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生命主张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鲜明特征。坚持立德树人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根本选择,这体现了对教育主体的生命主张。在以人为本、学生中心、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注重基于人性之善,发展人文之德,使受教育者逐步从个体自然人走向成熟的社会人,成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立德树人的基础是要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这是立德树人的生命主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情感,包容学生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是一所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学校,正是因为坚持了立德树人的生命立场,提出了“让生命绽放”的教育主张,构建了基于生命、关注生命、发展生命、绽放生命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体系,形成了生命为本的学校文化,使这所成立不久的新学校成为了百姓满意、社会放心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学校的生命教育实践值得学习与借鉴。
  立德树人要尊重生命,尊重规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立德树人的基础是尊重人的生命性,尊重人的生命成长规律,进而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立德树人。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提出“让生命绽放”的办学理念,就是把尊重学生的生命性作为学校教育的逻辑起点。学校校长和教师一直坚持的教育梦想是“校园是令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最具幸福感、最值得留恋的地方”。他们认为,一个地方能够使人幸福,让人留恋,除了爱,别无他法。所以,学校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让生命绽放”作为办学理念和教育追求。对“生命的挚爱”成为这所学校的灵魂。教师基于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策划着每一次教育活动,关注着每一个生命的悄然成长;教师坚信学生的生命潜力无限,只要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舞台,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提升,生命就会精彩绽放!正是在这样一个有生命关爱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生命得以绽放。他们说:“……感激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学生都可以散发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立德树人要基于生命,发展生命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成就生命,发展生命。这就要求学校充分把握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特征和状态,基于生命成长规律去发展生命。
  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命特性,充分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生命特点,构建激励学生生命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学校建校伊始,校长和教师在研究了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后一致认为,初中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鲜活的生命状态和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提出了“让生命绽放”的育人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意愿和潜力,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方法策略,形成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实现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优化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整体育人、聚焦素养、学生中心、资源整合”的教育原则,构建了“让生命绽放”的课程体系,完成了对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校认为,作为重要育人载体的学校课程,既要合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既要回归生活,又要超越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要兼顾学科体系,又要打破学科中心,学习的方式也要从单项传输为主,转向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意义建构,关注学习情境创设和真实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价值意义。学校课程要在这诸多关系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更具生命活力。基于对生命阶段特征的正确认识,学校把握了初中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构建了一系列符合各阶段生命发展的课程,让课程成为一种校园生活,让校园生活滋养着生命茁壮成长。这样的学校课程充满生命活力,得到了学生的欢迎,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成长经历。正如毕业生刘婉玉写的那样:“玩了三年,我们玩的是三味书屋的人情冷暖,玩的是秦始皇陵的万古千秋,玩的是时代广场的日新月异;学了三年,我们学的是如何爱,如何欣赏,如何珍惜。学术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年岁的增大会不断被代替和更新,只有人格的发展才能穿越时间,作用于我们一生。”
  立德树人要关注生命,关注未来
  关注未来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原则。立德树人不仅要关注当下的育人,更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始终把对学生未来的关注作为生命绽放的终极目标。他们一直在思考:未来是什么样子?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为学生搭建通向未来的桥梁。于是,他们以未来为课程组织中心,构建了系列的具有未来张力的综合课程。比如,学校开展了教育空间3D设计项目学习,这是基于真实学习理念开展的一次学习活动。学生要完成一个真实的教育空间设计,并用3D模型呈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群有梦想的学生,认真投入。在这里,他们没有应试的功利,没有竞争的焦虑,没有只关注暂时分数的浮躁,他们是真正的设计师,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年轻生命的智慧的主宰者,是沉稳思索、综合实践的操作者,是真实的生活场域中活生生的生命体,是面向未来的创造者……他们要对自己所做的设计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面向未来社会的需求,学校课程除了包括学科课程板块,还增加了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板块。学科课程板块以遵循学科逻辑为主,包括人文与社会、自然与科技、艺术审美、身心健康4个课程板块,侧重于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学科课程板块按基础课、拓展课1(限定选修)和拓展课2(任意选修)三个类别来规划,目的是在打牢基础的同时,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板块,包括行走天下课程、校节活动课程、讲堂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四个主要部分,主要目的是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知识的融合与贯通,由分科学习变为跨学科综合学习,由个体为主的学习变为个体与群体并举的学习,由接受式学习变为体验式和参与式学习,凸显学科融合、整体育人,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教育价值追求。学校面向未来的课程构建,培养了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在培养最基本的读写计算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基础上,促进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创新和创造的能力、面对复杂问题的综合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发展。始终关注生命、关注未来成为学校课程最鲜明的特征和最核心的目标。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目标和育人策略。生命是育人之本,只有尊重生命才能培养人才,因此,立德树人要坚守生命主张,尊重生命,让生命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持久绽放!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的教育追求,也应成为我们所有教育人的追求!
其他文献
2020年初的冬天格外寒冷又漫长。2020年2月16日,原本是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学校将迎来暌违一个多月的孩子们,校园里重新回荡着朗朗书声,充盈着欢声笑语。但这样寻常又熟悉的场景却没有变成现实,孩子们没能如约回归校园。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学生们的返校之路,他们暂时不能与老师、同学们相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重新走进教室。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在经历着一场艰难的“
1959年5月4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盛大集会,隆重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当时我所在的空军部队,奉命派出直升机一架,准备在纪念大会上进行飞行表演,已经是空军独立第三团直升机大队中队长的我与战友李国玺、机械师杨建荣等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  这次的飞机表演任务是空军作战部直接向我们下达的,作战部领导指出:“这次有3万多群众参加大会,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也要参加大会。北京市区人口密集,在
在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相互关系上,人们一般只熟悉广大老百姓出于对毛泽东的赞美、爱戴和感激而呼喊的“毛主席万岁”口号,乃至专门有“万岁,毛主席!”的歌曲等。但对毛泽东也曾多次向人民群众高呼“万岁”所知不多。其实,毛泽东除了喊过大家有所知晓的“人民万岁”口号外,还呼喊过“同志们万岁”“工人同志们万岁”“农民同志万岁”“北京被服厂工人万岁”“军乐队万岁”“大家万岁”“女大万岁”等口号。  人民万岁!同志们
金秋10月,被开国大典的礼炮唤醒的古都北京呈现着勃勃生机。阖城内外喜气洋溢,五行八作一片繁忙。  然而,最忙的还是中南海红墙里边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新中国成立甫始,百废待兴;江南各地,拔城夺隘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电报、捷报雪片似的往还……通宵达旦的繁忙中,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脑海里还在酝酿着一个重大决策:建设人民海军。  有中国人民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70万群众参加的盛大集会和游行,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15年来的伟大成就。45年前,我参加了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下面将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的情况,作一简单记述。  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主要包括国庆招待会、天安门观礼、群众游行等几项活动。    (一)国庆招待会  1964年9月30日晚20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
“在他们身边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们吵过一次架。”197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赵炜刚要进客厅,跟总理走了一个碰面,感觉总理好像气呼呼的。见到赵炜,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赵炜,你好好陪陪大姐!”说完进办公室拿起文件就出去开会。赵炜走进客厅,看到大姐站在饭桌旁,扶着凳子,也气呼呼的,她想可能是吵架了,也不好问什么。在赵炜的轻声劝解下,邓颖超才慢慢缓和下来。第二天再看他俩,赵炜没有发现一丝异常。  周恩来与邓颖
中国西北、东北地区与苏联接壤,边界线长达7600公里。两国存在边界问题历史久远,但中苏友好时期边境上一直是安宁的。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日益紧张,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中苏边界纠纷不断。为了缓和边境紧张局势和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1964年2月開始,中苏两国进行了边界谈判。这场谈判谈了断,断了谈,断断续续,先后历经40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谈判。直至2004年,中俄双方才最终解决历史遗留下
感恩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人性,它能唤起人性的良知,让人弃恶从善,唤醒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一个人活得更有人味、更有人的尊严。确实,想想父母因你生病而焦急的神色,想想老师为你成长而疲惫的身影,想想保安叔叔为你平安而顶风冒雪站岗的身姿,想想食堂师傅为你的一日三餐而披星戴月、汗流浃背的身影,想想雨中校园里学长用雨伞撑起的彩色之路,想想生病中同学、伙伴打来的慰问电话……一个具有感恩之心的人能无动于衷?  感恩也是
2014年1月6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逝世42周年纪念日。陈老总是我最敬爱的良师,是他领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直关怀着我的成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虽身处逆境,却仍为我出具证明使我获得解脱。这一切,令我终身难忘。“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在公安部任十二局副局长,因所谓“窃听器事件”和“隐匿刘少奇材料”等“滔天大罪”,被打成“黑帮”。专案组对我进
万里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他领导农村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行。这位改革开放的“高级工程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他主张教育为四化建设服务,鼓励推行教育改革,呼吁加强师范教育,为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重视教育“是一定要后悔的”  文化和教育是“文革”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领域,“两个估计”对教育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