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舞台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86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冬天,在珞珈山某个湿冷的周曰下午,我照例去逛位于梅园的学校书店,在那里买到了一本刚出版不久的新书《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我那时并不知道这一次的购书设置了我往后的生活轨迹。如若未卜先知,我会不会退出书店呢?无数次向自己提出过这个疑问。当然,答案只有一个。
  正如书的作者钱理群先生在题记中所说明的,该书“谨献给正在致力于中国人及中国社会改造的青年朋友们”,这本书给青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刺激,三年多以来晦暗不明混沌一片的日子,仿佛突然有了光。至今记得宿舍熄灯后躲在蚊帐内的烛光下翻书到天亮的那些冬夜,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舞台,舞台上一皂衣玄甲苍髯的老者时而慷慨陈词,时而娓娓道来,说不尽的激昂与热烈,引领我进入一片与现实世界决然分裂又仿佛相连的时空。这或许是非典型的20世纪80年代精神症侯之一种,我不是用冰冷的智商去理解,而是凭年轻的心去感应,其间或许掺杂了不少想象甚至虚构,然而一切皆有温度,有血肉。
  之后顺藤摸瓜去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3月版)。不同于当时大学教材所使用的唐歿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呈现出清晰的文学和思想史趣味,部分章节甚至以话题和文学现象为线索,处理得像论文而非讲义,这对帮助青年学生从唐歿本文学史教材中稍稍出离,无疑大有裨益。在讨论第二个十年的现代戏剧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使用了“民族化”和“莎士比亚化”这两个中心概念,来描述那个时期现代戏剧的纷繁状况,这对于当时大三的我而言好似拨云见日,乱哄哄的世界顿时玉宇澄清,光风霁月,曾经纷乱如麻的各式人物顿时各安其位,秩序井然。这个小章节曾经带给我的愉悦,也许比我一学年中从课堂获得的所有快乐都更多一些。当然,这部后来成为考研必读书的著作并非钱理群先生一人之力完成,它是合作的产物,当年给予我的第一个粗浅认识,就是原来文学史还可以是这样有意思的,关于文学的历史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叙述,这个启示如铭印一样至今对我阅读其他门类的历史学著作深有影响。
  及至跟随钱老师读书已是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光景,已然错过了据说台上讲得头顶汗蒸如雾,台下爆满且如痴如醉的课堂盛景。即使他开设曹禺研究课程,在讲台上动情地大声朗读关于愫芳的章节,把讲台直接变成了舞台,也没能重现传说中的80年代中期的情景。我也许并不完全接受那样的表演,甚至在钱老师讲得最投入和动情的时节,还禁不住暗自替他捏着一把汗,然而我却十分享受那些在钱老师窄小的家中进行的小型讨论课。正如朱伟华所回忆的,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去上这样的讨论课是件相当可怕的事,心理压力在一路从宿舍走到敲门的那一刻达到峰值,让人透不过气来。弥勒佛并不总是笑眯眯的,他抿嘴坐在扶手椅里沉默地凝视某处地板的样子,足以摧残脆弱的小心脏。他的逻辑是,你们要能自己激发起我的谈兴,要不然就会这样相对枯坐。备受折磨的经历记忆犹新,然而在这样的记忆里,也还有一些事同样鲜明。
  比如那些持续整个学期和学年的文本细读课。不同文体的戏剧、散文、小说文本由他选定。大学里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有限的观剧经验也不足以使我们对于戏剧有切身的、更接近专业的体验和认知。钱老师精心挑选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一部从头至尾展开细读。比如戏剧,他会教我们从台词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微妙的心理状态及变化,理解场景转换之于戏剧冲突和情节开展的关系。读到高兴处,他甚至声情并茂地开启表演模式,给我们演示这里要轻柔,那里要拖长,这里要有停顿,那里必须一气呵成,所谓不同的戏剧效果就是通过不尽相同的处理方式而达成。对于我来说,类似的课程几乎等于为我的大学四年补课,在那些讨论课结束后的夜晚,在与同学返回学校宿舍时我常常既满足和兴奋,又意识到某种深深的、无以弥补的遗憾。
  也是在这样的课程中,钱老师讲到他幼年在南京时如何迷恋戏剧,有个夏天甚至时常与小伙伴一起午后逃课,躲到家附近池塘边的硕大的荷叶阴影里创作剧本,或到荷塘的小船上朗读和表演自己的作品,任小船在荷叶荷花莲蓬间随意飘荡,乐此不疲。也是在某次讨论课里,钱老师透露说他童年时在20世纪40年代黑白影片《三毛流浪记》里饰演过一个小角色,一个有钱人家傻傻的大头儿子。我们当即哈哈大笑,同时也意识到,在那个年代,能在电影里哪怕只是饰演一个小角色的儿童,必定有着相当特殊的家世。
  或许可以说,如若不了解钱理群老师的家世和他青年时期的阅历,就不能了解他真正的志趣和他个人化的现代文学研究。他的家世好似一部完整版的近现代中国史,这段历史的每一个波澜、每一次转折,它的初兴、起伏、增长、突变和长长的尾声里,他的祖辈、父辈、同辈都是粉墨登场的角色,而绝非路人甲和路人乙。
  特別的家世使他获得一种自觉,他比寻常人更愿主动接近和参与历史的创造本身,更自然地思考自身在历史中的位置和作用,清晰的“角色意识”几乎贯穿了他已走过的八十年人生。最近才知道钱老师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说是“日记”并不准确,如果你习惯了鲁迅日记,翻阅钱理群先生的日记本一定感觉不适应。首先他不会每日都记,断断续续地,可以看出有兴会才有感而发。他的日记也没有特别记录社会史素材,他更执着的是将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思想与时代相比较。最有意思的是,每到自己的整十岁生日或纪念性日子,日记里必有一长篇大论,对自己的过往和将来反复咏叹,站在自身之外反观和眺望的姿态异常醒目。有着这样的历史角色意识的人生,不奋进、不日日新或许几无可能。
  特別的家世也导引了他的思考兴趣——固执于观察知识分子的思想及其现代命运,观察中国社会的现状与未来的可能,而看似其专业或职业的所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其实不过是“作为方法的中国现代文学”。他在这份职业工作里最先找到周氏兄弟,接着找到曹禺,找到20世纪40年代作家群体,他们——代他言说了他意识中的知识人迷局和中国诸问题。
  及至老年,他不再为“方法”所限,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开始直接谈论自己的家世,叙写逝去和健在的家人与旧时家庭生活记忆;也开始在报章杂志就当代文化和社会问题发声,世间广泛流传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论,即是其知识分子研究和中国问题观察的一部分。那些回忆和杂感性质的文字,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B面,它们共同组成其学术生涯的完整结构,也形塑了一個明显区別于其他学人的、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近年来,他更日益趋近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不再倚靠“中国现代文学”这道屏障,去研究现代中国的某些关键人物,日益走近他那一个人的舞台的中央。   钱理群老师曾经不止一次感慨,说与夏志清等蜚声于海内外汉学界的学人相比,自己不会外文是一个明显的缺憾,导致了其西学根底的粗浅。他没有说因为时代的原因,深厚的中学修为也并不是这两三代学人所普遍具备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又凭借什么来以学术为志业呢?以我的理解,他主要的凭借来自两个方面。
  钱老师多次从各个方面总结过王瑶先生的治学之道,尤为服膺王先生的中古文学研究,以为那不仅仅是断代研究的典范,更具有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王瑶先生对于文学现象的抓取、提炼和“概念化”,在文学和历史之间建立关键的“中间环节”的能力,是他最为称道的。以我的理解,王瑶先生的这般“神技”,与其说是长期技术化专业训练的成果,不如说更有赖个人的才情和慧根,用这样的方法去教养学生,十足可以修身养性,却难以适应职业化和体制化的需要,毕竟真正有才华者寡,而程式化的手艺却可熟极而流。但钱老师却坚持实践王瑶先生的治学之道,王先生的这番道理不仅被他运用于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多个课题,他层出不穷的新想法也大多有着这一王式方法论的影子。
  他还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中。钱老师有个口头禅:“这个事情是一个标志。”他所谓的“标志”,表示他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事件中看到了某种具有界碑性质的意义,由此上溯和下推,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解释链条,这个“事件”因此获得了某种“中间环节”的价值。他还常以“象征”来形容某类人或事,并给其命名,使之“概念化”,从而获得某种阐释力,他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论、“志愿者文化”论,或许可以说是这类思考的结果。
  錢老师的另一个凭借即是所谓“燃烧自己”,“把自己烧在里面”。在《心灵的探寻》一书的“后记”中他说:“我已经尽可能真诚地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我已经尽可能坦白地解剖了我心中的鲁迅,更坦白地把‘自己’暴露于世人面前。几十年来一直纠缠我的灵魂,使我坐寝不安的感情重担已经卸下,我还要再期待什么呢?难道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这样永远地惶恐而紧张下去么?”(《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2页)这段话我今天读来仍然感觉惊讶,难以想象在20岁读到时该如何分辨并接受这样的直白。这是一种我并不熟悉的表达方式,又似乎是我当时所能找到的最心贴着心的言说,至今记得读到这里放下全书时的激动和不安。在随后与钱老师越来越熟悉之后,我似乎已经逐渐淡忘并适应了这一点。适应使人麻木,然而适应并不会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燃烧自己”的信念从未消失在钱老师往后的学术活动中,并且“燃烧自己”也并不止于其学术研究,还是他的生活信条。
  他其实没有生活,只有不停歇的思考,或者说思考就是他的生活。他从不关心凡尘世俗的一切琐事,甚至在假装陪伴家人外出时脑子里盘旋着的仍然是他正在研究的问题,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心猿意马如梦初醒的样子会不会很多次让家人既灰心又无奈,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如果停止思考,他会觉得生命不再有光彩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他坚持走王瑶先生示范过的那条艰苦道路,还是坚持“把自己烧在里面”的工作方式,都使得他的研究特別具有一个“人”的气息,他的学术舞台上活动着的,永远是一个生气满满的“人”,即使他老了,也是一个生气蓬勃的老人。
  他充溢的生气还体现在一个小习惯上。在电子邮件尚未发明的年代,钱老师以手写的方式完成与他的友人和读者的通信,数量之多,不知是否有出其右者。我们每次去他家上课或聊天,甚至在教室上大课时,事毕都通常会从他手里接过一摞信件,替他跑一趟邮局代为寄出。那些都是他手写的回信。他回复的对象包罗万象,三教九流都平等相待,当然其中大多是对于思想和文化有兴趣的人。有趣的是,这样的交流并非单向的好为人师,钱老师时常和我们谈起某个来信人“经历很传奇”,某个来信人“很有头脑”“非常有意思”,甚至某封来信使他受益匪浅,启发和修正了他的某些认识。他把这类事情看作是对于民间思想群落的自觉维护,因此自然可以是他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他保持到今天的习惯,电子邮件的发明极大地成全了他这个不同寻常的爱好。与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通过纸笔的交流,他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对自我的磨砺,更是采集、融通不同生命之力的喜悦。
  2019年夏,我经历了一场人生变故,而崔老师在那时就要走到她生命的尽头了,在无法去看望他们的那些日子里,钱老师竟然破天荒数次打电话来询问我的健康状况,之后每次见面都会再关问一番。这个变化在从前是难以想象的。难道衰老竟真的降临了吗?我刚开始读他的书时,想象他是一个苍髯老者,而其时他比现在的我更年轻。如今他须发皆白,步履蹒跚,坐在他面前常常会感觉眼前有白晃晃一层光晕,而我却忽略了他的年龄。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言不再厉,究竟从何时开始,他从师长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谈的朋友,一如家人的长辈?在我的经验里,他已从舞台走到了现实的时空,而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他仍然活跃在观众众多的舞台上。
  愿他的舞台永不落幕。
其他文献
“学习”的真义  打开《论语》,开篇便是(《学而》,《学而》第一章,劈头便是一个“学”字!这一今天看来太过普通的汉字,却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开辟鸿蒙、成长壮大、安身立命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青年学子而言,如果轻易将此一“学”字放过、错过,则损失大矣,遗憾多矣,悔之晚矣!  《礼记·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期刊
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最终完成于1940年。这时萧红29岁,人在香港。1942年初,写完这个小说一年多后,她就在香港去世了。呼兰河本来是东北的一条大河,萧红用它来指称自己的故乡呼兰县城。现在呼兰是哈尔滨的一个区,是大城市的一部分了,但是当年它不属于城市,而是一个有着独特乡土风情的东北小镇,与开放、摩登的“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完全不一样。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千里之外回望故乡的作品。一个人
期刊
钱理群与吴福辉、温儒敏、赵园、王富仁、陈平原、陈思和、王晓明、刘纳等学人,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经历了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涌现出来的新人”到“学科建设最为活跃的中坚力量”的嬗变,如今,由于年龄等原因,他们已经退出学术第一线,他们的学术见解与成果,开始成为研究专题,被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与中国当代学术史。我们今天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就需要就这些前辈学人各自的
期刊
巴金在写出小说《家》之后谈到“我来向这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晚清以来,博物馆心态在不断编织自己的美丽新世界,“家”作为“旧世界”的基本单元,自然被囊括在迟早被送入博物馆作为展览品的名录之中。这份博物馆的名单,至少应包括如下事物:中国文字(钱玄同)、
期刊
百年新诗到现在已到了另一个重要的时刻,胡适一代高屋建瓴,赋予了新诗和新文化崇高的政治潜能,这是和梁启超一脉相承的,即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文学。经过一百年,新诗已提供了足够的感觉的、美学的积淀,因而新诗作为一种文化方式,已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刻。  现代诗歌已经构成一种强有力的文化方式,就如其他艺术形式(如现代绘画),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美学经验,而且呼应现代中国的社会和思想变革,构成了一种独特的
期刊
关于屈原的《思美人》一诗,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在刘安所收集《离骚》之外几篇较短的骚体诗的基础上,加上《橘颂》和宋玉的《悲回风》,总名之曰“九章”,并写一“序”,言《九章》是“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所作。王逸《楚辞章句》中王逸所作注中看法与《九章序》的看法不同。《思美人》第一句下面注:“言己忧思,念怀王也。”认定为楚怀王时被放所作。因为据《史记。楚世家》和《屈原列传》,楚怀王受其少子子兰等人的怂恿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兔置》一诗中相关问题考证与辨析的基础上,指出该诗是一首武士之歌,歌唱者即武士们自己。诗的主旨是在赞美武夫,武夫的价值系之于公侯。公侯虽说是贵族,而实代表着国家,因而诗所赞美的实是保卫国家的武士。《兔置》中的君臣关系具有楷模意义,这种和谐的关系,完全是在自然咏唱中流露出来的,更为真实,更具有意义。  关键词:《兔置》武士 公侯  “貔虎桓桓尚未临,兔置肃肃遍中林。武夫莫笑赳赳气,尽是
期刊
摘要:《班婕妤传》既保证了历史事实原则上的真实性,同时,又以当今时代学者的眼光审视那段历史,充分探求班婕妤这个人物的历史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她能够在两千年中还一直被研究者和民众都记忆着、传播着,说明了她的不可复制性。  关键词:《班婕妤传》 传记文学 历史事实 时代眼光  “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近三十万字的长篇历史文化人物文学传记《班婕妤传》是迄今为止关于班婕妤题材唯一的长篇传记文
期刊
1968年12月,一个叫郭路生(笔名“食指”)的下乡知青,在告別北京之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看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便是在1970年代前后的那些年月,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到处传诵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的头两节。在那一刻,不是北京车
期刊
今天,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正式成立了,可喜可贺!研究院举办的第一场学术活动,以“鲁迅与孔子”为题,让我们得以在鲁迅的故乡缅怀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位圣人,一位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一位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新文学大师。  在快要过完的201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所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举办了一些纪念活动,包括“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学术研讨会,“五四现场”“国民: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