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鸡病发生率的措施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0
  摘要:疾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尤其是对于集约化和规模化运营的鸡场,要想降低疾病发生率,需要建立兽医卫生制度,加强场内外环境的消毒,科学对鸡群接种疫苗,谨慎选择开口药物,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最大程度降低鸡群的应激反应;对于新建鸡场来讲,要选择一个温湿度波动小,交通便利,水电有保障,环境污染小的适养区进行建场,良好的饲养环境是杜绝疾病出现的最佳保障。
  关键词:鸡;疾病;防控;措施
   鸡是我国最常见的家禽饲养品种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鸡肉、鸡蛋等在很多家庭已经成为必备的桌上菜,同时也带动了养鸡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但临床调研发现,越是集约化程度高的鸡场,其疾病发生的风险就越大,对实际生产的管理要求也就越严格[1]
  1 建立兽医卫生制度
   鸡场出入口的大门设立消毒池和消毒间,前者是供出入的车辆消毒使用的,后者是供人员出入时消毒使用的,消毒要求全方位立体式消毒,尤其是车轮、车体、人员鞋底、衣物表面等重点部位[2]。消毒池深度不能低于30cm,宽设置4m左右即可,长度要求过往车辆的轮胎能完整在池内转动一周,消毒剂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3%甲酚皂溶液。消毒间的消毒以雾化法为主,药物推荐使用安全性高、刺激性小、杀菌谱广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人员每次消毒时间不低于60s。消毒液注意定期更换,以免时间久了减效。
   鸡舍出入口也应做好消毒措施,饲养人员出入鸡舍务必消毒,外来人员一定要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入舍内,非必要情况下尽量不要让外人进入,即使是同场不同舍的饲养员。每个舍的工具要专舍专用,不得随意外借,所有入舍人员必须穿戴本舍的工作服,出舍时工作服在紫外灯下照射5min。有些蛋鸡场鸡蛋通过传送带传送,而传送带可穿过不同的鸡舍,有些病原也可能经传送带传播,故要定期做好传送带的消毒工作。不同批次和品种的鸡禁止混合饲养,防止疾病相互传播。食槽、水槽等需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洗消毒,粪便尽量采用自动清粪模式,清理2~4次/d。
  2 科学接种疫苗
   定期对鸡群进行科学地计划免疫能显著降低疾病发生率,有些疾病甚至还能终身不得。接种疫苗前要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按照规定的接种方法和接种剂量进行使用。有条件的鸡场在免疫后的2~3周可进行抗体效价的检测,如果未达到标准必须寻找到原因,适时进行补免。接种疫苗时需注意几个问题,首先,疫苗接种前后的一周之内不要使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等,临床上以地塞米松磷酸钠、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安乃近等最为常见。其次,接种疫苗最好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这种天气对鸡群的应激作用最小,如果天气不好,建议提前1d饮用VC可溶性粉或电解多维,以降低应激反应,天气实在恶劣时可推迟免疫。再次,疫苗免疫工作不得马虎,产品一定要选择大厂家的,需有质量保证且售后体系完善的,不要使用劣质的不合格疫苗。
  3 谨慎选择开口药
   雏鸡在进入鸡舍后,其吃进的第一口料和喝进去的第一口水叫做开口。未吃料之前,雏鸡肠道是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开口之后,饲料、饮水、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开始进入胃肠道进行定植,在这期间,如果开口不科学,很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如雏鸡白痢等[3]。目前临床常用的开口药有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中药、消毒剂等,其中以抗生素使用最为广泛,尤其是饲养管理水平有限的小型鸡场,复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等是常用药物,但抗生素开口容易杀灭肠道中定植的益生菌,不建议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开口比较科学,由于该类制剂中含有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不但能够第一时间定植在肠道中,还能起到抵抗致病菌感染的功效,是临床最为推荐的开口药。中药开口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但由于成本较高,加上抗菌效果不如抗生素,故目前只有个别鸡场在使用,提高免疫机能为主要功能的黄芪多糖类制剂使用最多。消毒剂开口以高锰酸钾使用最多,具有价格便宜,效果明显的优点,但高锰酸钾容易使用过量而中毒,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3d,每次饮用时间不高于4h,剂量浓度以0.05%~0.1%为宜。
  4 提升管理水平
   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饲料配方应根据日龄阶段进行调整,特别是要注重蛋白、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等物质的补充,满足鸡群的生长发育需要。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不利于鸡群体质的增强。购买饲料不可贪图便宜,需通过正规途径,购买正规厂家的饲料,并且在贮存时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并防止霉变和结块。自配日粮时,要注意原料的质量,避免饲粮配方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另外,因为自配料没有经过专业的脱霉处理,因此,饲料中必须添加优质脱霉剂。在饲喂环节,做到合理地控料和限料,以保持料槽的干净,减少饲料在料槽的留存时间,避免霉变。购买雏鸡时要注重鸡苗的质量,即使是同一厂家出场的鸡苗都存在质量差异,甚至有部分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因此,在购买鸡苗时一定要从正规厂家购买,或者从当地信誉好、有实力的供应商处购买。环境要控制适宜,舒适的环境有助于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疾病发生率也会下降,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健康,温度过高,会引起热应激,导致生理机能的紊乱;温度过低,会引起冷应激,降低鸡群的抗病力。冷热不均的环境也容易使鸡发生感冒。保持鸡舍通风,通风既有利于新鲜空气的进入,也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如氨气、硫化氢、吲哚等,从而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另外,通风还能使鸡舍环境中悬浮的尘埃粒子排出,这些尘埃粒子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很容易成為某些病原的依附载体,排出后有助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鸡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密度过大可造成鸡群拥挤,白痢、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发病率显著上升。通过多种措施降低鸡群的应激,注射疫苗时动作要轻柔,场内尽量避免大的噪声,饲料变更时过渡时间不低于3d,期间逐渐增加新料比例,降低老料比例。天气突变之前做到未雨绸缪。
  6 小结
   除了上述几种措施外,对于新建鸡场来讲,必须提前对场址进行考察,科学设计不同功能区,同时注意该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环境污染情况,了解是否属于适养区,用水用电是否便利,交通状况是否满足运营需求等。建议将鸡场建设在地势高,常年通风向阳,环境湿度低且常年温度波动较小的地区,良好的饲养环境是杜绝疾病出现的最佳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宏卫,赵德明,赵继勋.集约化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J].中国家禽,2007,29(1):1-6.
  [2] 杨前福.兽医消毒工作重要性浅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5,36(4):57-58.
  [3] 宋茹.雏鸡开口药的种类、使用误区及注意事项[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69.
   作者简介:孙跃博(1989.10— ),女,河南南乐人,中级兽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9  摘要:公牛除用作种用外,多数作为肉用牛进行饲养,去势的公牛性格温顺,肉质鲜美,大理石花纹明显,产出的牛肉品质更佳,所以应当合理的进行公牛的去势。本文阐述了公牛去势的优点和缺点,介绍了公牛去势的几种方法以及并发症的控制,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正确的做好公牛去势工作。  关键词:公牛;去势;优点;并发症控制   由于公牛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4  摘要:我国具有数千年的养殖历史,且现代各类养殖技术的兴起为现代化养殖方式提供了发展道路,就生猪养殖而言,随着生猪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以及养殖利润的可观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投入到生猪养殖行业当中,所以我国生猪养殖受到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养殖技术投入等多方面的影响,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生猪养殖发展过程当中,加快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4  摘要:养殖技术的科学与否会对肉羊的发病频次、肉质口感、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笔者主要就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肉羊养殖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肉羊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肉羊养殖技术;要点;应用   羊肉口感鲜美、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社会,羊肉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1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的育肥性能。选择300kg左右、身体健康的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各30头,每个组内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牛。在日粮相同情况下,饲养210d。结果表明:无论是冬季、春季还是全程饲养期,科尔沁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  关键词: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育肥性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5  摘要: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养殖家畜主要以牛羊为主,牛羊养殖业在当地畜牧养殖结构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阿拉善左旗畜牧养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羊肉价格的上涨,羊养殖产业稳中提升,但由于禁牧政策的实施,舍饲的养殖方式逐渐增多,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养殖场内部环境较为恶劣,羊群很容易受到多种寄生虫的感染,引发一系列的疾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2  摘要:数字化生产技术已经在深刻的改变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并极大地提高现有畜牧产业生产效率,对于提高国内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数字化集成技术在奶牛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以2016-2018年间山东祥和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为依托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过奶牛数字化集成技术的应用,山东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6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原柴达木山羊种公羊日粮蛋白营养水平的需要量。试验选用40只原柴达木山羊种公羊,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4组日粮的蛋白水平分别为7.52%、8.63%、9.57%、10.55%,试验周期为120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种公羊的平均日增重先升高后降低,试验3组的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1  摘要:育肥牛养殖周期相对较短,饲料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势必会影响到整体的育肥效果,导致养殖周期变长,育肥牛不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甚至会增加额外的养殖成本,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所以就需要从肉牛养殖管理角度入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最佳的育肥养殖管理方案,确保育肥牛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栏,为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3  摘要:为了掌握凉山州甘洛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及时开展净化工作,本研究于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户)开展了全覆盖的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辖区内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0.0158%,场群阳性率为0.0473%;牛个体阳性率0%,场群阳性率0%。结果表明,此次监测发现的甘洛县羊布病为输入性病例。建议今后进一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9  摘要:动物肠道的微生物菌群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通过多种方式定植在动物的消化道内,在体内通过竞争方式获得生存的机会,与宿主建立了合作共赢的关系。但肠道的菌群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时刻保持着变化,为了保证菌群的稳定性,防止有害菌群获得优势地位,本文就影响菌群区系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影响菌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