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开展途径分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学前阶段是培养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思想品德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但就从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不难看出依旧存在部分误区,许多教师仅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却对德育教育有所忽视,这并不利于幼儿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将重点分析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培养,旨在不断促进和帮助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育;开展途径;发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于任何事务都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在思想上正处于启蒙阶段,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却缺少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更需要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引导,帮助他们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而培养成有文化、有道德以及有纪律的人才。
  1 幼儿学前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成年阶段的人格在逐渐的成形和健全,近几年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同时对于教育者来讲也应当进行反思。正是由于人格的不健全,从而使青少年的道德失衡,缺少对他们的正确引导,所以,在学前阶段教师们不能仅注重对幼儿知识和考试成绩的培养,同时也应当注重对他们道德的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幼儿阶段心里情况的变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塑造相对健全的人格。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注重道德礼义廉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德育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受到了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只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计划,才能够更多的为我国培养出所需求的人才。作为人生的重要启蒙阶段,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道德素质以及良好人格的重要时期,但就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中不难看出,由于我国大部分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对幼儿的道德素养以及人格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最为常见的情况便是父母对于幼儿过分的溺爱,使其从小便养成了孤僻、傲娇、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意识,这将严重的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和成长。
  学前幼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基于对学前年龄段儿童的行为习惯和特点等进行分析,再制定出一套能够符合学前幼儿的德育教育方式以及计划,不断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以及习惯等。除上述之外,针对于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极有可能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尽可能的为他们营造出良好的成长氛围以及生活环境,由此来帮助幼儿的全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不难看出,德育教育在幼儿学前阶段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培养势在必行。
  2 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越来越重视对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的人才。就从目前的情况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在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还有待加强,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教师大部分都是采用的传统教育方式,课堂中多数是采用口述的方式,从而使幼儿感觉枯燥、乏味。其次,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幼儿德育教育相关知识的培养,导致了幼儿也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再者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心智以及理解能力都处于正在发展阶段,传统的教育方式较为死板导致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最终导致了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最后是由于家长因素,现如今我国很多家长仅注重幼儿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培养,过于注重文化知识水平,而对德育教育有所忽视,导致了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够。
  3 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开展措施
  3.1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日常生活中
  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以及家长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以自身为榜样,将德育渗透进日常的生活中,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幼儿造成影响,这样能够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德育。例如在每次上学以及放学过程中,在幼儿进园和离园的时候主动向幼儿问好,教会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期间也要尊重幼儿的内心想法。而在家中家长也应当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告知幼儿垃圾不能随处丢、用过后的东西要还原等。
  3.2提升教师德育教学的理念
  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并没有受到良好的重视,通常都是应付了事或寥寥数语带过,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幼儿也没有学到实质的东西。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变,重视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感知这个社会,而不是仅局限于理论层面。除上述之外,学校方面也必须要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3.3 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会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品德,学校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针对于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能够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给予彼此更多的关爱,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引导幼儿懂得感恩,从根本上树立起道德标准。当大部分幼儿都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德育后,就能够带动更多的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3.4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家庭中
  家长才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德育教育培养方面家长同样有重要责任。学前教育德育教育应当是学校和幼儿园联合培养,同时家长们也应当明白,在幼儿的教育方面也应当多一些引导和教育,少一些娇惯和溺爱。幼儿园可以适当的开展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通过这种幼儿园和家庭的联动,使幼儿能够学会感恩,除上述之外,家长也应当教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家庭延伸至学校。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可以成为幼儿德育教育的节日,让幼儿对家中的老人道上一声辛苦了,或采用其他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爱。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步就是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德育教育,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要引起重视,这是人生启蒙的第一阶段,也是奠定成为优秀人才的关键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必须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找出幼儿的发光点和优点,与家长一同培养幼儿,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昱.學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9,(28):175.
  [2]杨铭.浅谈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存阅刊,2019,(20):105.
  [3]宿丽娟.创建德育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学周刊,2019(2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达不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知识多数教师可能会选择一代而过,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接受,并成为现今课堂的一个主流教学方式。本文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做出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
期刊
摘 要:要让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丰富,教师要灵活动脑、善于用脑,针对农村孩子的情况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当前个别地方的学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抑制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不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小学作文教学应以《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而且深远影响着教育的理念和生态,给当今课堂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丰富的选择,本文基于依托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式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式  引言  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通过比以往更丰富的形式建立认知,把学习要
期刊
摘 要:当今新课改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成熟,带给英语课堂教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广泛的教育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语境、制作微课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造就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等,信息技术给当代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所以将这一技术
期刊
摘 要:伴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农村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也成为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而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奠定进行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调动进行写作的兴趣等,逐步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问题;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写作水平要达到拥有写作意识,主动性丰
期刊
摘 要: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的单项运动,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但是足球因其竞技对抗性,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许多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因此,本文将浅议小学足球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以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足球训练;运动损伤;防护  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也日益注重校园足球的发展。足球本身是一项竞技运动,运动强度大,小学生自身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国家线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教学情况,由于农村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教师教学工作负担重,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寻找有利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初中历史课堂沉闷乏味,老师应该积极寻找方法改变这种现状,本文主要是先分析农村历史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教学方法  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较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为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作家以儿童为主体的、顺应儿童思维模式的、为儿童所写的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又探究了现阶段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最后详细研究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应用,希望能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工
期刊
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以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儿园阶段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启蒙阶段,更应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舞蹈是幼儿提倡园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舞蹈具有多样性,且生动、活泼,是孩子人非常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编排出符合幼童的舞蹈,使幼童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有所提升。本文将阐述幼儿园舞蹈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