品的图片,幼儿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于是在一番准备后,进行了一次寻蛋之旅——到超市去选购各种蛋制食品、去蛋糕房参观蛋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回园后孩子们把看到、听到、想到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三)发动家长汇集信息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的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有关主题的信息、资料,并通过主题环境进行展示,从而达到交流、分享、共同学习的目的。例如,中班开展的“给你一封信”主题活动时,在邮局工作的一位家长邀请孩子们去参观了邮政局的工作,于是“信”的主题墙饰里有了“爸爸妈媽的信”、 “参观邮局”、“自制信封”等内容。
  五、让环境成为区域亮点
  区域活动是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最能体现幼儿的本体性价值,深受幼儿的青睐。一是家园配合增加区域环境材料,二是根据幼儿兴趣增加区域环境内容,三是根据幼儿需要提供材料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在创设区域环境时,我们要求教师绝对要避免“一刀切”,既要考虑到“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譬如为了锻炼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我们在“实践区”设置了“夹豆豆”的内容,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用筷子将豆豆夹进瓶中,能力弱的幼儿可选择夹进盒中,对于动作发展缓慢的幼儿,我们还提供了几把勺子,他们可以用勺子把豆豆舀进盒中,让每个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每位孩子都能活动成功感。
  六、幼儿园环境创设带给我的启示
  环境创设被称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对于一所幼儿园来说,它还是一位无声的解说员,办园理念、办学质量、教育观念等我们都可以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感受得到。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围绕办园理念始终是环境创设这个指南针,进一步理解环境创设的内涵,反思环境创设背后的教育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美的人性化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职业高中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逐年下降。就自身而言,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能力欠佳,兴趣严重缺乏等现状,如何针对数学学困生的不同成因进行诊断并对症下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转化,切实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数学学困生的一般转化模型  大量实践研究发现,多数中职学困生成因复杂,除受数学核心素养制约外,非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占比最大的“多因素复合型”,笔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效果。  2.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3.通过学习总结,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总结文章中描写树木的方法,进行仿写。  三、教具准备:PPT、纸质树木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1)“摘星星”复习认字条生字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
期刊
Ⅰ.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This unit is mainly talk about abilities. From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make friends by sending an email. So 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interes
期刊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
期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同学合作,诚实守信,平等相处,尊重他人,体谅他人;试着换位思考;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人宽容。  能力目标: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向别人提供帮助。  知识目标:学习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增长社会生活认知水平。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习换位思考,设身处
期刊
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是来源于语文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修订本)第四单元第四节指数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同时也为下一节学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铺垫及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指数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弧度制的定义  (2) 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4) 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何画板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弧度作為角的度量单位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从特殊到一般,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让学生从某一个简单的、特殊的情况开始着手,更利于
期刊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學设计
期刊
设计的背景是: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激励学校学生坚定理想、奋发图强、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为实现自身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集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的目的意义:  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的“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中项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经过观察,发现规律,同时借助于學习等差数列的知识,从而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体会运用类比、归纳的数学思维方法,来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