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怎样融于班级管理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动力,也是促进新时代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宝藏。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班级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善于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选择适合中学生的方式方法,巧育新时代“红孩子”。

红色文化在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中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感 红色文化中无数关于先辈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作为教育资源,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激发当代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激励新时代中学生继承先辈遗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容易形成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危害社会。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科学的马列主义思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能够培育青少年的报国之志、奋斗之气,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 国民的素质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当前部分中学生身上存在集体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等问题。此类现象虽然只存在于部分中学生身上,但是需要及时纠正和引导,这就需要用红色文化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先辈的高贵品格教育学生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于奉献,让先辈的宝贵精神品质世代传承下去。

培育“红孩子”,先做“红老师”


  教师是学校中传承红色文化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在实施红色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培育“红孩子”,我们必须先做“红老师”。首先,我们要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有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只有真正将红色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红色教育才能真正有温度。此外,“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在红色教育中也是如此。要成为 “红老师”,教师必须自觉接受红色教育,通过不断学习,及时挖掘整理红色教育素材,让自己的红色教育有精度、有高度,又贴地气。

善于挖掘红色教育素材


  班主任开展红色教育不能仅仅对照课本进行照本宣科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随时挖掘教育素材,抓住有利的红色教育契机,随时随地渗透红色教育。
  抓住社会热点、挖掘新闻素材 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和整理日常有关红色文化的社会热点和新闻素材,并以此为教育契机,利用班会课和零碎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国家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期间,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为了和平》等优秀纪录片等素材都能够使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感念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拓展教材背景,将教育效果最大化 在各学科教材中有很多涉及红色文化的背景和事例,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拓展相关的历史背景,将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同时,班主任也应该时常翻阅各学科教材,挖掘里面的红色教育素材,配合任课教师强化教育。
  善用反面例子,教学生明辨是非 在主要借助正能量的事迹教育学生的同时,社会中偶爾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事件也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反面教材,以教导学生明辨是非,更加深刻地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
  利用身边资源,让红色教育更贴地气 班主任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经常邀请身边的老革命军人为学生们讲述当年的艰辛历程、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英雄气概,让红色文化不止存在于书本中,让红色教育更加贴地气。班主任还可以经常组织或号召学生参观周边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组织他们为烈士扫墓,从而实地接受洗礼。

选择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


  针对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们应该选择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例如,针对书本上对于学生而言略显遥远和空洞的精辟论述,教师可以以举例子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再者,红色教育也不能仅仅采用说教的方式,要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如组织学生自主搜集红色资源然后向同学们分享汇报。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更是接受教育和洗礼的过程。另外,红色教育形式还有很多,如学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和纪录片、网上祭英烈等,班主任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不断拓展红色教育的方式方法。
  红色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红色文化”发挥出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培养新时代“红孩子”。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资源。近年来,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积极实施“红色教育”,多方式、多途径搭建平台,通过丰富的资源和鲜活的实践,努力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切实做好“拔节孕穗期”的精心引导和栽培,让红色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初中生的爱国
期刊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怀。今天,红色基因在建设国家、改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既是立足当下受启迪,更是着眼未来筑基础。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语文学科中更蕴藏了大量生动可用的红色教育资源。因此,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语文学科特色,积极打造“红色语文课堂”,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
期刊
“蒙以养正,圣功也。”中国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以,扎根中國大地办教育,红色当为教育底色,传承红色基因当为师者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兼具中国根、民族魂、世界心的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未来世界公民,当为新时代教师不懈追求。  基于此,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以“红色教育”为己任,用“红色”铺就师生生命底色,让课堂成为“学力提升、生命力成长、思维发展和正确
期刊
所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各学科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期刊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一个人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旁征博引,文从字顺,我们就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  我们华夏是诗的国度,华夏文化是诗性文化。那么,我们如何在诗歌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下面,笔者结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实践,进行浅显的探究。课堂探究,授之以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不但编入
期刊
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懈努力,勇往直前。青少年不仅是国家将来的建设者、民族复兴的担当者,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做好引导、示范,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让红色精神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教
期刊
随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此理念下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与高中数学核心教学理念,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以及获取终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现实中很多课堂依
期刊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十分重视开展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德育人,致力于培养“红孩子”。红色故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介。它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文化精髓,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红色故事是有血有肉的,充满着热血、奋斗和崇高的信仰。用红色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有中国魂的红孩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中学生的年龄特
期刊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德经》中的表述。教育中的“无为法”,并不是指与世无争的态度和价值观,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教育态度: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让课程适应于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于课程。  自1995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幼儿园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挖掘其中潜在的教育元素,梳理并逐步形成“启·润”课程。我们的课程并非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而是强调“浸润”,即通过传统文
期刊
杜甫《兵车行》描写戍边征人命运之悲惨情状,有这样的句子:“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古战场“青海头”上战死的将士曝尸于野,致使冤魂得不到安息,哭泣甚悲,有“啾啾”之声,“天阴雨湿”的凄厉景象尽呈“君”之眼底。沉浸在诗歌凄惨揪心的意境当中之余,考察诗歌的用词,发现诗句的谓语动词是“见”,用我们现代人的语法分析,就说不通:“君”何以见“啾啾”之声?  《兵车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