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地平线”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去平遥看影展,发现一组法国人的片子,叫“智利,记忆之路”,一色的宽片幅,看上去6×12都不止,眼界宽,气势大。问问人家是拿什么拍的,敢情是哈苏X-pan,哎,唯有望洋兴叹了。忽然想起,自己也有一台可以拍同样片幅的相机——俄罗斯的“地平线”,不妨拿来一试。
  “地平线”相机属于俄罗斯泽尼特品牌,为旋转镜头设计,俗称“摇头机”,拍摄视角达120°,底片尺寸为24×58mm,使用28mm1∶2.8镜头,最小光圈为F16,快门速度设有1/250、1/125、1/60、1/8、1/4、1/2秒六挡,整体感觉简单、实用、够用。
  这款相机使用起来,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还真的适应一阵呢。它的曝光操作和普通手动相机差不多,由于没有内测光,设定光圈、速度要依靠测光表。对焦呢?不用考虑了,早就设计好的超焦距,只要不拿它近摄拍静物,景深全都能括进去。虽说不用调焦,但取景并不省事,在相机顶部设有一个小水平仪(取景框中也能看见),拍摄时要求将水平仪中的气泡校对在中心部位,以保证相机的水平。如不留神,就会象图1似的,光顾把塔尖取进来,做了仰拍,结果照片就起了波浪。所以用它拍摄应尽量使用三脚架,拍摄前先校正机位的水平,再踏踏实实取景,这样,地平线才能真正的平了。(见图2)
  


  由于相机要求做水平拍摄,所以景物中总是有明显的地平线将照片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所以我在拍宽广、开阔的自然风光时,通常选择前景是大片草地或水面以纯洁画面;而城市建筑群,就选择布局略带向内弧形包围的,发挥相机旋转镜头的特长。不过得注意,尽量不要用它去拍单一、平面的建筑,那样的话,会造成景物的桶形畸变,拍出来的大楼,就全都成了福建的土楼了。其实利用摇头机的这一特点,拍上百人的大合影,更是它的专长,我现在就时常用它去给人家拍大合影,绝对是平衡摄影收支的好手段。
  说了半天怎么使用,用它拍的片子怎么样,您看了就能感受到,宽片幅的景象范围绝对具有冲击力。而且俄罗斯的镜头质量也是可以信赖的,加上使用旋转镜头的设计,成像均使用镜头的中心部位,比固定镜头靠增加像场范围要简单而易于控制,所以“地平线”的成像素质绝对不差。用不到2000元的价格,拍出来的片子绝对可以媲美近万元的德国诺宝和哈苏X-pan。我去新疆、西藏拍风光,它绝对在我的摄影包里占一席之地,117.5×146×73mm的体积规格,只相当于多带一台机身。我还想拿它去拍拍罗马的斗兽场,拍出来的照片绝对与众不同。
  
  图1拍摄时未校正机位水平所致
  图2拍摄时校正机位,水平而获得的正常图片
其他文献
编辑点评  张华斌是一个大大咧咧、直来直去的人。只要和谁认识两分钟,马上就能成为“老朋友”。所以,在摄影界,尤其在人像摄影界,他的朋友颇多,人缘贼好。  过去很少参加摄影比赛的他近来突然接二连三地拿起奖来,而且都是国内摄影界的顶尖大奖,从2001年的第五届金像奖提名奖,到2002年底的第四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和第20届国展的银牌奖。就象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状态周期一样,最近的张华斌状态极佳。  正巧,本
期刊
一、辨析数码技术,用正确的创作观、艺术观看待数字现象    图像数字化和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摄影术带来一场革命,它极大地推动和拓展了摄影创作的表现力,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摄影的审美和创作方法,把摄影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审视数码特点,把握创作手法和理念    传统摄影创作,是以客观事物为主体,抓取最具表达作者审美观点和事物本身发展的典型瞬间为要点,而数码创作则与传统摄影的创作不尽相同,根据
期刊
按记录、艺术、商业分为三大类的区分方法,与刘半农先生的“写真”、“写意”、再“加上照相馆”的三大类很近似。从审美特性来区分,将摄影分为“写真”与“写意”两大类是科学的分类。而“照相馆”这一类应属于自然分类。同样,商业类的几幅获奖作品完全可以归属于艺术类,如:《浴》、《光与影》等。因为商业类与其他两类在属种关系上并不属于同一范畴,并列在同一分类体系中是不适宜的。所谓商业类,是属于按功能分类的门类,又
期刊
漓江画童 一等奖 广西/简 亮摄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边有一群酷爱画画的少年儿童,他们被中外游客誉为“漓江画童”。作品体现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及少年儿童的爱美之心。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对场景组合变动,让儿童们直接在梦幻漓江作画。画面构图简洁,色彩明快,生动活泼。分别使用富士6900Zoom数码和尼康FM2相机拍摄素材。    时代 二等奖 黑龙江/刘为强摄  
期刊
戛纳电影节    在巴黎国立美术设计学院毕业后,我开始为PARIS-MATCH杂志(《巴黎竞赛》画报)工作。他们每年五月总派我到法国南部地中海的戛纳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戛纳电影节的拍摄。  在那里,摄影不是主流,电影和明星才是主角。拍摄这些娱乐性,报道性的”新闻“是有趣的,而且很有一种”优越感“,因为可以跻身和一些大明星、导演、名人一起碰杯。只要有两部照相机在身上,颈上又挂着有电影节大会特许的通行
期刊
2002年11月23日,第二十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在承德展出的同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召开了摄影创作理论研讨会,特邀代表十余人与部分获奖者和部分各省市摄协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在整整一天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发言踊跃,大家以二十届国展为引子,对摄影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会议气氛真诚、坦率、热烈、友好。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人提前送来论文稿,本刊容量有限,在此刊发部分论文摘要。有兴趣阅读
期刊
图片库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100多年了,但它对于许多中国影友来说还比较陌生。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图片库和为之工作的摄影师,但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上看都不能与成熟的国外市场相比。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图片市场潜力巨大,如果用心培育,也许它真的会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本刊将在未来的四期里,介绍国外的图片库,给国内的摄影人以借鉴。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读者中会出现经营图片的图片代理人和专
期刊
1    以自然景物为对象的山水风光摄影,我认为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艺术风光摄影,一类则是纪实风光摄影。  艺术风光摄影大多是通过客观景物,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感受;强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追求作品的意境和内涵。陈复礼先生的名作《大雪青松》,就是一幅借景抒情的作品。这幅作品拍摄于黄山,但作者并未标明是黄山松,因为是什么松在这里并不重要,作者在这幅作品里只是借客
期刊
1935年出生的英国摄影家唐纳德·麦卡林,以其新闻纪实性的摄影成就著称于摄影史。从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为他所设立的条目里的评介,可以晓得他的卓越成就: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麦卡林在世界各地拍摄的都是一些动乱、暴行、死亡和破坏等令人感到痛心的形象。他的作品继承了罗伯特·卡帕和尤金·史密斯的传统,很具有对人类苦难表示同情的表现力。  “麦卡林出身于英国伦敦的工人家庭,从1948年至1
期刊
1.农历六月十三日,渔民祭海。人们杀猪宰羊,求得神灵护佑,捕获到更多的鱼虾。   2.张开的网绵绵几千米,捕到的只是零星小鱼、小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