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开始,延伸到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最后阐述如何在幼师岗位上提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职业岗位。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6-0234-03
   常言道“不能光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及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职业生涯教育及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提升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所谓的职业规划就是知己、知彼,确定职业目标、达到职业目标的路径,并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现状及禀性等,知彼就是了解与职业有关的内容,包括就业信息、职业的分类与内容以及职业所需的能力等。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提供职业路径,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实现职业目标。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帮助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二、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现状
   就职业生涯问题对我校2019学前教育4个班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35份,根据问卷可知86.67%的学生立志毕业后要当一名幼儿教师,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87.41%的学生对幼师的工作内容及一天的工作流程了解不多。65.19%的学生对于幼师岗位需要哪些技能不是很清楚。此外,77.04%的學生对于幼儿教师需要哪些计算机技能不是很清楚,并且对三年的在校学习,会学习哪些课程有55.56%的学生不是十分清晰。
   三、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以学前教育班信息技术的教学为例
   首先,让学生明确幼师需要做哪些工作,以及一天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其次,完成这些岗位内容需要哪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本文单指计算机技能);最后,教师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从而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达到幼师岗位的要求。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一)明确幼师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幼师岗位需求渗透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清晰幼教的岗位设定;明确幼师所需的岗位技能,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及时调整自己,有针对性地进行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到有的放矢。
   1.教学情境的创设,融入职业生涯教育
   考虑到幼师的职业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模拟课堂环境,让学生扮演幼教的角色,将计算机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同时,深刻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对其自身职业的深远影响。此外,教师以一名幼师的日常工作为依据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授课中,导入环节教师可创设情境: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数学的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下面请大家使用PowerPoint设计并制作“十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课件需符合幼儿的认知特性。
   2.幼师工作内容转化成教学任务
   以幼师工作、学习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学习目标,科学地设计了多个教学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开放、灵活的教学内容体系。例如,利用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制作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电子小报或者宣传海报等;利用网络搜索、下载幼儿活动所需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
   (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根据问卷可知91.85%的学生很少组织过活动,组织能力较弱,根据《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的相关要求,幼师需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幼儿日常活动和家校联合的亲子活动等。幼师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需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也是幼教事业的内在要求。问卷中82.96%的学生遇到困难会寻求别人的帮助,努力完成,且学生个性开朗、积极向上,是项目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但68.15%的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不会立刻进行反思,进而做出调整,可见学生尚未形成反思习惯,反思能力也一般。
   教师需要创作机会让学生多组织活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小组协作为核心完成教学,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例如,根据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设计一堂主题为“十以内数的认识”的数学课,制作教案详细阐述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实施等,设计并制作“十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十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课件。
   教学任务:(1)利用网络搜索、下载所需的文字、图片等素材;(2)Word制作简易的教案;(3)PowerPoint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方式:小组协作式(组内协作、组间竞争)。
   学生行为:各小组确定学习内容后,协调组员进行任务的安排及分配;上网搜索相关主题的教案及教学课件,借鉴优秀的教案及教学课件;讨论主题为“十以内数的认识”该如何授课,授课的方式及教学过程该如何实施,然后制定教案;组员根据教案的需求搜索、下载素材,最后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行为:巡回指导并协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组员任务的安排与分配;指导各组根据主题搜集资源,并设计制作教案和课件等。
   学生在组织小组成员完成主题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其组织能力;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及配合完成任务,无形中也提高了各自的团队合作能力。如果某个小组想在组间竞争中获胜,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小组任务的合理安排、组员的积极配合,以及组员扎实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等。此外,还需要对教案或课件进行创新,包括教学过程、教案的制作、课件设计与制作、课件的展示等各个环节,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再进行最终的自评,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学生的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习惯也得到了养成。整个过程中,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职业技能——计算机技能
   随着计算机高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单从每个专业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可窥其重要性。但每行每业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又略有不同,如何将计算机技能更好地融入幼师行业,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明确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计算机素养
   首先,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基础知识;其次,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创建、管理文件及文件夹,并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简单设置;再次,能够使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排版以及图文混排的方法;从次,会使用Excel设计各种表格,并可以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最后,具备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数据;会使用常见的聊天软件进行信息交流;能够根据需要使用PowerPoint设计并制作幼师所需的课件等。
   2.教学内容的再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结构,使通用的教学大纲更符合学前教育的需求
   以“第四章 数据处理”的教学为例,本章教学目标有两个:(1)学生能够使用Excel设计各种表格;(2)学生可以利用Excel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实施必须结合学前教育服务的特点和需要,贴近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基本技能。故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化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又有所不同,多个任务组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Excel知识点,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如图2所示。
   3.通过每堂课的自评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调查问卷中仅31.85%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反思;67.41%的学生只是偶尔反思,尚未形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能力也一般。每堂课学生利用自评的方式进行反思。自评一方面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例如“幼儿体检汇总表”的自评表设计如表1。
   四、总结
   职业生涯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毕业后会做一名幼师,并了解一名幼师的日常及工作内容。懂得如何使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技能助力其工作,有目的地学习。学生从“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内力,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让学生更早、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陆霞.幼师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5(9):19-21.
   [2]马晓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涯规划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20(6):30-32.
   [3]陈颖彬.学校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A].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2020.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行现代学徒制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主要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实现需要良好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北滘职校科凡定制班为例,探讨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以及为何在科凡班实行现代学徒制,重点研究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凡班课程体系,以期该研究对此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些启发探索意义。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 物联网专业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要求较高,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能够结合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之符合工作岗位所需。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设计主要围绕工作情景、项目描述和任务分解实现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辅以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评价和考核则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
期刊
[摘 要]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中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工匠精神的提出既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理念,同时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具有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工匠精神教师队伍的支持,这也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探索工匠
期刊
[摘 要] 以MHT为调查工具,对云南丽江某中职学校入学一个月后的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了解目前中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为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中职生的学习、生活幸福感指明方向。  [关 键 词] 中职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
期刊
[摘 要]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从课堂获得的收获。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图片、视频或活动,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或者能深化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得到情感的熏陶等,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的有效运用。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穿插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混合学习是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中职农村医学专业采用混合式学习不仅可以保障学生对病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提升教学质量,在混合学习中加入个性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最终使中职医学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混合学习;个性化教学;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STEAM教育是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当今学前教育界,STEAM教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实践。STEAM教育的问题性、兴趣性、情境性、合作性等特征使这一教育理念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广受青睐。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目标的界定、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顺应了当今社会对于学会学
期刊
[摘 要] 目前,中职学校各级技能大赛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它促进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内涵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对技能大赛的认识上,不少学校还存在一些偏差,比如,直观感受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实验设备投入大、惠及学生少,认为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一定有好的成绩,因此积极性不高。结合参加电子专业各项技能大赛几年来的实践,谈谈参加技能大赛在促进专业建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立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施,充分挖掘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政元素,详细阐述了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课程思政;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
期刊
[摘 要] 针对力学与结构课程现状,提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直播前、直播中、直播后三个环节,在高职院校开展实践研究。期末分析学生的教学问卷及总评成绩,结果显示,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以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优化全过程评价,为今后线上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 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