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图片库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片库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100多年了,但它对于许多中国影友来说还比较陌生。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图片库和为之工作的摄影师,但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上看都不能与成熟的国外市场相比。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图片市场潜力巨大,如果用心培育,也许它真的会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本刊将在未来的四期里,介绍国外的图片库,给国内的摄影人以借鉴。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读者中会出现经营图片的图片代理人和专门为图片库工作的职业摄影师。
  为图片库拍摄照片是极有吸引力的,但这一行并非想象得那么自由。就像人们常说的,任何硬币都有两面。黑暗的一面是你必须不断地工作,被迫无休止地拍摄新图片,因为只有拍摄的作品越多,商机才越大。从最初投稿到卖出第一张图片,这可能要花费一个新手两到三年的时间。还有,摄影师的报酬永远是不一样的,因为图片的价格不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他们的使用者,因为,图片市场也像其他生意一样,也有季节的变化。
  先说说什么是图片库摄影,如何开始,从哪里、从什么时候开始。
  世界上第一个摄影代理人是19世纪末的美国摄影师马修·布莱迪。他把自己著名的反映美国内战的照片放在立体观片器里展示,以便卖出这些照片的复制品。后来在1922年,阿姆斯特朗·罗勃茨发表了第一本图片库目录,内容是电影剧照。后来,艾文·格罗威创建了一个图片库代理公司,依靠旅行摄影师的照片为学校课本提供插图。直到今天,这两家图片库还在经营着。
  


  在欧洲,第一个影象代理商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它主要为报刊提供服务。十几年后,该公司的几个能人从欧洲来到美国,建立了类似的图片代理机构,为美国的报刊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杂志。后来,这几个人发现,把受顾客委托拍摄的图片再卖给其他的图片使用者或像“黑星”、“环球”和“基石”这样刚成立的图片库,还能再赚一次钱。
  1945年,玛格南摄影师合作社成立,向报社提供图片故事。在这一时期,许多个人和公司开始仿效图片库出售照片。各种公共场所,像海报、明信片和类似的印刷品生产者对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图片市场一派繁荣景象。
  20世纪70年代,一种被称作影象银行的新的代理形式开始向全世界出售图片使用权。影象银行针对的是广告市场,这是传统图片代理商尚未涉足的领域。他们的成功也使整个图片库行业的重要性显露出来。此时,世界正遭受经济衰退的打击。与从其他渠道获得图片的方式相比,图片库提供的图片既便宜又有相当高的质量。许多摄影师转而专门为图片库拍摄照片,因为这样做,可以得到稳定而丰厚的收入:为图片库拍照片和做签约摄影师的收入是一样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图片库摄影?严格地说,它指任何可以从版权拥有者或被授权的代理机构租用的已经存在的照片。版权拥有者,(至少在美国)指摄影师;代理机构是他的代表,或者是在图片交易中,负责与对某张照片感兴趣的潜在顾客做交易的图片代理人。在图片交易中,摄影师保留照片的所有权,照片使用后,应归还给图片库留作下次使用。
  


  图片库的照片通常有以下几个来源:
  1、来自签约摄影师,或被客户使用后归还的照片;
  2、摄影师独立完成的,并且专门为图片库拍摄的照片;
  3、摄影师与图片代理机构协议拍摄的照片;
  以上几种方式各有利弊,摄影师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实施。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摄影师保持与代理商的充分协调和沟通是致关重要的。
  如果某位摄影师决定从事这一行,请记住,这是一个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的行业,甚至是许多人花费一生投身其中的事业。这个行业有点类似于轮盘赌,除非有人对自己很有把握,否则不要轻易进入。当然,不去尝试,什么也得不到。能够为图片库工作的摄影师是那些能拍出既好看又有市场的作品的人。尽最大努力拍摄完照片后,唯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市场。
  好作品毕竟是少数,它们不是在命令和要求下拍出来的。拍出好作品的因素很多,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不必挖空心思揣摩代理商要卖什么,只要走自己的路,表达自己的概念和想法。
  用照相机挣钱是一项将头脑、才华、勤奋和商业计划结合起来的工作。毫无疑问,目前的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所有摄影爱好者拥有与专业摄影师一样的相机,而且能拍出和他们一样的照片;唯一不同的是图片库摄影师有独特的眼光,和看事物的方法。
  


  摄影师在寻找代理人之前,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一个真正的摄影师永远不要卖掉照片全部所有权,而只能出租有限的使用权。图片代理商欢迎有创造力的摄影师,但真正的成功属于那些听得进代理商劝告的有商业头脑、有创造力的摄影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今的图片库摄影的商业巨头。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图片库巨头统治着全球市场,他们来自同一座城市,西雅图。他们通过吞并小图片库来扩充自己的图片储备。这两家图片库名叫盖蒂影象和科比斯,一个属于银行家的后代保尔·盖蒂,另一个属于大名鼎鼎的微软老板比尔·盖茨。两家合起来拥有超过1亿5千万张图片。虽然大图片库和小图片库在规模上的差距不断扩大,但他们不能垄断全部市场。许多经营良好、才力充足的小图片库的发展潜力仍然不可低估。
  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摄影师可能有更大的机会与图片库合作,但是大多数摄影师只是普通人,而且人们发现,与那些拥有大量优秀照片的大图片库打交道非常难,卖掉图片的机会少得可怜,因为在他们的图片架上,许多图片与你手中的很相似。小图片库在起步阶段需要“普通作品”来摆放空空荡荡的图片架,但用不了多久,他们也只要那些能填充空位子的优秀图片了。小图片库的缺点是销售服务不完善,比如他们缺少详尽的图片目录和市场营销人员等等。
  总之,质量永远是通行证。如果你的照片确实很好,图片库里肯定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遐 思 陈桂芹    (52岁)摄   静似罗沽湖 刘文卿  (68岁)摄
期刊
主要规格  扫描类别:35mm正负片  光学分辨率:3600×3600dpi  最大扫描范围:24.3×36.5mm  色彩位数:36位(彩色模式)  12位(灰阶模式)  影像感应器:线性彩色CCD  扫描方式:一次扫描  光源:冷阴极灯管  接口:USB1.1及IEEE1394  体积:238×103×177mm  重量:2.20千克    大家好,我是方正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底片扫描仪,我的名字
期刊
平时喜欢侍弄些花鸟鱼虫什么的,每每看着它们,就有一股拍摄的欲望,心想:手里把着现成的相机、胶片,拍吧!喀嚓喀嚓一气,拍摄欲是满足了,可片子冲出来一看,整个一”花草纪念照“,不满意。偶尔翻书看到许多微距拍摄的花卉图片,尝试着拍了一些,总觉得是在重复别人。扪心自问,拍摄的角度能够突破,题材能否也做出突破呢?  于是我开始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寻找合适的拍摄题材。一次在老伴切紫圆白菜时,发现在切开的
期刊
涛声伴我奏凯歌 安徽 赵新国摄  三月的一个周末,寒流刚刚过去,天空非常明净,我来到芜湖长江大桥工地采风拍片。  攀上矗立在江流中十号桥墩的最高工作面向下俯瞰,只见平日缓缓流淌的江面一反常态,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沸腾的开水锅一般激越翻滚,当时快到下午了,阳光几乎直射江面,与我所处在大桥顶层拍片的位置形成了一个角度很小的夹角,浪花翻飞的江面金光灿烂,反射的光线让人睁不开眼。建桥工人在距江面八十米的
期刊
编辑点评  张华斌是一个大大咧咧、直来直去的人。只要和谁认识两分钟,马上就能成为“老朋友”。所以,在摄影界,尤其在人像摄影界,他的朋友颇多,人缘贼好。  过去很少参加摄影比赛的他近来突然接二连三地拿起奖来,而且都是国内摄影界的顶尖大奖,从2001年的第五届金像奖提名奖,到2002年底的第四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和第20届国展的银牌奖。就象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状态周期一样,最近的张华斌状态极佳。  正巧,本
期刊
一、辨析数码技术,用正确的创作观、艺术观看待数字现象    图像数字化和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摄影术带来一场革命,它极大地推动和拓展了摄影创作的表现力,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摄影的审美和创作方法,把摄影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审视数码特点,把握创作手法和理念    传统摄影创作,是以客观事物为主体,抓取最具表达作者审美观点和事物本身发展的典型瞬间为要点,而数码创作则与传统摄影的创作不尽相同,根据
期刊
按记录、艺术、商业分为三大类的区分方法,与刘半农先生的“写真”、“写意”、再“加上照相馆”的三大类很近似。从审美特性来区分,将摄影分为“写真”与“写意”两大类是科学的分类。而“照相馆”这一类应属于自然分类。同样,商业类的几幅获奖作品完全可以归属于艺术类,如:《浴》、《光与影》等。因为商业类与其他两类在属种关系上并不属于同一范畴,并列在同一分类体系中是不适宜的。所谓商业类,是属于按功能分类的门类,又
期刊
漓江画童 一等奖 广西/简 亮摄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边有一群酷爱画画的少年儿童,他们被中外游客誉为“漓江画童”。作品体现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及少年儿童的爱美之心。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对场景组合变动,让儿童们直接在梦幻漓江作画。画面构图简洁,色彩明快,生动活泼。分别使用富士6900Zoom数码和尼康FM2相机拍摄素材。    时代 二等奖 黑龙江/刘为强摄  
期刊
戛纳电影节    在巴黎国立美术设计学院毕业后,我开始为PARIS-MATCH杂志(《巴黎竞赛》画报)工作。他们每年五月总派我到法国南部地中海的戛纳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戛纳电影节的拍摄。  在那里,摄影不是主流,电影和明星才是主角。拍摄这些娱乐性,报道性的”新闻“是有趣的,而且很有一种”优越感“,因为可以跻身和一些大明星、导演、名人一起碰杯。只要有两部照相机在身上,颈上又挂着有电影节大会特许的通行
期刊
2002年11月23日,第二十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在承德展出的同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召开了摄影创作理论研讨会,特邀代表十余人与部分获奖者和部分各省市摄协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在整整一天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发言踊跃,大家以二十届国展为引子,对摄影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会议气氛真诚、坦率、热烈、友好。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人提前送来论文稿,本刊容量有限,在此刊发部分论文摘要。有兴趣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