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能引玉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师工作的这短短几年里,教学经验已经积累了一些,但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以及不同的教材,我发现,虽然很认真地备好了课,设计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的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近段时间读了《小学说理文如何教》以后,回想我初次教说理文的情境,还真是有不少的“共鸣”。这“共鸣”不仅在于我深深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还在于作者说的教师在教说理文时存在的误区。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名词——“文体意识”。我很认真地去查看了它的意思:文体意识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初次正式地接触说理文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文体意识对他们以后说明文、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很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生以后学习这类文体的基础,更是一种“高度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的体现。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初次教说理文时的一些感受和感悟。
  第一次执教的说理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开头提出观点,结尾总结引申,中间讲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小故事。本来我想,这么简单明了的故事、这么浅显生动的道理,对学生来说,实在是简单易懂,于是我把讲课的重点放在了对说理文文体概念、说理方法及文章结构的剖析上。讲完基本的字词后,我便把相关的理论慢慢讲解给学生听。怕学生不明白,还重复了一遍。可我发现学生似乎对我讲的内容似懂非懂。我又结合课文中的例子,教他们什么叫“举例子”,什么叫“下定义”,一节课下来,我累,学生的反应也不好。我心里有点着急,可一下子又不知道应该调整什么地方。我把困惑说给同级组的一位前辈教师听,她耐心地给我讲了一些她上这类课的经验,最后她说:“上这类课,你一定要注意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讲、去辩、去问、去发现,比你自己讲的效果要好得多。”我听了,细细思索,重新调整思路,在我带的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
  首先,我改变了一上课就讲“理论”的做法。这节课,我让学生预先收集关于勤奋的名言和故事。课前,把学生抄写在我发的纸条上的字美句精的名言做了展示。课堂预热做好了。然后我问了这堂课的第一个问题:“课文中有这样的名言吗?”学生立刻找出了本文的中心句。朗读以后,我指导学生将这个句子在问句可肯定句中转换,接着我问了第二个问题:“课文用了几个例子来说勤奋呢?”学生或读或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文中的两个例子(教师相应板书相关内容)。“那谁能说说第一段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在故事中指的是什么?”我问出了第三个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他们自己派出的代表回答。紧接着,我问:“那今天你从书本中收获了什么道理?”学生各抒己见,答案精彩。这时,我让学生再次精读课文中心句。最后,我让大家分享了自己收集的关于勤奋的故事。学生说完了,我又让他们朗读课文的中心句。三次首尾相顾,三次发散与回收,我用了四个大问题,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期间,有些学生很细心,提出了关于“警枕”这种细小的问题。
  这节课虽然设计上还是生涩,但是我却有了不小的成就感:(1)我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全超乎我的想象,让我放心。(2)我发现我在几乎没涉及“理论的情况下”轻轻松松地就通过板书让孩子们明白了在第一次教学中我讲解费劲的“理论”。(3)我发现这堂课居然没有出现另一个那样的“冷场”现象。
  课后的反思,我总结出了八个字——抛砖引玉、水到渠成。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重新提出了“生本”概念。而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并为学生提供“支架”与“平台”。我想,通过这节课,便是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填鸭式学习,让学生被动,甚至产生依赖,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不仅教师的“累”变成了“咸吃萝卜淡操心”,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做一名会“抛砖”,且善“抛砖”的人。
其他文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历来有多种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已有知识的老化越来越快,一个人一生中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能“受用终生”。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注重掌握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少有识之士强调,21世纪真正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不会自学的“学盲”。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就非常必要,教师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实践中自己获得历史知识,增长才干,真正实现学
摘 要:诵读是诗歌学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下语文课堂中的诗歌教学,在高考功利现实的影响下,或肢解诗歌,以技巧分析、答题模式讲解取代学生的自我领悟,或直奔背诵,以记忆代替审美和再创造,等等。试图阐述当下诗歌教学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雨霖铃》为例谈诗歌教学课堂中如何贯彻诵读教学。  关键词:诗歌;诵读;构建;诵读型课堂  一、诵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诗歌历史源远流长。诗歌
那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看完学校组织的表演活动,便兴致勃勃地回到家。一进门,父亲便催促我吃午饭,好让母亲带我去照相馆照一张照片。也就是这张照片,定格了我最后一个儿童节时稚嫩的面孔。  如今,拿起照片端详,我感觉,似乎也就是从那时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时光,便一去不复返。但每当回想起童年,都觉得,以大院为圆心、以两公里为半径的活动范围,何尝没有留下我们小小的脚印呢?那里有我们童年的许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细心是必要条件,担任女生较多的文科班班主任更要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通过对学生细微生活的关注,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使班主任的工作质量与日俱增。  关键词:班主任;细心;文科班  古人云:“业师易得,人师难求。”细细思量,确实如此。担任文科班班主任,我深刻体会到“人师难求”的含义,也体会到“人师难为”的
专题复习,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整合,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归纳、内化这些知识,提高复习效率,这是专题复习课面临的难题。专题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炼、拔高,正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专题复习阶段,师生不应简单重复基础知识点,而是重在探究知识点的关联、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式才能在这个阶段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复习效率的最大化呢?笔者在初三专题复习课上采用了“讲练结合—合作探究—命制试题
课堂教学中的三种结构形态均有各自的规律(即知识序、思维序、教学序),要做到“三序合一”,把三种结构整合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关键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因为教学结构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决定着三种结构的协调程度。我们认为,要设计和实施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  在新课标教材内容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  知状况,特别要注意研究原有认知结构中
我一直觉得爸爸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然而,前几天发生的那件事,却让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其实爸爸也有他的可爱之处。  话说几天前,我们一家三口难得坐在一起,一边享受妈妈准备的可口的晚餐,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天—要知道,爸爸可是很少在家吃饭的。  闲聊中,妈妈说起她买了一只小土鸡,就是不知道放党参、灵芝之类的一起炖好不好吃。我立即提醒妈妈,说只要放香菇就很美味了。正当我们母女俩讨论得热火朝天
摘 要:各学科教学内容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各门学科都能而且必须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由各科教学目标所规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课程从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纬度确定了课程目标,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摘 要】在现行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往往在人文主旨上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读者能鲜明地感受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但阅读教学如果仅停留在“人文教育”的层面,就等同于“思想品德课”,无法发挥教材的“语文价值”,不利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而言,可以大胆地跳出“人文”的圈子,从全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学情,提炼出文本的“必修点”,设计适切的言语实践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全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