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1和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3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25例结直肠腺瘤、50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AQP-1的阳性表达率为64%(32/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8%,19/50)和腺瘤组织(3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QP-3在结直肠癌、腺瘤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26/50)、44%(11/25)和56%(2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3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AQP-1与AQP-3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高表达AQP-1,但AQP-3表达却未见增高;AQP-1和AQP-3表达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临床上通过常规方法检出的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和位置与实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分期过低.其原因除了与病理科医师取材的方法和认真程度有关外,还在于淋巴结中存在常规病理检查无法检测到的隐匿转移[1-2].虽然,通过多层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等技术,能够提高对淋
近年来,由于结直肠外科的发展,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各种经腹腔实施根治手术的条件.特别是吻合器的出现,使许多医生可以实施低位盆腔吻合术或超低位吻合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小的创伤、更少的痛苦和更快的恢复。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创伤后所致精神障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8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颅脑
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B组采用常规治疗+牵引疗
目的探讨经颅高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室管膜下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经颅脑高频超声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新生儿中,61例室管膜下病变,18例
目的 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传统APACHE-Ⅱ评分和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将慢性健康指标中的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改为梗阻时间和梗阻程度,并以此两项作为肠梗阻侵袭度)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约登指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绘制受
目的观察超快通道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拟在腹腔镜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快通道麻醉组(U组)和常规麻醉组(G组)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以其计数快、精度高、操作简便而迅速普及,其功能不断完善,所提供的参数也不断增多.血小板由于体积小,又特别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加之非血小板
目的 探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钢丝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75眼)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40眼)和对照组35例(35眼),两组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