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潜入心 润物细无声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缺乏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乃至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意识地把感恩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每一个承担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    键   词]  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230-02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故事,就告诉我们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素养。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对父母的养育和照顾觉得心安理得,对他人的付出和关怀无动于衷,更谈不上感恩。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缺乏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情感冷漠、缺失感恩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感恩品质不是先天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感恩教育应该贯穿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一个人是否具备感恩品质,其未来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很关键。马克思曾经这样讲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先天所具有的。”因此,整个社会感恩教育方面的问题导致了目前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一、感恩教育现状
   (一)教育的功利化
   高考是学习的指挥棒,我们重视“成才”胜过“成人”。从小到大,衡量学生的依然是学习成绩。从学校到家庭,从家长到老师,仍然是“唯分数论”。课外的辅导班是“数理化”,兴趣班是“琴棋书画”。我们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远远超过情感培育。所谓“成功”,就是一个好分数,就是考上好的大学。成才和成人本来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但在功利化的教育目的的指挥下,成才和成人产生分裂。
   (二)学校感恩教育侧重理论,在感恩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方面缺乏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在理论方面比较系统,但在落小、落细、落实方面有欠缺。专职辅导员因为工作的琐碎和繁忙,在事务性工作方面占用精力很多,在感恩教育方面常常借助于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听讲座、讨论、观展、演讲等,流于形式,能够入脑入心、真正有力量的感恩教育少之又少。
   (三)家庭感恩教育薄弱
   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家长的工作与生存压力等,都导致父母忽视了家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遑论感恩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父母关心谁家孩子考的是985、211高校还是一本、二本、三本,关心孩子的工作、房子、车子,但父母很少关注自家孩子是否有感恩意识。好的成绩单比孩子给自己做一顿饭有价值,好的大学比孩子病床前的嘘寒问暖有意义,待父母有一天想起来应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可能孩子的性格品性已经定型。
   (四)感恩教育缺乏鲜明的时代特征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依然惯于运用“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孝敬父母;“岳母刺字”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精忠报国。“孔融让梨”讲谦让,“负荆请罪”讲宽容,“出师表”写尽君恩臣子义,这些传统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是我们进行感恩教育的素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年代久远的故事拿来进行感恩教育,说教的成分多,略显苍白;而现在媒体所报道的一些感恩的人和事,也常带有作秀的成分。因此,真正能够让孩子们感动并效仿的“榜样”,需要挖掘。
   二、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是决定它能夠承担感恩教育重任的主要因素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是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高质量人才,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感恩品质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培育学生感恩品质的重要手段。
   (二)语文课文是实施感恩教育的素材
   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内容包罗万象,是中国几千年来文人精心创作的经典作品。它展示高尚的人格、揭示人生哲理、歌颂真善美、弘扬优秀的道德品质,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许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教给我们最起码的人性是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比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母亲对儿女的爱护,亦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思念,这是儿子对母亲的感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面有学生对师长的感恩;巴金的《怀念萧珊》是丈夫对亡妻的情谊和感恩;《一碗清汤荞麦面》告诉我们要感恩那些默默帮助我们的陌生人;《离太阳最近的树》警醒人们要对自然心存敬畏和感恩;《梦和泪》则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恩。丰富的教材内容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感恩教育更加系统,也更加有效。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把感恩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培育学生的感恩品质,是每一个承担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加里宁认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教育者所教的那些数学、物理、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还有教育者的所作所为、教育者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一个有德行的教师,才能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教师要把感恩作为自己必需的修养,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才能培养出具备感恩品质的学生。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
   学生处于心智和情感逐渐发育的过程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质。很难想象,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缺乏情感的教师,能培养出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一个情感丰富的语文教师,也许只是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舒婷的《致橡树》,就能让学生产生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深情描写自己的老师,说她教学生读音的时候是用唱歌的音调,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眼中是慈爱的,也是伟大的。好的老师的言谈举止、工作和生活态度,会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懂得感恩、懂得责任的教师,会是影响学生终身的良师。
   (三)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在字词句的分析中渗透感恩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解读文本、分析文本的功底。细读、精读、品读经典作品,日积月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深情,架起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语文教师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我们分析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红柳生长在非常寒冷、氧气稀薄的高原,那里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但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里,红柳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它的根牢牢地深入土地,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然而红柳却遭受到人类的破坏,红柳被无知的人挖掘以后,那个空洞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这些词汇和语句的描写,激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让大家产生了忧患意识,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字、词、句,从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体验作者的情感。
   (四)教师要充分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课文如何解读它的思想意义、人物的道德品质,需要教师有思想、有文化底蕴、有深厚的情感体验,还有敏锐的感觉和敬业精神。比如我在讲解《史记》中的篇目时,一定会着重讲解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体现的不仅仅是坚强和责任,他是遵循父亲遗愿完成的《史记》,写就《史记》,也是他对父亲养育之恩的报答。读李密的《陈情表》,我们会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感动。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感恩品质,教师适当运用这些材料去引导学生,会让学生内心真正受到触动。
   (五)教师要重视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常常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育。指导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内化于心,这是培养学生感恩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布置作文《我的母亲》,先让学生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体悟,然后再表达出来。整个写作过程,就是训练自己具有感恩意识的过程。完成一篇好的作文,会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养成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每个环节的引导。观察要有顺序,要用心地去观察,要多角度去观察。写作的时候要多思考,写文章要有逻辑性,要挖掘人物的闪光点。学生如果能写好作文,内心一定会有情感震撼,假以时日,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六)教師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不能纸上谈兵,需要精心策划方案设计活动环节,需要有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实施过程,需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师要特别注意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实的体验,这样感恩教育才能真正从课堂走到课下、从课本走向生活。教师要创设活动,让学生首先知道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师长教导之恩、感恩同学相助之恩,然后再懂得感恩那些为我们保驾护航的普通人,感恩生命中所遇到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每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语文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将会对学生感恩品质的培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感恩品质是许多优秀品质的基点,感恩的孩子才具备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感恩的孩子,才会懂得尊重、仁义、真诚、宽容、友好;一个感恩的孩子,才会拥有职场需要的诚实、负责、严谨、勤奋、奉献等品质;一个感恩的孩子,才会爱家、爱国、爱集体、爱人民,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某种意义上,培养出感恩的孩子,高校才真正做到了“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张艳英.推进师范类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语文学刊,2015(15):138-139.
   [2]马小强.谈谈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52-53.
   [3]魏雪.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76-78.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力学与结构课程现状,提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直播前、直播中、直播后三个环节,在高职院校开展实践研究。期末分析学生的教学问卷及总评成绩,结果显示,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以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优化全过程评价,为今后线上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 键
期刊
[摘 要] 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开始,延伸到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最后阐述如何在幼师岗位上提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职业岗位。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 要] 职业院校模具专业教学过程的知识更新速度和教学手段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对岗位需求变化速度,专业建设与现代快速发展的模具产业存在很大差距,职业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势必将对旧的模式进行优化变革。要求课程体系与模具行业发展需求有机对接,制订新形势下适应模具快速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多课程融合交叉模块式教学,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整合、重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技
期刊
[摘 要] 应急安全类专业“一化二融三改四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研究,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解决应急安全人才短缺,为了凸显我院办学特色。通过“一化”即“准军事化”管理,“二融”即内外融合、上下融合,“三改”即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改革,四保即机制保障、组织保障、科研保障、条件保障,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产教融合和师资队伍建设。  [关 键
期刊
[摘 要] 探索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智慧思想,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志品质、体魄强健,有正确价值观、胸怀天下、心存仁义的大德大爱大情怀的全人为本课程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深刻体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真实内涵,取得较好效果。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72-02   一、产学合作研究概述   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开办了船舶与建筑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是为产学合作先例。随着产学合作形式的发展完善,学者从大学与企业合作、产学一体化以及产学合作模式等多角度出
期刊
[摘 要] 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同于过去。工程造价专业的思政教育课程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需要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革新,辅助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传统的思政课程理念与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课程特色,引入新的思政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道德品质素养过硬的合格人才。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对“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进行探究。通过分析现有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X”深度融合的多项改革措施,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团建设尤为重要。以茶艺创业社团发展模式为例,从创新创业融入社团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推动策略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有效地改进社团建设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 键 词] 社团;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期刊
[摘 要] 2020年各地高校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课程改革浪潮中面临学生自主性缺位、有效性欠缺、自律性缺乏、互动性缺失等问题,开展了基于“作品化理念”的网络课程实践探究,将学生的学习内化于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以任务驱动学习发生。以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学情分析、内容与策略、课程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课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论述基于作品化理念的网络课程改革。  [关 键 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