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圣人,一条道路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正式成立了,可喜可贺!研究院举办的第一场学术活动,以“鲁迅与孔子”为题,让我们得以在鲁迅的故乡缅怀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位圣人,一位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一位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新文学大师。
  在快要过完的201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所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举办了一些纪念活动,包括“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学术研讨会,“五四现场”“国民:1919”“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八大家”等展览,这些活动无不彰显了这样的事实:一百年前在北大红楼、天安门东交民巷和赵家楼等地集会的学生们,读过陈独秀、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的宣言,领会过《狂人日记》里“吃人”的彻悟之语,听到过“救救孩子”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受到过新文化先贤的教诲,并在爱国运动中直接得到先贤们的有力支持。有鉴于此,我从新文化运动杰出人物中挑出八位,称为“新文化八大家”,重点介绍给大家,他们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和刘半农。
  “新文化八大家”中,有四位與绍兴有密切的关系,蔡元培、周氏兄弟在绍兴出生和长大,籍贯吴兴(湖州)的钱玄同曾在绍兴生活和读书。此外,1919年5月4日当天,走在学生队伍前列,为学生运动起草宣言的是绍兴籍的北京大学外文系学生罗家伦。
  绍兴是一座产生了新文化运动英杰的城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单就儒学而言,阳明洞、天泉桥、蕺山书院等,见证了儒家学术传统的丰富和发展。在绍兴思考传统文化和新文化之间的关系,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启示。因此,今天,将两位圣人在此相提并论,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一百年前,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绍兴,卖掉旧宅,处理赘物,举家搬往北京,离开了这个他和孔乙己、魏连殳、吕纬甫等生于斯长于斯的“鲁镇”。这是他最后一次回故乡,此后再也没有回来。当时从绍兴到北京,先走水路,或到上海,从上海坐海船到天津,换铁路到京;或到南京,从南京乘坐津浦路火车到天津换车。1919年鲁迅举家北迁,乘坐的是火车。
  但在孔子时代,这条路走起来多么艰辛,人们不难想象。
  鲁迅时常往来于绍兴和北京,多次在这条路上奔波。今天这条铁路旁边又添加了京沪高铁,更加快捷。但在鲁迅时代,这条路并不平坦。如1913年(民国二年)夏,他回乡省亲,一路险象环生。到天津,客栈“食宿皆恶”,第二天车过黄河,有十几个儿童拿石头砸人,一位旅客被击中额头,血大出,造成一个多小时的混乱。当天夜里列车停靠兖州,驻守当地的辫子兵不时在车窗外窥探,有四五个士兵登车搜寻,叫起卧铺车的乘客,其中有一个还把鲁迅携带的网篮拎起来掂量一番。到明光,一位车役仆倒于地,被车轮碾断了小腿和脚趾。到滁州,大雨一阵,至浦口又遇大雨,乘小轮舟渡过长江,行李衣服尽湿,晚上住在一家叫“第一楼”的旅馆,鲁迅的评价是“不甚善”。鲁迅一路所见,是客店的粗陋,路人的恶意,驻军士兵的骚扰,大雨中渡江的狼狈。
  在这条路上,鲁迅不会不想到孔子。他思考一路乱象的根源时,很可能会忧伤愤怨,感叹圣人的教导已经失去了效力。
  在这条路上,鲁迅不会不想到孔子,因为他从小阅读儒家经典:“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为准备科举考试,必须阅读这位古代圣人的书籍,作文必须用《论语》章句进行发挥。他参加的一次县考,成绩不佳,还伤了身体,给他留下不快的记忆。他后来还留心过历代孔子画像,特别是刻在汉朝墓石上的孔子见老子的画像。他的小说《出关》,就演绎了这幅画像讲述的故事。
  在这条路上,鲁迅不会不想到孔子,因为他在教育部任职的一项工作是参加每年的祭孔大典,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民国的国民教育“以孔于思想为修身大本”。袁世凯总统执政时,为祭孔大典做了古怪的祭服,包括鲁迅在内的值祭官必须穿起来。
  在这条路上,鲁迅不会不想到孔子,正像我们现在走这条路都会想到。因为这条路上有一站曲阜。
  鲁迅没有在孔子的家乡停留过,但他曾经在文章中议论过孔子的学说,尤其批评过尊孔者对孔子学说的曲解和滥用一一然而,吊诡的是,有人却把鲁迅称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去年,也是在这条路上,在曲阜,我发现了古今两位圣人的结合点。曲阜既有孔子的故居——“宅即鲁王宫”,也有近年刚刚建成的孔子博物馆;还有一座中国教师博物馆,即将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成。在古往今来的众多教师中,孔子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位。博物馆设立“名师堂”,介绍历代著名教师,其中就有鲁迅。鲁迅是一位资深教师,他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工作就是在师范学堂教书,后来做过中学的教务长、师范学校的校长、大学的讲师和教授,还做过十四年中央政府教育部职员,担任过社会教育司第二、第一科科长、佥事。作为教师的鲁迅,做的工作与孔子做的工作性质相近——现在称作文化思想教育工作。
  当列车行驶在津浦路上,特別是路过孔子故乡时,鲁迅想到孔子,还可能想起自己与孔子一样罹患的胃病,那是苦读圣贤书、挣取功名留下的病根。当年,为了提前到考场住下等待第二天的考试,鲁迅刚吃过晚饭就急急赶路,因积食和消化不良得了胃病。路过孔子的家乡,他联想到两千年前的先贤为了推行自己的礼乐理想,坐着牛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的景象,推断出因车轮颠簸,粮食粗糙,孔圣人得了胃下垂,为缓解疼痛,只好每饭“不撤姜食”,而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鲁迅不仅对孔子的胃病感同身受,还在姓氏上与孔子的家乡有一层因缘。鲁迅之“鲁”,除了他的母亲姓鲁的因素外,还因为“周鲁同国”,鲁国是孔子家乡所在地。晚年,他听到政府尊孔的号召,在给外国朋友的信中调侃说:“在中国,也有人说要以孔子之道治国,从此就要变成周朝了罢,而我也忝列皇室了,真是做梦也未想到的幸运!”
  鲁迅虽然批评过孔子的学说,却从来没有辱骂过这位先贤。他批判的是那些将孔子当作敲门砖的统治者及其帮凶帮闲。孔子建立的文化学术传统仍然影响着鲁迅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   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后,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再从厦门到广州,又从广州到上海,到处碰壁,沉郁愤懣,笔下对于孔子就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他1934年写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有这样一段:
  (孔夫子)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跑来跑去,虽然曾经贵为鲁国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饿扁了肚子。弟子虽然收了三千名,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然而真可以相信的又只有一个人。有一天,孔夫子愤慨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从这消极的打算上,就可以窥见那消息。
  晚年鲁迅也不断筹划离开纷争的旋涡,到外国休息养病。乘桴浮于海,从鲁迅者其谁欤?孤独,是中外古今很多圣哲的命运,鲁迅对此早有自觉。他在《无花的蔷薇》中说:
  豫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总而言之,第一要难于质证。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要怎样慨叹。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待到偉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
  鲁迅生前身后,也有相似的遭遇,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是现代的孔夫子。
  现代的孔夫子,仍然会像孔子一样,四处奔波,惶惶不安,虽然知其不可而为之,但终于是不可为,结局便是躲进小楼,写文章,做学问。鲁迅晚年对儒家传统表示了尊重,在申述“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论断时,向包括孔子在内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先贤们致敬,同情和理解是这论断的基础。
  鲁迅既警惕后世的陋儒对孔子的曲解,也痛斥把孔子当成“敲门砖”的统治者。他认为,权势者们总是吹捧孔子,使孔子成了权势者或想成为权势者的偶像,脱离了一般的民众。这些权势者,因为尊孔的时候已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已达,这器具就无用了,如果不达呢?那就更加无用。因此,全国每一县固然都有文庙,但一般民众是决不去参拜的,老百姓更愿意去佛寺或者神庙。
  总之,在与孔子的精神遇合过程中,鲁迅更为深切地理解了这位圣人,也对中国历史、现实、文化以及自身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
  回到整整一百年前的冬天,鲁迅在绍兴收拾行李,拜別亲友。百忙中,他还不忘购买古砖,为他的金石研究搜集材料。他的行李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书籍,其中最多的是中国古籍,在北京鲁迅旧居的藏书室里,至今还放着那些装运书籍兼有书柜功用的鲁迅自己设计的箱子,箱子一角字体各异的“中”字清晰可见。鲁迅带走的或许有小说史料的抄稿、博物学资料抄稿和绍兴乡邦文献的抄稿,可惜的是,可能因为不便携带又不宜示人,有些物品只好烧掉:《会稽郡故书杂集》的木板烧掉了;祖父那堆积如山的日记全部烧毁了,虽然可惜,却也可以理解,这可能是想清除家庭历史的负面影响。但实际上,这家庭历史的阴影,已经刻在他心头,伴随他一生——正如中国传统文化特別是儒家传统的影响,鲁迅一代人终生难以摆脱一样。
  因此,鲁迅离开绍兴,既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也带着不能割断的传统文化的血脉。
  在五四运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聚集在绍兴——“绍祚中兴”——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反思现代文化,探讨文化在民族复兴中发挥作用的途径。鲁迅与孔子,古代和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两位圣人的联结,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文化延续不断,其命维新,而创造新文化,必须从传统出发。
  对鲁迅和孔子的同情和理解是我们的出发点。
  1919年冬,鲁迅扶老携幼从绍兴出发北上前,见到了少年时代的伙伴、现在已是几个孩子的父亲的闰土。他看到农民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他观察小镇和乡村生活的差异,他对比京城和地方的状况,他悲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回到北京后,他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写下了小说《故乡》。在小说的结尾,他写主人公躺在船上,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自己是在走路。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愿辛苦辗转而生活,不愿辛苦麻木而生活,不愿辛苦恣睢而生活。那么,到底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人生还有没有希望达到美好的状态,出路何在?希望何在?他的思考结果是: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和他的家人是怀着开辟新生活的憧憬的,那就是北京的大家庭生活,全家大团圆,而且是三兄弟组成的文学合作社——新街口公用库的八道湾十一号三进大宅院等着他们。
  可是,几年后,大家庭就解体了。兄弟失和让鲁迅十分痛苦,让他对传统观念做出更深刻的反思。
  为什么孔夫子的谆谆教诲和美好理想不能给民众带来幸福?为什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不能带来和谐社会?社会已经转型,制度正在变革,孔子的学说还能继续启示我们吗?国与民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融洽?统治者应该新民还是亲民?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孰优孰劣?中国文化有没有自新的希望?鲁迅晚年,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中的有价值成分,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得到自信和动力,但没有来得及做更系统的思考。鲁迅之后,几代人在这条道路上艰苦探索,取得了成绩,但也走了很多弯路。
  “鲁迅与孔子”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的契机。我们带着对未来的希望重新出发,标举两位精神上很多相通之处的文化英雄,沿着从孔子到鲁迅的路继续前进——这是通向中国文化复兴的道路。
  我们重新出发,怀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怀着对新文化的理解。新文化时期对儒学的反思,是中华文化演进一个必然出现、不可或缺的阶段。
  我们重新出发,基于对百年来理论和实践的反思。急功近利,乃至意气用事,不“得其中道而行之”,是违反文化生长规律的。需要高度警惕的是,政治的泛化会导致文化的偏执。
  我们重新出发,以更坚定的信念和更开放的姿态。述而不作,敏而好古,孔子如是,鲁迅亦然。古,对孔子而言,是“克己复礼”“吾从周”;对鲁迅而言,是中外古今的优秀文明成果。鲁迅提倡“拿来主义”,述而不作,乃至“译而不作”,顺应时代潮流,态度坚定明确,整理古代的文献,是在亲近传统,以便更精细地选择;他翻译外国优秀作品,是为了丰富本民族文化。
  我们正沿着鲁迅走过的这条继承传统、建设现代新文化道路行进。借鉴他对儒家传统批判承续的经验,我们将得到发现的惊喜和契合的欢欣。
  孔子和鲁迅,将在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上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其他文献
《收获》2018年第5期发表了徐皓峰的中篇小说《弥勒·弥赛亚》,《小说选刊》2019年第1期“佳作搜索”栏目隆重推荐,推荐语说:“小说以犹太神学教师玫瑰山为叙述视角,讲述一群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来到东方避难,他们的避难所又恰恰庇护了一群中国的‘吉普赛人’。惊心动魄的时代忽远忽近,人物命运数度反转,兵荒马乱义人出,东西文明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激荡冲撞。而它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文本,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文本,显
期刊
“学习”的真义  打开《论语》,开篇便是(《学而》,《学而》第一章,劈头便是一个“学”字!这一今天看来太过普通的汉字,却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开辟鸿蒙、成长壮大、安身立命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青年学子而言,如果轻易将此一“学”字放过、错过,则损失大矣,遗憾多矣,悔之晚矣!  《礼记·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期刊
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最终完成于1940年。这时萧红29岁,人在香港。1942年初,写完这个小说一年多后,她就在香港去世了。呼兰河本来是东北的一条大河,萧红用它来指称自己的故乡呼兰县城。现在呼兰是哈尔滨的一个区,是大城市的一部分了,但是当年它不属于城市,而是一个有着独特乡土风情的东北小镇,与开放、摩登的“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完全不一样。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千里之外回望故乡的作品。一个人
期刊
钱理群与吴福辉、温儒敏、赵园、王富仁、陈平原、陈思和、王晓明、刘纳等学人,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经历了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涌现出来的新人”到“学科建设最为活跃的中坚力量”的嬗变,如今,由于年龄等原因,他们已经退出学术第一线,他们的学术见解与成果,开始成为研究专题,被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与中国当代学术史。我们今天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就需要就这些前辈学人各自的
期刊
巴金在写出小说《家》之后谈到“我来向这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晚清以来,博物馆心态在不断编织自己的美丽新世界,“家”作为“旧世界”的基本单元,自然被囊括在迟早被送入博物馆作为展览品的名录之中。这份博物馆的名单,至少应包括如下事物:中国文字(钱玄同)、
期刊
百年新诗到现在已到了另一个重要的时刻,胡适一代高屋建瓴,赋予了新诗和新文化崇高的政治潜能,这是和梁启超一脉相承的,即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文学。经过一百年,新诗已提供了足够的感觉的、美学的积淀,因而新诗作为一种文化方式,已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刻。  现代诗歌已经构成一种强有力的文化方式,就如其他艺术形式(如现代绘画),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美学经验,而且呼应现代中国的社会和思想变革,构成了一种独特的
期刊
关于屈原的《思美人》一诗,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在刘安所收集《离骚》之外几篇较短的骚体诗的基础上,加上《橘颂》和宋玉的《悲回风》,总名之曰“九章”,并写一“序”,言《九章》是“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所作。王逸《楚辞章句》中王逸所作注中看法与《九章序》的看法不同。《思美人》第一句下面注:“言己忧思,念怀王也。”认定为楚怀王时被放所作。因为据《史记。楚世家》和《屈原列传》,楚怀王受其少子子兰等人的怂恿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兔置》一诗中相关问题考证与辨析的基础上,指出该诗是一首武士之歌,歌唱者即武士们自己。诗的主旨是在赞美武夫,武夫的价值系之于公侯。公侯虽说是贵族,而实代表着国家,因而诗所赞美的实是保卫国家的武士。《兔置》中的君臣关系具有楷模意义,这种和谐的关系,完全是在自然咏唱中流露出来的,更为真实,更具有意义。  关键词:《兔置》武士 公侯  “貔虎桓桓尚未临,兔置肃肃遍中林。武夫莫笑赳赳气,尽是
期刊
摘要:《班婕妤传》既保证了历史事实原则上的真实性,同时,又以当今时代学者的眼光审视那段历史,充分探求班婕妤这个人物的历史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她能够在两千年中还一直被研究者和民众都记忆着、传播着,说明了她的不可复制性。  关键词:《班婕妤传》 传记文学 历史事实 时代眼光  “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近三十万字的长篇历史文化人物文学传记《班婕妤传》是迄今为止关于班婕妤题材唯一的长篇传记文
期刊
1968年12月,一个叫郭路生(笔名“食指”)的下乡知青,在告別北京之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看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便是在1970年代前后的那些年月,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到处传诵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的头两节。在那一刻,不是北京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