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及防控建议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3
  摘要:为了掌握凉山州甘洛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及时开展净化工作,本研究于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户)开展了全覆盖的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辖区内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0.0158%,场群阳性率为0.0473%;牛个体阳性率0%,场群阳性率0%。结果表明,此次监测发现的甘洛县羊布病为输入性病例。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大牛羊等动物检疫调运监管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以监测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牛;羊;血清学检测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都对布鲁氏菌易感,感染该病会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给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人被该病感染,严重的会丧失劳动能力[1]
  四川省凉山地区属于布病防控二类区,主要采取监测及净化的防控措施。2020年凉山州甘洛县共计牛存栏3.2万头、羊只存栏6.5万只。为了解本辖区内的牛羊布病流行情况,本研究在2020-2021年对辖区的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旨在了解甘洛县布病流行情况,并及时开展牛羊布病的净化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本研究对甘洛县辖区228个村的4,228个肉羊养殖场(户)、3,087个肉牛养殖场(户)进行了全覆盖布病血清学调查。对牲畜空怀、发生流产牲畜、种用牛羊(包括犊牛、羔羊)、对外购牛羊实行100%全覆盖监测;对牛羊养殖场存栏在100头以下、10头以上的抽检比例不低于30%;养殖场牛羊大于100头以上的按10%进行抽检,抽检总数不低于30头;对农村散养户全覆盖抽样监测,对高于4头、少于10头的散户随机采样2头,存栏少于5头的随机采样1头进行监测[2]。2020年共抽检羊血液样18,980份,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共计监测牛的血液样本为7,782份。
  1.2 主要试剂
   虎紅平板凝集试验使用的阴性血清、阳性血清、抗原来自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使用的试剂盒来自深圳真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根据《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18)技术规范,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对初筛出的疑似阳性样品使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确诊。
  2 结果
   2020年对辖区的11个肉羊养殖场(存栏数大于100头)、4,217个肉羊养殖户(存栏数小于100头)进行了布病血清学调查,共抽检羊血液样18,980份。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对辖区的9个肉牛养殖场(存栏数大于100头)、3,078个肉牛养殖户(存栏数小于100头)进行了布病血清学调查,共计抽检牛血液样7,782份。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将检测为疑似阳性的样本筛选出来,使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共检测到3份(来自于2个散养户)羊阳性血样,0份牛阳性血样。结果表明:辖区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0.0158%,场群阳性率为0.0473%;牛个体阳性率为0%,场群阳率为0%。
  3 讨论
   大凉山地区相对封闭,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很低,散养占比大,多采取天然放牧的方式进行饲养。多年以来未发现畜间和人间布病病例,社会对于布病了解及重视程度不高,目前甘洛县无专门机构负责部门之间组织协调,农业农村、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防控工作各自为政,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牛羊等牲畜调运数量大幅上升,农业农村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存在调运从业人员不熟悉调运程序、牛羊调运前未进行布病检测、因巨大价差购销病畜躲避检疫等问题。因此在牛羊调运活动中将外部病畜带入甘洛县的风险较高。
   本研究聚焦牛羊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布病防控,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对辖区内的牛羊开展了血清学调查,一共发现2例(3只病羊)输入性病例。第1例是一名农户在外省务工,返乡时购买1只肉羊(因价格较低)进行饲养。第2例是另一名农户通过网络平台(抖音)购买2只肉羊(因价格较低)进行饲养。通过监测发现阳性病例后,已按照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持续在周边进行监测,未发现异常。实际调查中发现规模养殖场业主未从高风险进行引种,能够执行相关调运政策,而散户对于布病和调运相关知识和政策知之甚少,这与针对规模养殖场进行布病宣传较多,对散养户宣传较少具有相关性。散养户缺乏布病及调运相关认识,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畜调入。甘洛县幅员面积大、多山地,散养户点多面广,开展布病宣传及血清采样等工作均异常困难,因此散养户是开展布病防控和监测的难点,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应将通过网络买卖畜禽纳入监管范畴。
  4 建议
   目前,根据甘洛县病例很少,结合地处山区、牛羊养殖分散的特点。建议探索建立网格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开展宣传培训、调运监管、持续监测、果断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
  4.1 探索网格监管工作机制
   由于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存在散养户量大面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量大等问题和特点,畜间布病防控仅仅靠农业农村部门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形成政府领导、网格监管、群众参与、部门协作、专业防控的工作机制,以村为单位对牛羊养殖户形成网格化监管网络,经常性开展监管和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业务部门及时对牛羊(重点在调运进入境内的)进行监测和相应的处置,以形成布病防控的强大合力。
  4.2 加大布病防控宣传工作
   工作中发现散养户对于布病防控知识和调运政策知之甚少,消毒意识欠缺,对于个人日常防护了解也很少,这是甘洛县畜间布病防控的最薄弱环节。下一步需全面加强畜间布病防控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重点在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散养户。使得从业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布病的症状危害和日常管理消毒的重要性,提升从业人员的布病防控能力,形成养殖业主是动物防疫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从而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4.3 落实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①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检查站堵截功能。严格开展动物检疫工作,调入牛羊必须具有布病病原阴性检测报告方可调运,引种落地后须经过隔离以及检测合格以后方可混群饲养;②持续开展布病监测工作。布病发病、流行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未能及时监测发现,可能导致辖区内的布病传播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开展持续性监测;③规范处置阳性病例。对于确诊为阳性的牛羊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置,严防疫情扩散,并对受威胁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严防布病流行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7.
  [2] 谢文浩,黄强,杨琨.青川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8):110.
   *通讯作者,邮箱35804210@qq.com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飞速提升,对于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生猪养殖的发展。而在我国经济体制得到发展背景下,生猪养殖也呈规模化发展,但是在生猪规模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缺陷,这就需要养殖者采取科学的对策,做出有效的解決。  关键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问题;对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7  摘要:现阶段,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大而不强态势,导致畜牧业市场波动明显,效益参差不齐而又明显低下。作为大市场下的高台县草食畜牧业,与全国市场态势同步而又偏弱,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既要顺应全国大市场态势,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发展思路、优化区域发展规划、提升从业者素质、进行防疫模式创新、强化草食畜牧业发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9  摘要:公牛除用作种用外,多数作为肉用牛进行饲养,去势的公牛性格温顺,肉质鲜美,大理石花纹明显,产出的牛肉品质更佳,所以应当合理的进行公牛的去势。本文阐述了公牛去势的优点和缺点,介绍了公牛去势的几种方法以及并发症的控制,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正确的做好公牛去势工作。  关键词:公牛;去势;优点;并发症控制   由于公牛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4  摘要:我国具有数千年的养殖历史,且现代各类养殖技术的兴起为现代化养殖方式提供了发展道路,就生猪养殖而言,随着生猪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以及养殖利润的可观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投入到生猪养殖行业当中,所以我国生猪养殖受到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养殖技术投入等多方面的影响,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生猪养殖发展过程当中,加快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4  摘要:养殖技术的科学与否会对肉羊的发病频次、肉质口感、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笔者主要就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肉羊养殖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肉羊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肉羊养殖技术;要点;应用   羊肉口感鲜美、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社会,羊肉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1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的育肥性能。选择300kg左右、身体健康的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各30头,每个组内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牛。在日粮相同情况下,饲养210d。结果表明:无论是冬季、春季还是全程饲养期,科尔沁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  关键词: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育肥性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5  摘要: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养殖家畜主要以牛羊为主,牛羊养殖业在当地畜牧养殖结构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阿拉善左旗畜牧养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羊肉价格的上涨,羊养殖产业稳中提升,但由于禁牧政策的实施,舍饲的养殖方式逐渐增多,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养殖场内部环境较为恶劣,羊群很容易受到多种寄生虫的感染,引发一系列的疾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2  摘要:数字化生产技术已经在深刻的改变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并极大地提高现有畜牧产业生产效率,对于提高国内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数字化集成技术在奶牛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以2016-2018年间山东祥和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为依托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过奶牛数字化集成技术的应用,山东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6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原柴达木山羊种公羊日粮蛋白营养水平的需要量。试验选用40只原柴达木山羊种公羊,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4组日粮的蛋白水平分别为7.52%、8.63%、9.57%、10.55%,试验周期为120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种公羊的平均日增重先升高后降低,试验3组的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1  摘要:育肥牛养殖周期相对较短,饲料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势必会影响到整体的育肥效果,导致养殖周期变长,育肥牛不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甚至会增加额外的养殖成本,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所以就需要从肉牛养殖管理角度入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最佳的育肥养殖管理方案,确保育肥牛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