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创新写作的三点尝试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老师们煞费苦心地教,可是收效甚微。从近年来的中考作文看,学生们也表现为盲目的重视形式,忽视了一些本质的东西。我从网上曾看到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每到6月7号,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汨罗江,变成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为应付考试,在作文教学中,不少老师都偏重于写作技法的训练,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大讲特讲,结果把学生的写作欲望,情感形式囿于一个固定的圈子里,这样就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限制了学生的所思所想。学生的作文如一潭死水不起微澜,还有部分老师在开展作文训练时,干脆直接“秀”出优秀作文,结果在老师的直接导向下,学生作文如出一辙,失去了生活的多样性。这是作文教学的误区,我们的写作远离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社会生活,奇幻的未来世界,禁锢了学生的个性,漠视了作文的人文性,学生自然在写作这条路上会“越走越远”。
  《新课标》在写作方面提出了两点思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又新奇又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我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将课标中的指导思想内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大胆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思及喜怒哀乐,描写自我各种经历、自我的心路历程、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因此我的作文教学就有了下面的尝试:
  一、尝试一:关注校园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校园生活不光只有苦读现象,更多的还有青涩之景。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成熟,心中对“爱”充满了憧憬,影视媒体、网络小说铺天盖地的声色攻击更使得他们跃跃欲试。可以这么说,在初中每个教学班都会有“青苹果之恋”,胆小的学生转入地下,胆大的学生公然出双入对。面对家长、老师的围追堵截也罢,苦口婆心地劝说也罢,他们大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大义凛然”。面对困扰学生、家长、学校的 “疑难杂症”,我没有谈“爱”色变,也没有强制干涉,横加指责,当然也不会听之任之,于是在学了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一封信》后,我“精心”设计了一节作文课,题目就是“谈情说爱”。在情境设置环节上,我首先告诉学生自己上学时的一段“爱情史”,告诉学生“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爱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正是有了爱,我们才有一个家;正是有了爱,人类才得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正是有了爱,世界才如此美好……学生见我如此“开明”,结果自然娓娓道来,他们谈“新时代中学生眼中的爱情;什么样的爱情是最美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不要谈爱色变……”当然我不忘给学生一些过来人的“建议”:盲目追求时髦,感觉非得在中学里谈谈恋爱才对得起青春,把异性对自己的好感上升到爱情的高度是不理智的。要想爱得天长地久,现在就必须努力学习,将来有了能力,才能有好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才能为你爱的人带来想要的幸福生活,否则一切只能像美丽的肥皂泡转瞬即逝,涩涩的青苹果难以下咽……,经过课堂的巧妙创设,学生写作时不但有血有肉,还写出了真情实感,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会谈“情”说“爱”了,他们在文中这样写到:学会堆积情感,用理智控制情感,长大后再去飞越爱的海洋,轰轰烈烈地爱一场,让爱情盛开在阳光下,如五月的玫瑰绽放迷人的笑靥吧!
  类似的从校园生活中寻找写作之米,如,自习课上、宿舍趣事、食堂见闻、老师的眼神、后进生的心里话、“老班”趣事、你的一笑、家长会后等,校园生活如一面多棱镜,总能折射出丰富的校园风貌、学生心态,学生乐在其中,写作兴趣大大提高,作文就不会成为“无米之炊”了。
  二、尝试二:重视日常积累,强化作文语言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积累各种素材,将精彩的语段、经典的美文“据为己有”,丰富语言库,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早读课及课前5分钟开展作文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策略1:每节早读课,前20分钟用于背诵积累,后10分钟给学生推荐一篇美文做听读欣赏。例如:学生选取的细致描摹春景的文章,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草的呢喃是那么柔和,深情地回应大地母亲的爱抚和呼唤,它们日生夜长,日益繁茂。那片片叶茎,在风的细语中悄悄地抻大抻长,宛如一支春之曲,被一株株绿色的生命体酣畅地吟唱。它们的花瓣在阳光下层层地舒展着,轻轻地绽放,一朵又一朵,发出难以觉察的声音,一如被神所藏匿的天籁。我迷恋地一遍遍行走在初春的大地上,倾听着植物生长的声音,倾听着大地的呼吸喘息,就像去探望自己熟悉的老朋友一样……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一定会青睐这样的文字,因为它们生动、形象,如花一样千姿百态,又成功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它们一定会在学生的心田留下一席之地。像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鉴赏文字精要处,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激发他们思考、感悟,就可以摇动学生写作的心灵。
  策略2:课前5分钟,每天一名学生自拟题目,发表口头演讲,时间限定为3-5分钟。演讲结束由全班学生评价,这样将作文积累活动做到坚持常态化,检查当天化,评价及时化。中学生极要面子,也许他对老师的评价不以为然,但他会很看重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因此,面对全班同学的“秀”自然不敢懈怠,自是精心准备,从而避免了积累素材的流于口号,有效达到了作文素材的自我建构,同时学生之间的经验共享也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三、尝试三:出版学生文集,调动写作兴趣
  写好作文,对多数学生来讲,不是件容易事。然而,作文不论优劣,都是学生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是他们劳动成果的体现,教师要懂得欣赏他们,真心实意地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我在教学中,还尝试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文集本,模仿正式出版的杂志,编写文集名称、扉页寄语、目录、正文,配上合适的插图,将平时作文中自己比较满意的作文汇编,每篇作文还可请同学、老师或家长写出评语,一学期一汇集,打印成册,全班交流或者在家长会上予以展示,尽可能给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调动写作兴趣。学生各显其能,快乐作文,《回望》、《我》、《拐角》、《背影》、《青春纪念册》、《心桥》、《晨风》、《第三只眼》、《反视》等一本本彰显个性、洋溢灵性的文集翩然出世,学生对文集的喜爱程度令我吃惊,个别学生竟然不让我在文集上用红笔批改,说会破坏文集的整体美,可见,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还愁“无米下锅”吗?
  经过尝试,我发现作文教学只要不断拓展作文空间,丰富作文内容,引导学生找回自我,做生活的主人,学生就能敞开心扉,用真情写出好文章,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能绽放出如花笑靥。■
其他文献
编者按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全社会面IZS的一个重大课题。本刊就这个问题发表两篇文章。一篇文章介绍了安徽省凤阳县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在农村党支部候选人选举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一些写作较差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绝大多数写作一般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了无新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要立足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让作文训练回
近期,国家工商局将对国内的碘制品、饮品和食品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对所有销售这类商品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药品厂家进行普查,并要求各地工商部门与司法部门加强合作,对制售假冒伪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发病机理,以利对其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对AMD患者及对照组作血红细胞酶及血清无机元素、抗视网膜抗体测定和患者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电镜和
农田表层经常与大气及太阳幅射接触,成为土壤一植物蒸发、蒸腾、水热交换和植物营养的转化地带,同时它是由各级团聚体所组成的多级分散系,在外界气候的影响下,在这一带有不断
随着双核CPU降价促销,使用K8旧核心的单核Athlon64,日子过得越发艰难,而目前新公布的产品规划图,则直接明确指出,它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不久之后将被新产品取代。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设疑激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注意,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本刊评论员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提交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标志着党的十五大作出的推进机构改革的决策,得到了认
如果你的房间已经像阿拉丁的宝库一样堆满了各式各样价格昂贵的高科技数字宝贝,那么可能需要这样一款监视摄像头来保护它们的安全。这款能由电动机驱动改变摄像角度的摄像头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血镁的变化。方法选择HIE患儿,取静脉血3ml用日立牌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轻度HIE血镁(0.686±0.089)mmol/L、中度HIE血镁(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