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醛纤维素的改性与鞣制

来源 :皮革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NaHSO3、NaClO2、甲酸/盐酸混合酸和硫酸4种方法对双醛纤维素(DAC)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稀硫酸水解的改性效果最佳。进一步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条件对稀硫酸水解改性效果的影响,发现影响鞣剂鞣性依次为: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影响鞣剂吸收率依次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反应时间。硫酸水解改性的最佳条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30℃,7 h。改性后的双醛纤维素(DAC-SC)鞣革的ΔTs可以达到27.2℃,鞣剂的吸收率可以达到63.67%。
其他文献
针对华北地区常绿树种油松耐严寒酷暑的特性,测定生长季针叶叶绿素荧光随短时温度胁迫的变化规律,以探讨油松光合机构对异常温度波动的响应特性。结果显示:在30和35℃常见高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大疫情,引发了广大学者对疫情生态伦理问题的探讨。维护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多媒体的运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形式,优化了内容,而且也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彩,彻底改变了教学中学生被动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测定结
为优化翻白草生物碱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析因试验,确定对翻白草生物碱得率影响显著的因素,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安排试验,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翻白
积极自主、深度参与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发展物理核心素养。介绍内核探究教学的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给出教学案例。内核探究教学能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
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数字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了,利用数字化教学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及操作入手,探索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主要从随处课堂,随机
不方便法院原则(又称“非方便法院原则”)是国际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制度。目前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大多是从国别的角度出发,其中尤以对英美法系国家中的不方便
真与假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反复研究的一个古老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的广泛领域的基本问题。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不断地增孺新的内
基于近红外(near-infrared,NIR)以及可见光(visible,VIS)高光谱技术快速评估窖泥总酸的分布。化学计量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分析窖泥在近红外以及可见光波段下的高光谱数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