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是很多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有价值地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关键词: 思维 情感 质疑 想象
  思维,是语言内在的、核心的东西。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最深层次的就是学习其思维方式。所以,2011版课标把“发展思维”列入语文素养的范畴,并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如何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呢?只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有价值地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
  一、情感,是思维灵动的纽带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洋溢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流淌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学活动不仅充满了内在的丰富情韵,而且充盈了无穷的活力。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如何运用情感因素,从而将思维引向深入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朗读为基础,将情感因素作为拓展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同时少不了析词解句,以读代讲,寓讲于读,从而实现师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
  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总得读。”朗读是有声的感染,它可以使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阅读中,可融情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学生在朗读“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一句时,较难体会作者极其细腻和极巨变化起伏的情感。如何启迪学生心灵的顿悟、沟通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呢?教师除了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验情感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当你背书背不上而被父亲打时,你的母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课堂气氛一下子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七嘴八舌:“眼睛红红的、陪我一起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位教育家说过:情通常是一堂语文课之灵魂所在。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心灵经受各种情感体验,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
  二、质疑,是思维灵动的深化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得。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往往能被激发出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个别同学之间生成的有价值的疑问时,教师应巧妙地将疑问引向深入,把个别同学之间的争论变为全班讨论,启迪每个同学进行思考。
  如教学《木兰诗》时,有一个学习小组围绕“木兰是否是英雄”展开了争论。部分学生认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毋庸置疑,木兰肯定是英雄;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全诗基本没有写打仗的内容,很难看出木兰是英雄。这个争论很有价值,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全班学生对“木兰是否是英雄”展开大讨论。全班学生纷纷查阅资料、描述意境、交流见解。最后,全班学生一致认为木兰是英雄。因为尽管很多英雄人物是通过多场打斗塑造出来的,但只要认真地阅读完全诗之后,木兰的英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以看出木兰的勇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以看出木兰的坚强、勇敢。较为难得的是,有的学生还谈到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有的学生在朗读方面做到了声韵铿锵、节奏明快,富有音乐感。
  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有价值的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全班学生讨论,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自己讲解。在师生双边动态活动中,通过“××同学,你怎么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实现对有价值的疑问的解读。
  三、想象,是思维灵动的飞跃
  想象,是思维灵动的翅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仅仅照词语的字面意思理解语句,就有可能领会不到文本所体现的独特意境。相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想象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跳出文本提出并解答超出文本原意的新问题,就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遇到穷光蛋的于勒时,我适时设问:“假如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情形又将如何?”这就跳出了文本的圈子,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发表自己对人物的再认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维。从交流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围绕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进行想象。这是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要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唯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提升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善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有价值地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必然会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必将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参考文献:
  [1]刘丽丽.一线维系,盘活思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4).
  [2]王唐平.让思维的灵光照亮课堂内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4).
其他文献
胆汁酸及其受体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发现胆汁酸通过作用其受体FXRα和TGR5发挥调节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及能量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
成安县西霍村科技示范户李金爱,1995年试种马铃薯棉花双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1.8亩·亩收马铃薯1100公斤,棉花270多公斤,效益1600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是:一、选择优种马铃薯选用高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种由反转录病毒科中统称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病型的肿瘤性疾病,给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
生活需要幽默,教学也需要幽默。幽默是语文教师须臾难离的法宝。它既可以让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展示语文教师风趣智慧的一面。它就像开胃的作料,有它课堂语言有滋有味,没它就会平淡枯燥,如同吃白米饭,但我们不能以作料代为主食。  教学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学养与机智。教师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语文教材
“五严”的提出,改善了学生学习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不减效,在“五严”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追求“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呢?一句话:精讲博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紧扣“精”字。  一、内容要精  所谓精讲的内容,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实际,选取侧重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反复揣度,仔细研读。精讲的内容一般体现在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及他们对学习的疑点上。教师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法,分析了威布尔分布中各参数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确定参数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为最小”准则,同时,介绍了参数择优方法。 In this paper, we
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及潜在价值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为教育倾尽毕生精力,但它全部理论的基石无非就是一个朴素而富有人情味的愿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摘 要: 目前语文教学主要采用互动模式,教师在其中虽然是阅读主体,但是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要尊重学生在阅读当中的主体地位,对文本的阅读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本文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绽放个性之花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互动 个性化  引言  阅读应该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不应该让老师替他们阅读。语文阅读的教学,根本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及情感上
我院于1982年研制了XAZ40—810/30型自动厢式压滤机,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XM AGZ(20~60)/800型隔膜自动厢式压滤机和XM A(20~60)/800型厢式压滤机。现将它们的设计特点和应用情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指由致病菌引起的子宫内膜层发生的炎症。由于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且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易被忽视,导致患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受孕率低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