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APACHE-Ⅱ评分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w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传统APACHE-Ⅱ评分和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将慢性健康指标中的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改为梗阻时间和梗阻程度,并以此两项作为肠梗阻侵袭度)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约登指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92例患者术后有25例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组APACHE-Ⅱ评分(13.72±4.24)、改良APACHE-Ⅱ评分(19.28±4.92)及肠梗阻侵袭度评分(5.56±2.20)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10.58±3.44、14.69±3.73和4.10±1.52,均P<0.01).改良APACHE-Ⅱ评分取最佳截点(20分),其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约登指数及AUC分别为0.640、0.940、0.859、0.580和0.839,均高于传统APACHE-Ⅱ评分(以14分为最佳截点),其上述指标分别为0.560、0.896、0.804、0.456和0.784.结论 将APACHE-Ⅱ评分系统增加肠梗阻侵袭度这一指标后,能更好地预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预后差异较大,这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以及某些特定分子标志(Her-2、VEGF、EGFR)等诸多因素相关,其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多项研究发现,转移淋巴结数目与送检淋巴结数目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1],随着清扫站数或送检淋巴结数目的增加,检出转移淋巴结数目也相应增多,导致JCGC或TNM的淋巴结分期(pN)发生改变,这一现象定义为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7例行THA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FTS组(55例)和对照
期刊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于2006年在孙燕院士倡导下引入中国,并每年进行内容更新.尽管与西方国家在人种特点、医疗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NCCN指南仍然在我国临床肿瘤诊治过程中受到极大的关注.包括2010年底首次由卫生部公布的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也吸收了NCCN指南部分内容作为重要的参考和临床
目的 分析返流性食管炎(RE)与精神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102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经过焦虑与抑郁评价系统评定后有78例患者评分异常,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临床上通过常规方法检出的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和位置与实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分期过低.其原因除了与病理科医师取材的方法和认真程度有关外,还在于淋巴结中存在常规病理检查无法检测到的隐匿转移[1-2].虽然,通过多层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等技术,能够提高对淋
近年来,由于结直肠外科的发展,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各种经腹腔实施根治手术的条件.特别是吻合器的出现,使许多医生可以实施低位盆腔吻合术或超低位吻合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小的创伤、更少的痛苦和更快的恢复。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创伤后所致精神障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8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颅脑
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B组采用常规治疗+牵引疗
目的探讨经颅高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室管膜下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经颅脑高频超声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新生儿中,61例室管膜下病变,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