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伦理·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笔谈)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广大理论工作者认为,这个论断的根本精神在于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就要避免毛泽东同志曾批评过的那种“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的轻浮态度,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研究当代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曾经指出,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词藻胜于内容”,而无产阶级革命则是“内容胜于词藻”。词藻胜于内容的东西决不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历史证明,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任何严肃正确的论断都可能变成空洞无聊的套话,甚至为错误倾向推波助澜。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哲学所马哲史研究室为主的一些年轻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浓厚的理论兴趣,组织了多次讨论。本刊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体会以笔谈的形式发表,希望得到广大理论界同仁的勉励和指导。
其他文献
2000年10月30日至31日,我国大陆、台湾和来自日本、英国、美国、匈牙利、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的60余名学者聚集北京,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这样一次旨在共同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的基本经验,展望它在21世纪发展前景的国际性学术盛会,在我国尚属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教授亲自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发展哲学事业,迎接伟大时代”的重要讲话。
期刊
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讨论,到80年代中后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再到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所谓“人学”热,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在马克思哲学中,并不存在所谓“人学的空场”。
通常人们在“善”的语境中混为一谈的其实是关于“做(成为)人”的形上价值追求与日常生活尤其是利益博弈中循规蹈矩与人为善这样两件事。在我看来,规范伦理学各基本理论主张——道义论、效果论及晚近兴起的德性论(Deontology、Consequentialism、Virtueethics)——间的理论冲突均可由此两方面的缠夹不清获得某种总体性的理解。其意义在于
战国时期的公孙龙的《指物论》,因其高度抽象,两千多年来解读者虽众,总是人言人殊,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难懂的一篇文字。近百年来,由于有了西方哲学包括逻辑学作为比较对象和解剖工具,《指物论》的解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未能完全解开其中的谜团。本文试图在近现代学者解读《指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指物论》的理论来源,对这篇文字作出新的解读。
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概念、判断、推理等,既是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也是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从静态和纯形式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后者则从动态和内容的角度来加以考察。一般地说,这种观点不算错,但太笼统,缺乏仔细的分析。还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辩证逻辑在形式上之所以有别于形式逻辑,就在于它研究的是辩证概
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出版庞元正的《决定论的历史命运——现代科学与辩证决定论的建构》(以下简称“《命运》”)一书。据作者“后记”说,该书是在“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指导下,并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系统科学家、哲学家”共同研读下完成的。其中最具“独创性”的是.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中概括出“可能域”和“概率性”范畴。把它作为逻辑起点.重新建构了辩证决定论的理论体系(以下简称“新决定论”)。该书获得199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三等奖。《命运》获奖自有其标准。这里无意提出异议。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理性主义(又称唯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是推崇人的理性、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宣扬信仰至上的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哲学派别。如果狭义地使用这个名词.它是一个与经验主义相对立的近代哲学认识论的一派,是公元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的产物。(参见陈修斋)可见,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是进步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生产力提高、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下,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系统化和理论化.对认识方法和认识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
所谓“德治,,是以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何以能够成为治理国家的手段呢?一般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前者即观念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组成,后者即政治上层建筑,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政权机构是其核心。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它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自觉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