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战栗的感动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历来有尊崇读书的传统。抛却其中“书中自有颜如玉”式的功利,更多的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式的豁达以及“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式的潇洒。
  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另一方面,是学什么和怎么学。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习惯了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去分解作品,习惯了替作者去想他本人都没有想过的深意,也习惯了只记住古诗的某一句,因为这是高考的题型。
  然而,我们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欣赏。欣赏作品的意韵,唐诗的壮美恢宏,宋词的风流蕴藉,骈文的富丽堂皇和散文的潇洒倜傥;体会文学之美,给我们带来的令人战栗的感动。这种战栗般的感动应该无处不在,“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婉约,“日出扶桑一丈高”的豪迈,“断肠人在天涯”的落寞以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放不羁。
  给语文教学以美,给孩子以感动。
其他文献
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一种为了实现自我所作出的自我蓄积。  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略显沉重,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风雨,才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才有了达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才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对灵魂的提升,对道德的修炼,对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  承受是
期刊
随着MOOC(大规模开放教学课程)应用的兴起,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积极筹建,并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1]。充分考虑学生为主体应用对象,多模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保障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饮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少齿数齿轮啮合传动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装配和运动仿真。借助ANSYS软件的模态分析功能,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计算模型,结合齿轮啮合的受力情况建立边界条件并加
近年来,随着食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食品商贩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收益,不重视食品安全,随意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较大危害,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