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认知、消化、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呢?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有效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本上固有教学设计,将教材中知识点逐个分析,通过完整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度不大。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协作、案例学习、操作体验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和社会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识,最终学会在生活中感悟、体验人生的价值。让学生不仅在课上能有所感悟,更愿意在实际生活中落实这样的一种思想。
  
  一、巧设情境引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具体知识,用以来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学首先要考虑思想品德自身的特点,就是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境,产生对思想品德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例如在《尊敬教师是人类美德》一课中,我就抓住了教材中的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我被老师误会了,或在课堂里与老师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怎么办?”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我先给学生创设了三个情境:
  (1)试卷发下来了,我的分数加错了,不是79分而是89分……
  (2)试卷分析时,发现一道题目批错了,课后给老师看时,老师却说:“是你自己改的吧?”……
  (3)上课时,我发现老师的解题方法好像不是最恰当,我有更好的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品的即兴创作和表演,通过点评让学生接受对老师的尊重不只表现在“老师好”三个字,而是在于理解。
  所以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将一些学生认为已经明白但是并不能完全落实于行动的知识点寻找出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感悟并愿意信服教师,遵从道德。初中的孩子很有表现欲,在课堂上他们常常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编排出一个小品,而且表演的像模像样。
  但是,孩子到底是孩子,如果不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他们往往会将社会中的一些不太好的方面在课堂上呈现,那么影响就不好了。为了让他们的小品能为课堂服务,教师要细致的帮助他们设置几个场景,那么就算他们演的结果正好与你的讲的内容相反,也可以顺势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讨论,最后达成师生共识。
  这应该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方式。学生在老师预设的场景中自如的发挥着自己的表演天赋,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思考,真是何乐而不为!
  
  二、精选案例助理解
  
  思想品德教师一般都会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希望学生在案例中理解知识点,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要使教学带动出学生的积极心态,通过案例的重新排序而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兴趣,是极为有效的方式。
  如在《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一课中,我用漫画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住校女中学生的故事,但是我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直接的将漫画呈现给学生,而是先问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考进了自己梦想中的重点高中,会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尽情的勾画当时的场景。
  然后出示一张漫画:女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把校服摔烂了一个洞,无奈中的她掉下了眼泪。接着再出示一张漫画,寝室里,女中学生坐在床上,对着一堆五颜六色的臭袜子发呆,室友们纷纷捏着鼻子,然后我想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女中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靠近了理想的重点高中,应该是非常的开心的事,但是从她的表情中我们看不见开心的影子,为什么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疑问。
  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一下她在家里的生活场景吗?学生们畅所欲言,异常热烈。最后我再出示两张表现女中学生在家里“小公主”作风的漫画,真相大白,并且告诉学生,女中学生后来因为实在无法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最终只能选择转学,回到家里附近的一所普通中学去读书了。
  激起学生学习一定家务劳动的愿望,再加上随后的现场钉纽扣大赛,对钉得好的同学给于了充分的表扬,使得学生信心倍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之重要性。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利用现成的案例,更要学会再不改变案例本意的情况下,对案例进行合理的组织,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操作体验促行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课程。而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是指师生以课堂为舞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造出让学生有所感受,心灵、情感有所震撼的活动学习情景。
  体验以实践论的思想、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为基本理论,强调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
  总之,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标中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新视野,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积极落实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而努力。
  (河北省迁安市新房子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则从
期刊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
期刊
高中阶段,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物理是极其重要而却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如何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这学科达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境界。这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上下一番功夫。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  根据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物理教师应该做到“扎实基本功、精备教案、落实
期刊
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  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
期刊
有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深有体会。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个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地方,在这里祖宗几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只是近两年来随着影视的普及、宽带的蔓延和国家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人们对于读书才有了全新的认识。  基于此种情况,我校学生对于语文,政治,历史这些文字性的课程比较热衷,数理化则是个老大难,特别是我校的物理成绩历年中考都在十名以后,师生都很失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学习并且主动进入教学活动中才能由过去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品质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构建新型课堂结构
期刊
创设问题情景在文科教学中用的较多,在理科教学特别是物理教学中恰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很大。  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是动恼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的心理倾向,有力的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提问,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一、注重设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本文介绍了创设问题、问题情境的要求,问题情境的几种设计方式,重点阐述了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教学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  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的中学生数学基础差,厌烦数学,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这是许多从事农村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