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什么样体裁的文章,课堂都不能离开练习题的设计而单独教学,应该把练习题巧妙地设计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让语文课的教学重点鲜明突出,以便更加完善学生的各种技能训练。
  课本练习的分类
  积累性练习 课本通常情况安排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摘抄好词佳句、格言警句、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这样的练习题对学生积累和巩固字词方面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如第七册《猫》一课练习题,第六册《孔子拜师》名言积累,语言要注重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积累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理解性练习 理解性练习包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把握,对重点语段的分析概括,对精彩语言的揣摩领悟等。如第十二册《为人民服务》2题: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3题: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样的习题对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拓展性练习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拓展性练习很多,这些题是在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升华,或者进行续编创造。比如,第七册《搭石》一课中的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于是“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拓展性练习是教材练习设计的亮点之一,拓展性练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实践性练习 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与这一特点相适应,在练习设置上增大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第七年级《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后的练习:“再找一些关于恐龙的资料读一读。”与拓展性练习不同的是,实践性练习一般由学生在课外完成,或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或采访某人,都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巧妙设计课堂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这些练习巧妙地设计到课堂教学之中呢?
  教学目标相伴习题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采取由教师在上课前将课后习题逐一念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课后习题是课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操作,首先是通过课后习题教师可以获得一些教法指导;其次是课后习题更多的是概括课文内容,课前导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重点要掌握什么;再次,课前导入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学习重点。如《美丽的西沙群岛》课后题2:“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就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习题教学紧扣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备课时应当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对照课后习题,针对具体课文内容,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实实在在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体现课文体裁、内容的特色,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南”。教学设计极具主观、个性色彩,它是教师教学理念、思维水平、实践智慧的直接反映。教学设计应该依据课后练习,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学会取舍,以小“舍”保证大“得”。例如《给予树》一课的习题2:“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教学时,应该以此题为教学重点设计,如果一味地去研究5个孩子都买了什么?这样就远离教学目标而南辕北辙了。
  注重习题的教学分配时间 划分教学时段应该克服随意性,衡量课后练习,根据习题的排序来确定各教学环节大致的时间分配。朗读、复述、背诵等练习排在最前面,是首位的教学目标,要花足时间、充分练习,让课堂书声朗朗,让学生情味浓浓,在朗读、背诵中体会感悟、内化积累。读抄词语等练习排在其次,也很重要,要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当堂完成,保证练习时间。至于其它针对具体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如问题探究、理解重点词句等练习,也不容忽视,要完成到位。这些重点教学环节,应该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还要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和活动量大致划分时段,心中有数、收放自如,掌控好教学时间。笔者认为围绕课后题设计的教学重点内容应占整个课堂的25分钟,其它环节10分钟即可。
  习题训练形式多样
  课后习题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而且提示了习题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给予教师实施参考和创造的空间。语文训练要落实课后习题,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训练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都有据可依。训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讲究逻辑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究形式丰富,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训练只有克服随意性,讲究科学性、艺术性,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
  语文学习的时空是非常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中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供教师开发利用。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也要超越文本。课后习题中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比如练习演讲、排练课本剧、迁移练笔、生活体验、交流心得、课外阅读等,语文教师对此应落到实处,这种习题教师还可结合课文进行补充。对涉及知识丰富的课文,可以补充利用图书、报刊、网络等手段收集资料习题,拓展知识背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对适宜迁移练笔的课文,可以设计专题式练笔,迁移写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对适宜积累内化的经典课文,可以设计朗诵、表演习题,在语文活动课表现展示,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情趣。
  课后练习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是教与学的一座桥梁,把握这一教学关系,语文课堂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形神兼备。
  (作者单位:辽宁省鲅鱼圈区望海学校)
其他文献
Corporations need to improve business processes in order to enhance velocity and service levels while reducing their processing costs and differentiating themse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讲求课堂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课堂正逐渐回归理性,课堂上认真倾听,默默探究的现象多了。讲求课堂实效、追求探究固然没有错,然而,关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不能淡出教育者的视线, “趣”应当成为课堂的主基调,应该成为教学永恒的话题。  巧妙创设情境  弗赖登塔尔认为情境可以分成下列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不论哪种情境,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使探究
创新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不安现状、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不断超越与发展的精神状态。实施创新教育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开发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不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创造人类尚未发现、创造的东西,而是相对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而言,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方法,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重点要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培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The satellite transponder is a widely used module in satellite missions, and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 is to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transferred signal. Otherwis
内蒙古四子王旗辽阔草原的深处,夜色下闪耀着炭黑色、带着神秘宇宙气息的“神舟八号”.rn在这个“天苍苍野茫茫”的舞台上,我们见证了“神一”到“神八”返回舱成功着陆,见证
建立农用地估价信息系统,使农用地地价评估达到系统化、程序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系统的构成、功能、实现和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培训的实效性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处在核心的地位。没有实效,培训就没有任何意义。本文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也从县级培训机构平台上提出一些提高培训实效性的个人见解和策略。  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  笔者所在省份本轮师训改革,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它打破了原有的培训模式,重新构建新时期教师培训机制,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从全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