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使课堂更加精彩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情况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金山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
  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
  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又如在学习了“折扣”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78人,在参加植树劳动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8.8折优惠。问怎样购买才能既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我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
  (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
  (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二、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一次数学测验,某班的得分情况如下:100分的5人;90~99分的15人,80~89分的15人,70~79分的2人;60~69分的2人,60分以下的1人。
  全班平均分数为92伊始。根据以上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百分数的问题并列出相关的算式?”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纷纷回答:
  (1)满分的人数是优秀人数的百分之几?
  (2)优秀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3)及格率是多少?
  (4) 满分的人比90~99分的人少百分之几?
  (5)90~99分的人从满分的人多百分之几?……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又如,在进行六年级数学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现在通讯公司推出几项优惠方式,让大家选用。
  (1)按照通常的话费标准计算,总话费给予优惠20%。
  (2)基本月租费36元,打出每分钟0.30元,接听每分钟0.06元。
  (3)免收基本月租费,打出和接听每分钟都是0.45元。
  如果李叔叔的手机每月接听和打出电话各在100分钟左右,请你为李叔叔选择一项最省钱的优惠方式。请你展示出必要的计算。”
  学生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有关手机计费的习题,感到十分好奇,因此,均能进行认真的思考,经过合作讨论,最后求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较为合理地使用手机,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三、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层次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
  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一种牛奶盒长5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厂方准备一箱装24盒,如果你是厂方的设计人员,请你结合厂家利益考虑外包装的长、宽、高各应该是多少?”学生都很兴奋,先是讨论,然后计算。
  通过各种意见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使用材料少,就节省成本,厂家利润就增加。从而进一步熟练了表面积的计算,并使学生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又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为了节约用水,某市规定:凡每月用户用水量不超过20吨的,每吨水收费1.8元,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增收50%。
  小明家十月分交纳水费46.8元,小明家十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见了这题目,纷纷陷入了沉思,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求出了这题的正确答案。通过这题的练习,既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又使学生解应用题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分析推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一定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让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使得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河北省大名县埝头乡小学)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
期刊
高中阶段,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物理是极其重要而却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如何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这学科达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境界。这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上下一番功夫。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  根据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物理教师应该做到“扎实基本功、精备教案、落实
期刊
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  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
期刊
有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深有体会。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个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地方,在这里祖宗几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只是近两年来随着影视的普及、宽带的蔓延和国家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人们对于读书才有了全新的认识。  基于此种情况,我校学生对于语文,政治,历史这些文字性的课程比较热衷,数理化则是个老大难,特别是我校的物理成绩历年中考都在十名以后,师生都很失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学习并且主动进入教学活动中才能由过去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品质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构建新型课堂结构
期刊
创设问题情景在文科教学中用的较多,在理科教学特别是物理教学中恰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很大。  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是动恼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的心理倾向,有力的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提问,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一、注重设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本文介绍了创设问题、问题情境的要求,问题情境的几种设计方式,重点阐述了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教学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  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的中学生数学基础差,厌烦数学,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这是许多从事农村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普
期刊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认知、消化、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呢?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有效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本上固有教学设计,将教材中知识点逐个分析,通过完整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知识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