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qa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实验类型的开设、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环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动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Q95-33,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49-01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課,而《动物学》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识别常见动物,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动物基本解剖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和解剖性实验为主,只注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不能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传统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近年来多年来我们在《动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开设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动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制定和安排《动物学》实验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的设备,在实验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优化组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将蛙类系列实验优化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大实验,增加了蛙类骨骼标本的制作。同时,我们也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要利用实验材料,还要观察市场上销售的动物,把所学的动物学理论知识和实体动物联系起来,开拓思维进行探索性实验。例如,在河蚌的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中,观察其形态特征、运动和摄食,并进行解剖实验,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周边市场销售的田螺、鱿鱼和乌贼,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所在纲的主要特征。通过这些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而且进一步加强和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的基本方法,演示实验动物的解剖过程和主要结构,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在前一次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预习下一次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初步了解实验过程。我们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例如,在原生动物实验前,安排学生到校园及其周边采集水生动物,回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分离;鱼类系列实验前,要求学生到市场调查常见的鱼类及其分类。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只讲解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而且需要着重讲解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操作,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为2至5人一个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实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一般不采取直接回答,而是逐步引导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互相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
  3.充分利用实习环节,提高实践效果
  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课堂,通过野外实习,把理论和实际有机接轨,更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我们考虑到在理论课堂上已讲授了动物分类方面的知识,在实验教学上就不再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既避免了与理论教学的重复,又缩短了教师的讲解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探索时间。在动物学实习过程中,我们先在动物园观察和识别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鉴别性特征,并进行分类,为了进一步把理论知识和野生动物联系起来,然后到野生动物园观察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等。野外实习结束时要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既丰富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动物学实验考核一直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为主,实验操作成绩所占比例偏低,导致了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这不利于全面检查教学效果,难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实践操作的效果,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对以往的考核方法进行了调整,实验课单独考核,学生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学生出勤率、实验操作效果和实验报告等给予评分,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根据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我们编制了动物学实验考试题库,实验考试采取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内容包括技能操作、动物分类、分析和解决问题三部分。
  参考文献:
  [1]刘绪生,王国秀,吴法清,等.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9,(6):24-25.
其他文献
【摘要】顶岗支教实习生实习学校一般为乡下学校,实验器材相对缺乏且实习教师实验水平有限。实习物理教师在利用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运动时,因不能很好控制牛顿管翻转速度、管内物体下落时间短且两物体比较容易相互接触,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现利用在牛顿管上增装隔断和磁性材料、在下落物体上增装小铁片的方法克服上述缺陷,更有利于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全过程进行观察。  【关键词】顶岗实习 牛顿管 实验 改进  
期刊
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α-Al2O3体积含量为0%~30%八种不同组分的α-Al2O3/Cu复合材料。初步探索了α-Al203/Cu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研究了α-Al2O3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烧结收缩率、密度、相对密度、显微组织、硬度、抗压强度和导热性、导电性及耐磨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强化机理及磨损机理。另外,为了改善一次烧结样品性能,在一次烧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复压复烧。
   实验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α-Al2O3/Cu复合材料最佳烧结工艺是1030℃,保温120min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关注,微视频的建设作为其最核心的部分,它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微课的推广作用。本文从微视频概念的界定,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微视频设计与实践的必要性出发,并结合了“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案例,对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研究,为构建起完整的、高质量的基础会计微视频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基础会计 微视频 设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论证高校体育课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相关的教学方面研究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 多媒体 网络 教学 整合  【课题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94-01  随着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
期刊
【摘要】大规模网络化口语系统是把传统的口语考试系统的流程网络化而产生的考试系统,该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相融合的产物。本文提出利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规模口语考试系统进行校级英语口语考试,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提高考试效率。从而达到校级英语口语考试的常态化。  【关键词】网络化口语考试 信息技术 信度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科知识间的相关性及延续性缺乏理解,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医学信息专业课程群桌面云教学平台的构建模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搭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医学信息专业课程群 桌面云教学平台 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1.2012年广东省本科质量工程项目: 中医药信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2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对365名高职医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男生的P、N、L 维度均分均低于全国常模,E维度均分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女生E维度均分高于全国常模,L 维度均分低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P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观,是全球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要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信息化;这便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它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国际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因此,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举措已非常迫切。  【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调整,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办学实际,本文对面向行业背景的测控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优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行业背景 知识体系 课程优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NO: 133034],重庆科技学院教改项目[NO:20142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更是团体合作的社会,只有通过团体合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双赢。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担负着建设社会的使命,更需要学会团体合作精神,以便将来在踏入社会后能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的内涵,介绍了目前大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缺失的表现,并探究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增强大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 团体合作 素质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