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按常规思维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但有的事情和问题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做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如将相和“完璧归赵”这一故事,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的是保护好和氏璧,但他见秦王无诚意换璧时,却以“举璧撞柱”逼迫秦王举行典礼,赢得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由此可见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的绝顶聪明就在于从反面设想,使水离人,砸缸放水,救了落水的小孩。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通过课内的启发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求异,用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或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鼓励发散,促进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怀丙和尚更好的打捞铁牛的办法;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想出种种不同的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三、启发想象,促进创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渗透在小学学习的各个方面,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小学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想象思维材料,在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增扩续补想象。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教学完古诗《暮江吟》后让学生进行扩充想象,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想象,续写想象作文。如教完《粜米》、《凡卡》、《穷人》等文后,以《粜米之后》、《凡卡寄信之后》、《收养孩子之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作文。许多课文中有“空白”之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补充。
  2.画图想象。要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用图画画出来。这一画图的过程既是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的过程,又是培养想象的过程。如《黄山奇石》一文,对奇石“金鸡叫天都”作了生动的描绘,但文中没有插图。为使学生读懂这段文字,并受到美的感染,让学生按课文描绘,用画表现出来。“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子弹琴”这三块奇石仅说了名称,没有作任何描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可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并将其画下来。
  
  四、大胆质疑,促进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教师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则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主动探索,激活创新思维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中处处有疑。在课始可引导进行预习后的质疑;如教学《穷人》时,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激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五、教给学法,促进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阅读方法的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方法、段意的概括方法、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写作特点的方法、朗读方法、默读方法和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从整体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有机渗透,适时点拨。比如教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可采用两种学习方法:(1)认真仔细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再把各段大意有机合并,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2)抓“四要素”句子(就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俱全的句子。例如《登山》一课,(1)先看题目,“登山”是“四要素”中的一要素——事情;(2)通过阅读,找到人物——列宁和巴果茨基,地点是普罗宁,时间是一天早晨;(3)根据故事情节,归纳一段“四要素”俱全的话。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又促进了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科学探究学习 实践 问题策略 反思    科学探究是探究性学习在科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最高要求是类创造的问题解决。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的实际,寻找到探究的切入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造出特定的实验条件和类似科学实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问题为载体,手脑并用地主
风投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热衷轻资产模式,他们更喜欢轻重结合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既善于用轻资产模式迅速扩张,又可用重资产建立垄断门槛。资本可以瞬间捧热一个行业,资
颗粒型甲烷单加氧酶(Particulate methane monooxygenase,PMMO)是一个与细胞膜结合的金属酶,能将烷烃生物催化为醇.研究PMMO与烷烃的结合模式及催化机制将有利于设计合成一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于1987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的呼吸道疾病。病原PRRS
摘 要: 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美术教学要围绕使学生道德情感完善、个性特长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这个目标,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立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高中美术 教学质量 基本策略    高中美术教师要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即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和学好美术的能力,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美术课
采用罐笼提升的地下开采矿山,对罐笼阻车器的技术要求是:结构简单、安全、耐用、操作方便、可靠度和灵敏度高。我矿杉木硐坑口单层单车罐笼提升,在多年的提升操作过程中,感
摘 要: 根据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意外不断生成的特点,本文认为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敏锐地发现意外、充分地抓住时机,及时地调整目标,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手段,巧妙地引导学生收获喜悦、收获知识,让课堂因意外更加充满智慧、更加精彩。  关键词: 课堂教学意外 类型 处理现状 处理对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素质、情感特征、认识水平等诸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主动并且积极地去做.目前很多中学生热爱网络,少数人甚至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当然是一种需要扭转的画面.但是反过来,教育工
根据Genbank发表的布鲁氏菌bp26基因和OMP10基因分别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提取11株实验室分离的呼和浩特地区布鲁氏菌和两株参考布鲁氏菌的总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
摘 要: 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与学的活动程序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本文作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关键词: 紧扣课题 激发求知欲 创设实验情境 分层教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