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天,儿子吵着要去爬山,我想难得过个休息日,也该轻松一下了,于是一家三口出了门。看到这再熟悉不过,又有点陌生的山,那份久违的冲动和激情,又在撞击着孩提时的美好回忆。
  家乡的这座山,其实是座小山,但它叫大山,亦名马谷山,现在复名为碣石山,这是鲁北平原唯一的一座山。儿时我几乎天天到山上去玩,捉迷藏,有时竟忘了回家。那时的山是一座绿山,山上长满了松树、柏树、梨树、杏树,偷果子吃是经常的事,被看园的老爷爷逮着,罚我们干活,回家还要挨训、挨打。上学后,放了学总要拿本书,到山的一隅,或仰或卧,在浓浓的绿阴下,吟诵唐诗宋词,如同到了桃花源,想着当年的白居易、陶渊明也不过如此。直到上了师范,我还经常邀别县的同学来登山,为他们讲解碣石山的历史和传说,为家乡的这座山自豪不已。参加工作十多年了,我去过黄山、千佛山、泰山,却再也没有登过家乡的这座小山。
  仰首而望,山上已经修了平缓的台阶,昔日的影子依稀可见,只是自然的东西少了许多,添了不少人为的设施。我们拾级而上,很快到了山顶,眺望远方的小河,成片的玉米,那一排排整齐的红瓦房,纵横交错的柏油路,再看到那沿阶或上或下的游玩者,猛然间我感觉缺少点什么。这些登山者,都是按照“规定”的路线上上下下,如同走在楼梯上,没有了那些陡峭悬崖的惊险和心跳,也就无法体验登山的乐趣,“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更是无法体会了。小时候的山,没有修这些台阶,上下的路许多条,有时我还专拣最陡的路上,总觉得其乐无穷,现在看到这些台阶,有了一种失落感。
  就如同我们教师,总是喜欢为学生规划一条所谓的人生捷径,让学生步调一致地去成长、发展;传授知识,则喜欢把现成的答案塞进学生的头脑,不愿意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岂不是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怎么会不厌学呢?
其他文献
捷径,是指最容易实现目标,最容易达到目的的路径。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谁不希望早日实现理想呢?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甚至是磨难,这时,如果有一条捷径能够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目标,变理想为现实,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在人生的追逐中,许多人把捷径当成自己的首选。毕竟,成功是绝大多数人所向往的。  然而,是不是捷径就适合每一个人呢?未必。捷径令人向往,但并非
期刊
昨晚三个学生迟到,我把他们叫到选修室谈话了解情况。原来是有一个学生脚有些扭伤,其他两个学生陪同去了校医室。我看了看学生的脚不是太严重,只是略有发肿而已。但他们却因为有伤而迟到感觉理直气壮。为了他们的长远考虑,也为了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层面的挖掘,真正找出他们的思想症结。  师:你们知不知道6:30开始英语听力?  生(齐说):知道。  师:那你们打球打到几点钟呢?  生:大约6
期刊
晚上正在家里看电视,手机响了:一条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谁呢?我满怀疑惑打开,一行字映入眼帘:王老师,您现在好吗?我是林小慈,还记得我吗?  林小慈?!那样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难道是她吗?我猛地想起来了,“怎么会不记得呢?你在哪里啊?”我急忙回了短信。  “我现在上大学了,正在军训呢,感觉这个教官仿佛就是你,很怀念您教我们的那段日子,现在我们还在唱《我的希望》。”  哦,真的是她!一瞬间,我的
期刊
上个学期,我班被戏称为“流氓班”,各科成绩在同年级“光荣”垫底。“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学期,我班的班风、学风却不可思议地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各科成绩也连跳几级,纷纷冲进前三名。同事都问我对学生施了什么魔法,我淡然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在学生成绩单操行评定中巧做了一回文章而已。  上学期末,填写学生成绩单时,我照例要满纸大话空话废话,诸如“学习认真”“劳动积极”“尊敬老师”“团
期刊
每当隆冬过去,春风轻轻吹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侧耳根。在我的故乡,侧耳根是一种最常见的野菜,年年岁岁长满了山野。  阳春三月,田野里、山坡上、田埂边,随处可见侧耳根的身影。它纤细的茎秆举着片片紫红的叶儿,叶儿是极具风情的柔和的心形,布了些暗红的筋脉,似乎是隐藏在柔嫩肌肤下的细细血管。穿花布褂的小姑娘,常常提着篮挎着筐在田埂上挖侧耳根,于是,原本荒凉的山野,平添了丝丝情趣和浪漫。  我发现不光像我一样
期刊
瓶子满了吗?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他做了现场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
期刊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载体,不仅凝聚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同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起到了厚德载物的作用,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指导班级文化的正确发展。  一般来说,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我为中心阶段,这是班级文化的萌芽和提取阶段。  无论何时何地,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个性张扬抑或沉稳都各有其优势。而校园中
期刊
军训是新生入学的“必修课”,既能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又能磨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新学期军训伊始,作为班主任的我,担任辅导员的工作,与教官、学生们朝夕相处,目睹教官们在短短一周内,将一伙稀稀拉拉、纪律松懈的学生整合为队伍整齐、纪律严明的团队。我开始思考一个常被人忽略的德育问题:军训对班主任治班的启示。    一、治班之本:威严与关爱    军训动员大会上,总教官掷地有声地宣
期刊
当前,语言暴力的客观存在开始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所谓语言暴力,源自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精神施暴”,是指使用粗俗、谩骂、蔑视、诋毁、嘲笑、挖苦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对方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的行为。语言暴力在社会各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主要谈谈教师对学生粗言恶语的问题,并做出检视与自省。  近几年来,关于少数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恶语相向,致使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畏惧教师、产生
期刊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拥抱金色十月,飞扬青春豪情”。当我们还沉浸在九月开学相逢的喜悦中时,当我们还在回味运动会上奋力拼搏的那一份感动时,金菊飘香、魅力四射的十月,正带着微笑向我们走来。  十月如歌,十月如诗。十月,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更是飞扬青春豪情的季节。为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升华附中“全面培优,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展示附中学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