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些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曾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进行研究,不同时期衍生出的心理咨询流派也提出幼儿期的咨询模式。幼儿园心理咨询室,对象为在园幼儿及家长,以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心理咨询室的设立成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园心理咨询室 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14-02
心理咨询室在幼儿园的设立,一方面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即教育者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参与与配合,父母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教养态度。幼儿心理咨询师将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角度,为父母、教师、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心理发展观及发展性咨询模式
结合各流派的心理发展观及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笔者认为作为幼儿心理咨询师应以发展性咨询模式为主,关注幼儿在阶段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发现幼儿及周围的潜在能量,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发展性咨询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1]人本主义流派的灵魂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提出没有医学学位的人也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观点,从而使一大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投身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今天,心理咨询师在幼儿园从事咨询工作,陪伴3~6岁的幼儿顺利完成该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从理论观点到方法模式提出了重要依据,显现出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可行性。
二、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定义及布置
从狭义上说幼儿心理咨询室是向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的场所,也是心理咨询师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真诚交流和辅导幼儿进行短程游戏心理治疗的地方,其中的参与者主要为幼儿与心理咨询师。笔者将对开展个体咨询的硬件设施——狭义上的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进行浅议。
(一)心理咨询室的命名
心理咨询室的名称应符合幼儿好奇、童真的心理特点,因而可以选择诸如“玩具船”“快乐森林”等名称,拉近与幼儿的距离。
(二)心理咨询室的布置
幼儿心理咨询室面积为80平米左右,光线充足,着重软装饰。以暖色调为基调,最好是木质地板,通过植物、矮橱柜等做区域划分。可设置图书阅读区、沙盘游戏区、团体辅导区(游戏区)、谈话区、资料存放区等。
有安全感的心理咨询室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在安全的氛围下,幼儿可以完全放松,信任咨询师,自然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是咨询师观察和治疗的良好开始。由此笔者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区域设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三、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一)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场所。 咨询师在与来访幼儿建立起信任关系后采用一些类如沙盘游戏、绘画、音乐或团体治疗等技术,完成面向全体或个体幼儿,帮助他们完成接纳、交往、尊重、适应、情绪管理等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
(二)辅助教研与开展培训的基地。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幼儿各阶段的成长动机即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辅导和帮助。笔者认为,提醒教师去做内心情感与行为的体察和梳理尤为重要,教师有足够的包容与尊重,才会发于内心的将“爱的教育”植入一日教学活动中,实现面向全体幼儿,帮助幼儿发挥其最大潜质,实现幼儿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以心理咨询室的名义发起面向全体教师的团体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突破职业瓶颈的同时排解压力,获得心灵成长。
(三)为父母搭建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平台。咨询室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家长沙龙、讲座、亲子活动等,让父母有机会获得更多更贴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家长间有机会交流和分享,产生对某种教养方式的认同,建构良好的家庭关系,走出教育误区,萌发改变的动机。
(四)为团体辅导做甄别性观察。在教师、家长的协助下,咨询师对幼儿某方面的行为,如:同伴关系、助人行为、合作关系等进行甄别观察,详细记录。对幼儿在某方面能力的共性与差异性进行分析描述,并以此作为幼儿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依据,从而调整教育的方法和态度,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综述,心理咨询师所运用的咨询技法只是载体,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成长需求是帮助幼儿顺利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危机与矛盾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林丹华等译:《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马欣川主编:《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黄英,刘云艳:《关于幼儿家长幼儿心理健康观的访谈研究》,电子期刊。
[5]王悦娟,许志芳:《幼儿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运用》,电子期刊:中国知网。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园心理咨询室 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14-02
心理咨询室在幼儿园的设立,一方面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即教育者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参与与配合,父母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教养态度。幼儿心理咨询师将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角度,为父母、教师、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心理发展观及发展性咨询模式
结合各流派的心理发展观及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笔者认为作为幼儿心理咨询师应以发展性咨询模式为主,关注幼儿在阶段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发现幼儿及周围的潜在能量,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发展性咨询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1]人本主义流派的灵魂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提出没有医学学位的人也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观点,从而使一大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投身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今天,心理咨询师在幼儿园从事咨询工作,陪伴3~6岁的幼儿顺利完成该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从理论观点到方法模式提出了重要依据,显现出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可行性。
二、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定义及布置
从狭义上说幼儿心理咨询室是向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的场所,也是心理咨询师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真诚交流和辅导幼儿进行短程游戏心理治疗的地方,其中的参与者主要为幼儿与心理咨询师。笔者将对开展个体咨询的硬件设施——狭义上的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进行浅议。
(一)心理咨询室的命名
心理咨询室的名称应符合幼儿好奇、童真的心理特点,因而可以选择诸如“玩具船”“快乐森林”等名称,拉近与幼儿的距离。
(二)心理咨询室的布置
幼儿心理咨询室面积为80平米左右,光线充足,着重软装饰。以暖色调为基调,最好是木质地板,通过植物、矮橱柜等做区域划分。可设置图书阅读区、沙盘游戏区、团体辅导区(游戏区)、谈话区、资料存放区等。
有安全感的心理咨询室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在安全的氛围下,幼儿可以完全放松,信任咨询师,自然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是咨询师观察和治疗的良好开始。由此笔者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区域设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三、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一)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场所。 咨询师在与来访幼儿建立起信任关系后采用一些类如沙盘游戏、绘画、音乐或团体治疗等技术,完成面向全体或个体幼儿,帮助他们完成接纳、交往、尊重、适应、情绪管理等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
(二)辅助教研与开展培训的基地。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幼儿各阶段的成长动机即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辅导和帮助。笔者认为,提醒教师去做内心情感与行为的体察和梳理尤为重要,教师有足够的包容与尊重,才会发于内心的将“爱的教育”植入一日教学活动中,实现面向全体幼儿,帮助幼儿发挥其最大潜质,实现幼儿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以心理咨询室的名义发起面向全体教师的团体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突破职业瓶颈的同时排解压力,获得心灵成长。
(三)为父母搭建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平台。咨询室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家长沙龙、讲座、亲子活动等,让父母有机会获得更多更贴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家长间有机会交流和分享,产生对某种教养方式的认同,建构良好的家庭关系,走出教育误区,萌发改变的动机。
(四)为团体辅导做甄别性观察。在教师、家长的协助下,咨询师对幼儿某方面的行为,如:同伴关系、助人行为、合作关系等进行甄别观察,详细记录。对幼儿在某方面能力的共性与差异性进行分析描述,并以此作为幼儿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依据,从而调整教育的方法和态度,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综述,心理咨询师所运用的咨询技法只是载体,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成长需求是帮助幼儿顺利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危机与矛盾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林丹华等译:《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马欣川主编:《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黄英,刘云艳:《关于幼儿家长幼儿心理健康观的访谈研究》,电子期刊。
[5]王悦娟,许志芳:《幼儿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运用》,电子期刊: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