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读课文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一项教学任务。这里,我谈谈自己在自读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还有想告诉同行的“八字箴言”:灵活、落实、牵引、放手。
  【关键词】自读课教学 阅读方式 八字箴言
  语文课中的自读课文,从形式上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课型,它是与教读课、作文课、复习课并列的课型。从目的上看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课”上所学习到的方法。那么,老师怎样做才能使自读课文的教学实践,既不脱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又能使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深化迁移运用呢?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且将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同行交流一下,期望可以得到同仁指点,对我自己有所提升。
  1.提取信息式阅读
  即抓要素把握文章全貌。如事件、人物、观点等。或抓住揭示文章主题的句子或段落。这些都要求学生有速读与精读的能力和在教读文中获得扎实的知识储备。如《马》《土地的誓言》均可采用此方法。
  2.梳理归纳式阅读
  这就要求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了解本单元的目标、重难点以及本单元文章的一般规律。这样通过学习几篇教读文就能梳理归纳出同类文的学习方法。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彩四季”,通过学习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了解了写景抒情文学习方法:一定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景,并在写景中抒发情感。这样来学习《夏感》,相信学生容易体会出文章中的景物特点和感情。
  3.小组竞赛式阅读
  对于一些了解性的自读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或者结合课后练习题来设计问题。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然后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下课决胜负。以此既能达到学习目标,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堂模式。如《奇妙的克隆》《月亮上的足迹》均可采用此方法。
  4.启发收获式阅读
  语文课的教学离不开美育性、思想性。文笔质朴,思想性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获得给养。因此让学生谈启发谈收获也是一种很好的自读文学习方式。例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从盲孩子、影子、太阳等身上各自有什么样的收获!还有《狼》《寓言四则》《丑小鸭》等可以试试让学生自己多角度去谈体会谈收获,相信对学生不无裨益。
  5.讨论答疑式阅读
  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文章,学生对文中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置讨论题。例如,《羚羊木雕》中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学生可以就此展开讨论:到底怪谁?这件事如何避免?矛盾双方责任是什么?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主题是什么?怎么避免月牙泉,青海湖的悲剧?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讨论以深入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刻内涵,会让学生有更多层次的收获。
  6.迁移拓展式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在《俗世奇人》中运用。让学生通过学习文中奇人绝技,去留心身边有绝活的人。说说都有哪些绝活。《竹影》一文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你在玩泥巴、堆雪人、看蚂蚁、编花环过程中是否也进行过艺术创造,有过艺术的想象。《生物入侵者》一文也是如此,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谈身边是否有类似的生物入侵现象。
  7.批注式阅读
  有些自读课文的语句,可以视为格言警句,可让学生批注摘录,写体会。或批注修辞,或批注反语,还有典型的遣词造句。如《信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的信念》等。
  当然,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上,教师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每课侧重点,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一课一得,又要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我还有八字箴言:灵活、落实、牵引、放手。
  灵活,一是要课型多样,根据问题的不同,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创造出不同的课型,前面的几种即是可以参考的类型。二是要课堂气氛活跃,讨论可以面红耳赤,都是可以不拘形式,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齐读等。
  落实,即目的明确,课内自读课文一般要求一课时完成,在教法上灵活多变,但不要使教学游离于单元教学目的之外。
  牵引,即自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做必要的适量的指导,是学生能够进入最佳的读书境界,如教师可以对学习步骤进行牵引,还可以从学习方法上牵引,还有学生交流时牵引。
  放手,这点是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最难做到的,这源于对学生的不放心,其实不然,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开拓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朗读时声音放得开,思考时思维放得开,讨论时思想放得开,不是很好吗?相信我们的孩子们。
  总之,课内自读课文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内自读课文,需要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更大的创造精神。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摸索、实践,一定会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的读书状态,而学生们进入了状态,掌握了方法,就犹如拥有了无尽的源泉,自然会流淌出无穷的智慧之水,浇灌出智慧之树。
其他文献
【摘要】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目的,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笔者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并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设计了许多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深化课文、活化教材,又使英语课堂生动有趣,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学习效果特别明显。  【关键词】英语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实践活动。只有充分以人为本,开展丰富多采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全身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落实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活”起来  课堂教学绵延至今,自身在不断完善,现代课堂教学观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思想,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学生当
期刊
【摘要】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初中学生 学习英语 兴趣 环境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灵活自如的运用言语媒介,进行顺畅的合作交流。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接触英语较少,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在听、说、读、写的能力方面表现较差,不能自如地运用英
期刊
【摘要】摘要: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放到重要地位。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注重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如何通过作业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扩展,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作业并没真正起到教师所期望的巩固、提高的作用,甚至成了不少学生厌学英语的一个因素。老师简单重复地留,学生机械被动地做
期刊
【摘要】现在进行时(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定义: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也可表示当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构成:主语+be 动词+v-ing 其中am, is ,are是谓语动词be随着主语变化而来的。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会见到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用法。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  【关键词】现在进行时 定义 构成 特殊用法  现在
期刊
【摘要】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渗透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并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学生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负担 转化 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兴趣 乐学 激励 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英
期刊
【摘要】在我们现行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着教学要求上“齐步走”和作业设置上“一刀切”的问题,这就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满足差异,发展差异呢?崂山三中引入“自然分材教学”的教学理论,大胆地尝试了“补读帮困”、“知者加速”、“问题跟踪”等教学策略,同时还践行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关键词】自然分材 问题跟踪 互助合作    新
期刊
【摘要】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①读改结合,以读促改;②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③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关键词】语文教师 培养 学生修改作文 能力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影响巨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文化语境,并提出文化语境的建立,以此希望为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