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美学特征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青铜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器型、铭文、分期以及工艺等多方面受到较多的关注之外,纹饰也一直都是相关学者们研究的对象,而本文则是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更好地发现其所存在的艺术美学价值。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纹饰;美学特征
  作者简介:李鹏程(1988.8-),男,研究方向: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特色。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2
  引言:
  商周时期主要指的是西周与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公益美术高度较为繁荣的一个时期,更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商周青铜器不仅承载了历史金属工艺源头,还下启了后世金属工艺径道,可以说是我国工艺美术史上较为重要的构成。商周青铜器不管是从造型,亦或者是纹饰来分析都已经十分的纯熟,尤其是在纹饰方面整个装饰风格十分的鲜明且独特,纹饰图案尽显厚重与庄严,有时其中还会有一种难以琢磨的神秘以及惊悚,也正是这些特殊,促使商周青铜器纹饰具有一股狞厉、骇异、苍劲的美学特征。
  1.商周青铜器相关概述
  回顾历史我们就能够发现,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王朝我国就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在进入商代之后,青铜器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上朝后期,青铜器的铸造水平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青铜器皿种类较多、数量也极大,在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也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审美需求也开始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这个时候人们在进行青铜器铸造的时候,不仅会让器皿造型变得更加的美观,在器皿外表装饰上也会更加的用心。西周成立之后,青铜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整个艺术水平、技术水平可谓是已经炉火纯青,而且还按照其使用功能对其进行了划分,像是炊器、兵器、工具、食器、车马饰、带钩等等,而且这些器皿不仅使用功能不同,其在纹饰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整个造型不仅多变,纹饰也十分的精美,可以说是在整个世界工艺史上都十分的罕见。
  2.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美学特征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商周青铜器纹饰图案较多,其中主要的两类就是动物形与几何形,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2.1动物纹饰及其美学特征
  在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动物纹饰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纹样类型,而且种类也十分的繁多,动物纹饰变化也十分的丰富,可以说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最为主要的一种纹饰。对于动物纹饰,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写实动物纹饰、幻想动物纹饰,其中,写实动物纹饰主要指的就是自然界之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在对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之后就能用于进行装饰,像是龟纹、蝉纹、鱼纹等都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常见的动物纹饰。幻想动物纹饰则指的是现实世界之中所存在的一些动物形象,即神话动物形象,这一种动物纹饰在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经常能够看见,在数量上也明显的多于写实动物纹饰,在青铜器纹饰之中一直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像是夔龙纹、兽面纹、神鸟纹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以兽面纹为例,其中较为常见的代表就是“饕餮纹”,其是古代传说之中较为贪食的一种凶兽,具有“饕餮”面形,这一种纹饰经常会出现在神殿、兽面具、器物等上面,有时候也会在礼器上看见,从某些方面来说,商代对于“饕餮”是十分崇拜且信仰的,是一种“神”的象征。而对于夔龙纹其在商周青铜器上的使用,大多是用于皇家,像是“卷龙纹”、“双尾龙纹”等等都是常见的纹饰。另外,鸟纹也是商周青铜器上经常会出现的纹饰,而且在进行装饰的时候,有些鸟纹是鸟首兽身,也有一些是鸟首鸟身,如果从造型方面来进行分析的话,鸟纹动物纹饰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时候更加具有创造意识,特别是鸟首兽纹,创造者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将纹身进行了较大的变形,让其整个形象变得十分的夸张,以此来起装饰的效果。而观看青铜器我们则能够发现这一种纹饰整个构图十分的饱满、线条劲健、疏密有致,极具特色。商周青铜器纹饰出现在巫风盛行的时期,其创造者对于神明的想象以及直接直觉的综合表现,如果从现如今的眼光对其进行分析的话,其无疑是城市化且刻板的神祇形象。但是,其实在这些已经定型了的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还隐藏了较为丰富的美学特征,就是纹饰来分析,我们能够看见其整个纹样讲究神似却不追求形似,整个纹饰线条可谓是粗细交错、线条自然、顿挫起伏,给人以一种抑扬顿挫且又格外和谐的稚趣之感,也正是因为这一美学特征,观看商周青铜器纹饰,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风韵古朴且又神幻朦胧的美的感受。商周时期虽然已经步入了奴隶制全盛时期,但是当时生产力还是较为低下,他们依然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自然界某一种神秘力量的保护,所以在青铜器纹饰之中我们也能够看见其整个纹样线条十分的刚硬,器皿的形象则十分的庄重、端方,纹饰风格则呈现出一种狰狞且郁重的神秘、诡异之感,再加上青铜金属本身的色彩语之感,让人望而生畏,给人以一种振魂慑魄、威慑苍生的狞厉之美。
  2.2几何纹饰及其美学特征
  在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除了有动物纹饰之外,几何纹饰变化而成的图案也是常见的装饰图案,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烘托或者是陪衬器身。像是雷纹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一种纹样是以一个连续的螺旋形构成的,能够产生较为丰富的变化,在一件青铜器具之上就能够出现近乎十几种的雷纹纹饰变化,像是方的、圆的、漩涡状的等等,而且他们在变化之后还有自己的名字,像是圆的就可以将其稱之为云纹;而方的则是将其称之为雷纹;漩涡状的则可以将其称之为回纹。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一种装饰图案在使用过程中都不会单独的使用在青铜器之上,反而是和其它几何纹样一起使用进行装饰,亦或者是和一些动物纹样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以此来实现个体的变换、整体的统一与协调。而在这些极具符号特征的纹饰之中,我们也能够很好地看出上周时期群众对于神话的信仰。古人一方面进行暴力征战,想要以此来主宰一切,但是另一方面又希望神灵能够保佑自己,以此来远离厄运。对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美学特征,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对其进行分析是无法出来的,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明白其纹饰美学特征。人类本身就是逐渐从蒙昧走向文明,所以在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我们也能够很好地看出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过渡,像是其中凶狠残暴的动物形象就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中经常能够见到的“美”的载体,而其代表的就是神秘且威严的超自然力量,这种狰狞的美丽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他们对于生命的悲悯以及热情,毕竟这种秘恐怖与虔诚尊崇凝结在一起才形成了一种更为独特的美学之感。总之,商周青铜器纹饰本身就是那时候群众意志以及精神的体现,也是原始文化积淀的成果,更是古人们独特的审美追求结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商周青铜器纹饰在创作过程中大多是以神道观念为主要理念,然后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还对虚幻空间进行了重新组织,借助于宗教仪式的转化来真正有效地实现了人神合一,这种审美意识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也是和宗教、政治等文化观念有效交织在一起才形成的一种审美表象,可以说是我国审美历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正是因此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凯. 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综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8):169-170.
  [2]谢耀亭. 神性向人性的回归——商周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 29(2):113-115.
  [3]吴静. 森严、神秘与诡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器纹饰美学研究[D]. 西北大学, 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自创作以来,不仅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当时传入了欧洲,在欧洲社会也引起了极大反响。因此,本文首先对《赵氏孤儿》进行内容简介和评价阐述,其次,对《赵氏孤儿》传入西方世界的背景进行闡述,最后通过研究《赵氏孤儿》进行跨文化传播时的相关背景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版本,以总结出《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J8
徐州矿务局是煤炭系统实行农民合同工制度较早的企业,现有农民合同工1万余人,占采掘一线工人的60%以上,已成为煤炭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完善农民合同工制度的过程中,该局
摘 要:功能性是节日仪式的文化内核之一,黎平侗族“喊天节”的主要目的便是祈雨。但黄岗村所处地区并非干旱地区,其年降雨量也较丰沛,为何从古到今都非常重视喊天节?侗族“喊天节”持续至今,很显然其功能性已不仅仅是“祈雨”如此简单了。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类学理论的分析,试以探析黄岗喊天节的仪式功能,呈现其背后关于自然崇拜、寨际关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喊天节;仪式过程;自然崇拜精神;寨际关系
摘 要:明治维新之前的千年间,日本的精神文化、学术思想方面大都依赖于中国资源。中日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中日审美意识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各自民族的发展中又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本文从两国的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试图对中日茶文化进行研究对比。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方伊侬,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后现代”话语体系中的艺术虽然在其创作方法上不守常规,别出心裁,独自构建一条全新的创作模式,但其艺术作品往往以奇异、荒诞甚至恶心的形象出现。因此,引起了当代人基于传统理念上对于“后现代”艺术的强烈反思。在后现代这种“让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艺术”的创作模式下,艺术已经逐渐从高雅走向了平凡、大众,未来的发展不得而知。所以,回归康德,回归“美”的艺术,成为当今艺术界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后
目的:联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获取相关差异蛋白质谱图,构
冶金部矿山司于1992年7月1日至2日,在本钢歪头山铁矿主持召开了φ5.5×1.8m湿式自磨机生产自动控制系统鉴定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0多人。 Metallurgical Department of Mi
摘 要:新闻是一种文体,用以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语言是新闻传播信息的载体,新闻通过用准确、简练、具体的语言进行信息传播。语言表述的精彩和准确能够吸引人么对该新闻的关注,也因此,汉语言文学对新闻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汉语言文学写作基础对新闻的作用加以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写作;新闻;作用  作者简介:张园园(1981.8-),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濮阳职业技术学
释比本是羌族村寨中不离生产的劳动者,只在民众需要时充当神职人员,其文化也是生长于羌民生活实践之中的.现代化开发之下,释比脱离其原生环境进入城镇,在民族旅游的舞台上被
世界领先的内容保护和管理公司爱迪德宣布,爱迪德已与云南省昆明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签订协议,将向云南省昆明市提供用于内容保护的小型条件接收系统M-Crypt。 Irde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