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221对结直肠癌中CDKN1C/P57表达调控的研究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微小RNA-221(miR-221)和CDKN1C/P57表达情况,并探讨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及CDKN1C/P57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221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CDKN1C/P57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将miR-221和anti-miR-221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转染Caco2细胞系,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miR-22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041±1.40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06±0.341,P<0.01);同样,miR-221在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亦高于正常对照细胞.CDKN1C/P57 mRNA水平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并不显著;但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结直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19±1.708比0.972±0.316,P<0.01).癌细胞转染anti-miR-221后,CDKN1C/P57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率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同时S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21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使CDKN1C/P57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anti-miR-221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miR-22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创伤后所致精神障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8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颅脑
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B组采用常规治疗+牵引疗
目的探讨经颅高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室管膜下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经颅脑高频超声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新生儿中,61例室管膜下病变,18例
目的 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传统APACHE-Ⅱ评分和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将慢性健康指标中的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改为梗阻时间和梗阻程度,并以此两项作为肠梗阻侵袭度)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约登指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绘制受
目的观察超快通道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拟在腹腔镜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快通道麻醉组(U组)和常规麻醉组(G组)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以其计数快、精度高、操作简便而迅速普及,其功能不断完善,所提供的参数也不断增多.血小板由于体积小,又特别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加之非血小板
目的 探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钢丝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75眼)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40眼)和对照组35例(35眼),两组均在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3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25例结直肠腺瘤、50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AQP-1的阳性表达率为64%(32/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8%,19/50)和腺瘤组织(3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1-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7月首次尝试开展了2例单切口腹腔镜全结肠切除,现将体会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