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出山水“富”村民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长城景点又有客人上去了,值班人员,千万保护游客安全……”见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人大代表、梦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兴贵时,他的电话正处在“热线”状态。一个置身于大山深处的村书记,怎么就和旅游这个“时兴”的名字挂上钩了呢?
  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梦泉村,三面环山,山间分布着原始林带,杏、枣、桃、梨等十几种果木漫山遍布。流传着的“孙膑梦泉”、“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保存着的齐长城遗址、千年石门、古水窖、独山寨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让梦泉村的景致如诗如画。然而,祖祖辈辈的梦泉人守着这些财富,却过着贫困的日子,依靠山果、玉米、地瓜等勉强糊口。
  1995年,为摆脱贫困,梦泉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到了有经济头脑的村民李兴贵身上。当时做农产品购销经营、收入颇丰的李兴贵,硬是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挑起了这副重担,李兴贵连续几年在梦泉山上“转悠”,苦苦寻求适合梦泉发展的好路子。到了2003年,已经把梦泉的山山水水印在脑子里的李兴贵终于来了灵感:把梦泉的青山绿水“租”出去,让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梦泉村,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旅游事业,村民在受益的同时,还保留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山山水水。几经周折,他们终于与淄博环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整体租赁的形式将青山绿水租给该公司,该公司投资1400万元进行开发性经营。在把村民地里的树木按产量作价后,他又立即带领村民们投入景区开发,在山上修起了盘山路,盖起了小洋房,建成了梦泉生态旅游区。
  而如今,被誉为“世外桃源”的梦泉生态旅游区,每年吸引着20万游客。梦泉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1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元。
其他文献
南京科技职院出台“杰出人才培养实施办法”,杰出人才培养对象为大一、大二在校学生,培养期限为一至两年。由院(系)确定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两人,学生学习注重培养在学业、科研、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期间,学校为入选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学生和导师的选拔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农广校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中,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当地农民的赞誉和地方政府的认可。  培养模式四项创新  创新培训内容。以符合农民需求和生产需要为原则,在征求往期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学员意见和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保留对农民学员经营管理影响较大的创业技能、经营管理等内容,加大专业技能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  2012年第49周(2012年12月3日—2012年12月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90.36(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3.16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8.81(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3.75个点。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60个品种上周交易总量为57.19万吨,比前一周增加0.4%。  (一)牛羊肉和鸡蛋价格持续上涨。猪肉
河北省巨鹿县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自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县以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认定425人。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这个问题,巨鹿农广校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款集手机在线移动学习平台、手机媒体资源信息查询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手机报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民手机学习终端,建立了以巨鹿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和手机终端跟踪服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作为农广校教师,王艳鹏一直有个信念:“要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负责的教师”,带着这样的信念,循着前人的足迹,王艳鹏传播着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艳鹏毕业于
一、背景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辖境的北端。东接铜川耀州区,北依甘肃正宁,南靠淳化县,西临彬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辖9个镇、1个街道办,187个行政村。总人口2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万人;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万亩。旬邑农作物主要以种植苹果、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又鼓励群众发展种植西甜瓜、油菜、花椒、中药材、马铃薯、小日月杂粮等特色农业
眼下,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未来“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严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全面提高务农农民的素质。  近日,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简称《方案》),提出50岁以下、初中学历的农民均可报名参加职业教育并获国家认可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此举可谓我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送教下乡涉农中专是在基层产业大村实施的校外全日制学历教育,与校内班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承担送教下乡涉农中专教育的各级农广校,要把握送教下乡涉农中专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提高教学效果。  一、送教下乡涉农中专的特性  (一)教学地点特性  送教下乡涉农中专,顾名思义,是学校把优质教育资源直接送到乡村,送到农民的家门口,送到田间地头,教学的地点是在基层,这一特点是校内外全日制班的一个重要差异。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播出。  时段一,首播:周一至周五14∶43-15∶13 重播:周一至周六00∶12-00∶42  时段二,首播:周一至周五、周日19∶00-19∶30 重播:周二至周日6∶05-6∶35  节目介绍全文可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www.ngx.net.cn阅看。  节目视频可在央视网www.cctv.com观看。  栏目名称: 《农广天地》  栏目宗旨: 传播农业科技经营知识,大
专家简介:王思萍,潍坊职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潍坊市农学会土肥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长期在土壤管理、植物营养、科学施肥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从事土壤修复、保护地土壤盐渍化防治、土壤酸化防控、蔬菜水溶肥配方研制等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土壤肥力相关科研项目8个,编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农业技术书籍11本,发表《大棚栽培对土壤盐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