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具体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阶段的孩子爱想、爱动、爱玩、活泼,他们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温馨学习乐园的提供。教育改革下幼儿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提升,对幼儿教育的认知、理解也更加趋于深入,特别是要求对传统的、单一化、模式化、固定化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调整和转变,将游戏化教学思维理念充分引入和应用其中,使之同幼儿的天性相吻合、相适应,为幼儿发展与成长打开大门、提供平台,让幼儿学习更加精准、科学、有效。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具体实施路径
  一、以游戏化学习环境为基础,注重多元发展空间的建构
  幼儿阶段的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前提和基础就是幼儿园要建设好科学、有效的环境,重点是游戏化课程的材料准备与投用、空间利用与整合、场所的设置与规划,并及时地结合教学需要进行调度和调整,强化硬件环境的建设,为课程实施奠定检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之中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爱好、兴趣、热情、需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统计,对不同性格的幼儿喜闻乐见和乐于接受的游戏性质和类型进行把握,对课程游戏环境建设基于幼儿的心理影响进行认识。在这样的数据把握基础上,教师要强化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的最大化满足,以教育目标为引领进行游戏场所和环境的建设,将丰富的、充分的游戏活动材料的准备。同时,游戏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指标和接受理解能力进行观察、把控、跟踪、了解,帮助和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化课程成功体验、快乐学习、感受乐趣,对教师的关爱与爱护进行感受,全面助力幼儿智力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以家园和社区互动为依托,注重幼儿人际关系的搭建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辅之以必要的、有序、热闹的幼儿园氛围,就能够进行“群体社会乐园”的打造,在乐园之中借助游戏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教育课程的开展,以此强化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带动幼儿体能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幼儿未来更好、更快地进行集体生活环境的融入,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注重进行良好、健康、和谐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在互动之中将可靠、安全的成长环境创设和提供给幼儿,强化幼儿周围环境信任感以及心理安全感的获得。比如,学校可以经常性地进行亲子类、师生互动类活动节目的组织和设计,比如在教师节和母亲节期间,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之中同幼儿共同进行手工艺术品的制作,可以是各种简单的折纸、浪漫温馨的康乃馨纸花等,教师可以让幼儿当面送给老师和妈妈,并进行感恩话语的表达,将自身的真实性体会表现出来,强化幼儿表现力和礼仪修养的培养,助力和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建构。活动过程之中,无论是教师同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是幼儿家长相互之间的交际与探讨,抑或是幼儿相互之间的快乐交谈,都能够将心灵的熏陶和精神的陶冶带给幼儿。家长可以同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教育感受的交流更好地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了解,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三、以教师多方面支持为载体,注重游戏人本主义的体现
  传统幼儿园之中幼儿多扮演着听话、乖巧的角色,教师则是少言、要求严厉。角色关系之中幼儿对于教师的心理恐惧之情相对较多,而对于教师的爱戴和支持较少,他们与教师之间有着很强的距离感。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幼儿同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充分的互动,或者存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師干预过多的问题,未能将充分的空间留给幼儿,游戏课程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多进行观察,运用笔、照相机、摄像机等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记录,强化游戏材料的投放与调整,强化游戏活动中幼儿参与兴趣和热情的激发。在充分的游戏互动之中幼儿才能够实现心扉的敞开,情感交流才能更深入,团队协作意识才能够得到激发。此时再进行教学内容的融入,才能够实现幼儿学习质效、接受能力的提升。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趣味性抢板凳游戏的开展,以此强化幼儿学习热情调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参与,按照小板凳不同的大小和色彩,将其排列成适宜的圆圈,构建良好空间、发挥引领作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按照板凳顺序坐成一个圈,每一轮游戏结束之后板凳相应地减少1-2个,借助这样的淘汰和金正的方式强化幼儿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合作意识和反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游戏完成之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指导,让幼儿相互之间拥抱、握手、夸奖,助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语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课程游戏化实施有着重要功能和价值。课程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聚焦“科学、精准、优化”的理念和原则,强化课程游戏化教学合理性、有效性的提升。实际教学中要坚持以游戏化学习环境为基础,注重多元发展空间的建构;以家园和社区互动为依托,注重幼儿人际关系的搭建;以教师多方面支持为载体,注重游戏人本主义的体现,从而全面助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途径探析[J].成长之路,2018(26).
  [2]姚金辰.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探究[J].成长,2020(8).
  [3]金文燕.创造情境 引入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名师在线,2019(28).
  [4]高晓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J].教育革新,2020(7).
  十堰市竹山县大庙乡中心幼儿园 陈梅香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构成包括了阅读和写作。閱读是帮助学生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收集信息、理解和处理信息、内心感知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一个过程。而写作则是让学生学会向外部世界表达情感、思绪、想法,健康的和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和方法。二者都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应用技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读写融合;津梁  引言:新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的概念和定位作出了明确的阐述,语文教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如何对游戏教学进行高效应用,则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要性;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中,游戏教学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所谓游戏教学,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
摘要:长久以来,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现象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新课改实施后,提倡为小学生减负增效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明显。近来,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广大教师正致力于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切实地为学生减负增效、如何通过高效的教学模式和课后服务模式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减负增效;小学语文教学  一、前言  2021年8月30号,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
摘要:兴趣是探索知识、钻研文化、动手实践的重要动力开源。兴趣生成,学习才会变得主动,学生才会变得轻松、愉快。新时代的教育界大力倡导开展“愉快教学”模式,真正将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愉快教学”开展的基础前提。但是,兴趣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是需要后天培养与激活的,教师要尽全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积极的学习、创造的学,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
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是一种自愿、快樂主动的自由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游戏方式,快乐游戏、健康成长,这是幼儿园课程首倡的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 游戏化课程  引言  一、游戏与课程  (一)游戏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一种天性,然而幼儿游戏也可以是一种自由、自主、自愿、快乐的一
摘要: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由各种阅读微技能构成。信息技术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但多数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还只是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学习兴趣  前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所有英语教师都在关心的问题
摘要:生物本身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高中阶段的生物来说,同样也设计了大量的实验课程内容,所以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课改之后,高中生物课程设计当中,不仅增加了更多的学生分组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还增加了大量的科学探究史,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积极的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教
摘要:本文从农村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提高农村小学低年段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再通过课后保证朗读时间,培养良好习惯;在朗读时要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还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恰当的评价,适时鼓励学生。  关键词:农村 低年段语文 朗读 有效性  一 农村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摘要:教师教授数学知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化为己有并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去探究和分析知识,能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自主思考,以此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是在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在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也随之不断进行。同时,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让学生能力的培养愈发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大重点。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逻辑思维培养上的不足,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路径,希望为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质量;培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