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新约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的《中德协约》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个平等新约,其重要性早已受到中外学界肯定,然而国人对此约所知甚少。
  自1861年普鲁士与清政府订约建交以来,德国在华势力迅速壮大,欧战之前有天津、汉口两处租界,还以山东为势力范围,拥有胶州湾租借地及胶济铁路等许多独占权益。德国政府及民间在华投资庞大,除政府对铁路、矿山等的投资,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两次英德借款、津浦和湖广铁路借款、善后大借款,在华企业有德华银行、井陉矿务等。
  1914年夏,欧战爆发,中华民国政府最初保持中立。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对德断绝外交关系,但仍按国际公法及惯例,尊重两国现行一般条约。8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与德国进入战争状态,废止中德间条约、合同或协约,同时没收德国政府在华公产,收回租界,收管德侨财产,收容德国战俘,遣送德侨返国。
  待欧战结束,中、德开始一系列密切接触。中方虽拒签《凡尔赛和约》,但两国都愿重联友谊、恢复通商。于是,双方自1920年8月起开始正式谈判,并于1921年5月20日签订《中德协约》。借此条约,北京政府永久取消对德庚子赔款,暂时停付德国债款,没收德国在华庞大产业,保管清理庞杂的德侨财产,取得很大的财政收益,也获得日后对德索赔之有利筹码。
  整体而言,巴黎和会之中国外交,虽因山东交涉失利,被时人称为外交失败,但从整个宣战到赔偿及后来的两国换文过程看,北京政府实际享受到《凡尔赛和约》中对华有利条款,避免了不利的山东条款,并在与德单独交涉中,取得和约未曾规定的俘虏收容费及战事赔偿。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有因祸得福之处。
  两种选择
  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提出《德奥和约中应列条件》说帖,其中对德和约列出九款条件。5月7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公布,除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日本享有,第128款至134款专门规范中德关系。中国的要求大致被接受,但未提及取消治外法权和缔结新约。在《凡尔赛和约》签字之日,中国代表因保留山东条款的要求遭拒,决定不往签字。
  拒签和约后,北京政府仍面临对德善后问题。8月初,北京国会作出决议,宣布对德战事终了。9月10日,对奥《圣日尔曼和约》签字;15日,大总统明令布告终止对德战争状态。
  尽管中德战争状态结束,但对两国新关系应循何种依据,北京政府内部仍无定论。至1919年下半年,北京政府还犹豫不决,到底应追认《凡尔赛和约》还是单独与德国议约。
  主张承认《凡尔赛和约》者指出:中国孤立无援,若中德单独媾和,经济、财政、海关条款存在不少困难,交涉也会十分棘手。如果接受《凡尔赛和约》,除关于山东各条款,于中国皆为有利,结果速而较优。日本也声明,只要中国承认和约,即可由中日谈判将山东主权归还。但国人大多反对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曾身兼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的顾维钧也不同意补签和约,指出中国拒签是因山东问题,故办理德约善后事宜,即为筹划山东问题之解决办法。顾氏后来见美国单独与德商议和约,遂力主中国与德国单独议约。
  北京外交总长指示驻丹麦公使颜惠庆与德国保持接触。而颜氏提议,德人在华商业繁多,急欲恢复旧状,将来中德订约似应先由德国方面发起,庶几就范。不久,德国果然主动提出订约节略:中德恢复和平,德政府愿根据新的原则与中国订约,注重商务;未订约前,请中国政府取消处置敌国人民及其私产之条规,并停止执行战时条例,准两国商民自由往来贸易;德政府进出口商务,按照中国政府1919年8月1日新税则纳税,在德华侨,德政府允诺按最优国对待,双方互派代表重建正式关系;请中国政府回复何时何地开订新约。
  德国政府随后派卜尔熙等四名非正式代表来华,1920年7月下旬抵达北京。北京政府在顾维钧建议下,拟退出协约国对德“赔偿委员会”,获得较大的谈判自由。8月9日,德国应允归还的北京天文仪器运抵神户(于1901年被德掠 去),转往中国。双方皆表达善意,为谈判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1920年7月,直系在直皖战争中获胜,随后北京政府改组,日本反对中德单独议约的阻力消除。8月9日新内阁成立,由靳云鹏任总理,颜惠庆任外交总长,颜氏任命外交部参事王景岐为主谈代表。28日,中德双方开始接触,初步交换意见。中方要求德国正式声明愿意履行《凡尔赛和约》中第128款至134款规定的对华义务,中方不允诺最惠国条款,并要求德方支付俘虏收容费。
  德方则要求中国先准德人经商,并尽快停止对德人产业的清理,同时交还被收管之德产。
  消弭歧见
  9月8日起,双方展开密集谈判,王景岐宣示中国要求:德国全盘承担《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对中国的义务,同意放弃领事裁判权、废止最惠国地位、放弃北京使馆区操场产权、赔偿中国拘禁德国军人及部分平民之俘虏收容费用。
  谈判中,德方坚持保留关税最惠国待遇,以保护德国商人。在要求废止德人领事裁判权后,中方以换文形式作出保证,在华涉案德人在新设地方法庭受审。对《凡尔赛和约》之声明书稿,中国除要求德国承担对华义务,应声明“无将胶州转让日本之意”。德方不愿得罪协约国,在文字上不断修正。关于俘虏收容费用,中方提议300万元整款,德方原则接受。
  双方较大的分歧在于停止清理并归还收管的德侨财产问题,德方十分重视此事,甚望中国保证于中德协约签字之时,将此项财产归还原主。中方表示不可能保证无条件归还,只能即行停止变卖德人产业。之后,双方进一步讨论已清理产业的变卖与交还事宜。德方要求保证将来德人在华投资、产业免被没收,中方允诺。第一阶段谈判到9月底结束,协约草案交双方政府核定。
  第二阶段中德谈判自11月初展开,德国政府大致接受草案,但不愿概括承认《凡尔赛和约》,要求中国列举欲引用的条款。中方提议,若德国不愿声明,可将下半部以秘密换文为之,同时强调中国不重形式,只欲保留与协约各国处于同等地位。对于关税问题,德方要求保证享有最惠国待遇,中方表示同意,但要保留关税自主权。德方不反对井陉归中德合办,但不愿将德华银行改为中德合办。关于德侨财产问题,柏林提议将德国政府持有的中国债票存入中立银行,作为中方将来索取赔偿之担保,请中国停止清理并归还德侨财产。中方以核完赔款需时甚长为由,不愿停止。   至1921年初,双方对各问题的立场已经很清楚,只剩下在技术上如何磋商出可接受的形式及文字。
  最后,双方就最关键的德方《凡尔赛和约》声明稿达成协议,由德方给中方一文件,承认中国的和约权利,但在正式声明中只提第128条至134条。关于山东问题声明,德国提出一份字句模棱的文稿,中方表示可接受。最惠国待遇问题,中方设法保证德国在华商务活动享有实质上的平等地位,云:当国定关税未普遍施行以前,中国政府有意许德货入口暂照通用之税率完纳关税。至于俘虏收容费,德方原则上同意支付300万元整款。
  最后的障碍仍在如何归还德侨私产。双方经过协商,确定自签字日起停止清理德产,协约获得批准之日起归还。但中方坚持德国应先支付部份现金赎回,德方不肯。双方为此拉锯交涉至2月28日,颜惠庆以谈判破裂相威胁,德方才稍稍让步,终于在4月7日达成协议,德国除同意支付中国400万元现金,另以德发中国铁路债票做抵,一举赎回德产,中方则同意停止清理德产,收到现金后将尚未清理者归还原主,最棘手的难题就此解决。
  额外收获
  4月至5月间,外交部将《中德协约》草案送财政部、农商部、交通部等签注意见,外交部一一说明协调后送交国务会议讨论。阁议通过后,5月20日双方代表在北京外交部签字。
  1921年《中德协约》本质上是临时协定性质,签约后双方解除宣战以来颁布的各种战时措施与法令,恢复正常外交与商务关系。只剩下债务赔偿和商订正式通商条约两件事,留日后解决。
  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后,脱离协约国与德国单独议约,走向自主外交,以德国重返中国市场的急迫心情为筹码,坚持订定完全平等之新约。
  加以北京政府手中握有大批德侨在华私产,使得谈判时中国居于有利地位。德国急于恢复对华商务,在谈判过程中采取舍名求实方针,注重德国人民在华失去条约特权后,如何实质享有关税上的公平竞争地位与司法保障。同时,为了早日收回在华德侨私产,德国在赔偿问题上作出许多让步,同意支付中国战事损失、俘虏收容费。结果中国成功与一个旧条约列强缔结完全平等的新条约,德国则取得承诺,实质上与条约列强在关税和司法上享有公平待遇,成功重返中国市场。中德对此结果皆表满意,双方外交及商贸关系迅速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其意义不仅在山东问题,更促成中德单独议约,得到远超过《凡尔赛和约》的收获。
  1924年,两国以换文形式解决了自宣战以来的财务问题,此换文实为1921年《中德协约》的补充。谈判过程中,北京政府虽降低赔款总数,但争取到由德国政府清理中国政府欠德商之债务,极大减少了中国债务负担。此外还取得部分现金收入,北京政府相当满意。
  整体而论,《中德协约》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新约,且是唯一一次对外以战胜国身份取得战事赔偿,在中国外交史上有其重大意义。
  作者为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其他文献
明代中期以后,社会文化日趋多元,随着读书人增多,知识阶层的出路也多样化。许多人走不通科举做官的老路,开始尝试别样生涯,“山人”即为一种。  “山人”不住山里,住在山里的叫隐士;只有那些不具政治身份但颇具社会影响、以一介平民而四处交接的人,才有资格称作山人。  早期的山人以自娱娱人为主,他们多才多艺,不但善诗能文,还会谈玄论虚,乃至丹青岐黄、医卜星相,都信手拈来。他们既可与上流社会分庭抗礼,又能博得
期刊
去年12月26日启动的、以“市场净回值法”为亮点的广东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一度引发了各方人士的热情,如今正逐渐冷却。  一年前,西气东输二线带来的中亚天然气抵粤,2.74元/立方米的广东省门站价曾带来一片惊喜。  此前,进口LNG(液化天然气)登岸价格远高于西二线,珠三角诸多燃气电厂、化工企业的平均购气价格在4.5元-5元/立方米之间。  执行新的门站价后,加上“合理”的省内管输、配气成本,到厂价
期刊
按惯例于每年12月上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因中央领导层换届等原因,召开时间可能稍晚。近期,随着中央主要领导调研、座谈等准备工作的结束,这个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会议,预计将在12月中下旬举行。  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形势挑战,均令每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满压力和挑战,其对于宏观形势的分析判断及相应对策,亦充满忧虑和审慎。不过,与过去四年不同,参加今年会议的中央地方官员们,
期刊
初见古杰拉尔,常会记住他的大胡子。山羊胡已被一生的政治磨砺染成灰白,他脸上却丝毫不见沧桑与世故。他面目慈祥,和颜悦色,让人想起那位桑德斯上校。  古杰拉尔是印度民众十分敬重的政治家,也是印度睦邻外交政策“古杰拉尔主义”的设计师和缔造者。他的逝世是印度人民和南亚人民的重大损失。  柯棣华大夫的遗孀郭庆兰女士著有《我与柯棣华》一书,其英文版由我译出。2006年8月30日,此书的发布会在新德里召开,我在
期刊
近日,《财经》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原计划在12月底出台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将再度延期。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的《方案》起草工作,自2004年启动以来,已历时八年之久。期间官方曾多次给出出台的期限,但却屡次延期。  按照国务院的工作计划,《方案》原定于6月底出台,但由于有关部门间的分歧较大、内容还不成熟,将出台时间推迟到了10月底。后又因为诸多因素,《方案》拟推迟到12月
期刊
亚洲是否会在未来主导全球经济与金融?在西方,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但更可能是个错误的问题。  亚洲不是一个声音,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地区,而是一个由多种语言和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复合体。地理上,亚洲大陆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延伸到白令海峡,不过,在2012年11月东亚峰会探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中,不仅有“东盟+3”峰会成员和印度,还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从人口结构上看,亚洲当前
期刊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2013年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基调。如何准确把握稳健内涵,确保经济稳中求进,既关乎货币政策,又不仅限于此。  稳健不是模棱两可,而应稳中求进、稳中有变。回顾2012年,稳健货币政策一波三折: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8%附近,货币政策处于观望期。5月下旬以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高层形成共识,货币政策向宽松转型,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四
期刊
2012年6月1日,中日两国相关部门共同宣布,将开展人民币兑日元的直接交易。这被广泛认为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但在半年多之后,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是继人民币兑美元之后第二个开展直接交易的“货币对”。此前,在中国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与日元汇价的产生,是通过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乘以美元兑日本的汇率得出。从实际操作来看,直接交易只涉及一次交易,因此交易成本也会下降。  中
期刊
“这是我的幸运领带。”谈起胸前印有中国龙图案的明黄色领带,身材健硕的安德鲁·弗里斯特(Andrew Forrest)来了兴致。  作为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福特克斯集团(Fortescue Metal Group Limited,下称FMG)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弗里斯特于11月27日在北京参加一次小范围矿业俱乐部晚宴时,用近一个小时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未来和新一届政府的信心,并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满足中国进
期刊
临近年终,A股退市利刃终于落下。  12月12日,数十名*ST创智(000787.SZ)的中小股东来到中国证监会门口拉起横幅,称创智重组因故拖延,申请在完成破产重组后再决定*ST创智是否退市。  据其中一位中小股东透露,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接访他们时反问“创智是否还能继续经营”,他们亦不否认创智实际上已无持续经营的能力。该人士称,当时,他已意识到此次退市是动真格的。  11月30日,沪深交易所公布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