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Q型与B型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来源 :植物保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并含有许多生物型。其中,烟粉虱Q型和B型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两种生物型。近20年来,烟粉虱B型传入世界各地并暴发成灾,被视为入侵性最强的生物型。相对于烟粉虱B型,烟粉虱Q型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的生物型。在介绍烟粉虱Q型与B型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基因交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这两种生物型的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以期揭示烟粉虱Q型与B型的成功入侵机制,并为其控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眼底尚无改变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CDFI对42例(84只眼)糖尿病人和18例(36只眼)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
目的构建Cyr61短发夹环RNA(shRNA),探讨即刻早期基因产物Cyr61 RNAi对Cyr61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进行这方面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Gene Bank中查到鼠Cyr61的mKNA基因序列并输入到相应
目的 从细胞存活率角度观察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朊蛋白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
目的 在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术中,应用在肝后下腔静脉和肝脏之间建立隧道、放置弹性绕肝带、提拉肝脏的方法,探讨其对肝后下腔静脉的保护、肝内各管道的显露及处理、术中控制出
探讨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NHL)P^53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1例颈部与腹部Ⅱ、Ⅲ期NHL患儿,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石腊标本中P^53基因第5-6外显因子,并对31例患者进行了近8年的随方要例中11例存在着P^53基因突变,此11例
本文对现代汉语“得”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全文分别对“得”字句的句法结构、内部分段、“得”后的主谓结构、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字句的变换等问题的研究
从稻田中采集自然感病的稗草标样,分离获得10余种病原真菌,经生测,链格孢菌、尖角突脐孢菌和内脐孢菌是3株很有希望的稗草生防潜力菌.对它们的生长及产孢特性、寄主范围及孢
目的探讨治疗控制超排卵中卵巢低反应的有效、经济、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22例曾在体外受精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长方案超排卵而发生卵巢低反应的患者,观察、治疗36个周期,将该
研究了以甜菜夜蛾为靶标害虫时,昆虫生长调节剂虫酰肼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虫酰肼在作用于甜菜夜蛾时对AcNPV有显著增效作用,不仅可提高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依达拉奉注射液组)和对照组72例(吡拉西坦注射液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