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的综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内容主要涉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内涵、实现方式与途径等方面。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韩园园(1993-),女,山东临沂人,济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我们人类发展的远大理想,这也是马克思所认为的主导价值倾向,也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的现实任务。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实就是关于“人”的理论。“人”作为实现全面发展的工具,到底是指个体还是类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一争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类主体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类”。而所谓“类”就是指“一般的人”、“一切的人”。在此基础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其实是我们整个人类发展的自由与全面,即:社会全体成员发展的自由与全面,而不是指某个个体或者某一些人发展的自由、全面。
  个体主体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个人”。而所谓“个体”就是指“个人”。在此基础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其实就是指一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一个人的体力、智力、心理、品德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类与个体结合主体。持类与个体结合主体的观点的学者认为,无论是类主体还是个体主体都是片面性的、不全面的。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人是个体与类的相统一。这里的统一,既可以广泛的指全人类,也可以狭义的指某个人。持类与个体结合主体的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的。因此,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类整体,也包括社会个体。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同时在类与个体这两个层面上来进行论述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又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相互协调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作了不同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规定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本质联系在了一起。持此觀点的学者指出,“人是什么”决定着“人的发展是什么”。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提升。第二,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改善。社会关系之中存在着人的本质规定,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充分丰富与全面占有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个性中,也包括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是现实的存在,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有学者提出,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有学者认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这两个方面的同时体现。一是作为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社会的目标,二是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为之努力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與现实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状态和价值目标,同时也是逐渐突破历史的束缚进而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当前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也是如此。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有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这些学者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体力和智力相互结合的过程。他们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劳动与智育、体育、技术教育的不断结合。还有学者提出,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废除私有制,发展教育,平等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以及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
  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以韩庆祥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条件就是节约劳动时间,增加并充分利用个人劳动时间。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休闲和个人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消除现代化困境、消灭消费异化、保障人民自由追求财产的权利、完善市场经济等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论述。
  四.结语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以作为审视我们的现实、规划我们的目标和行动的指南。现代社会中,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哪些方面还受到束缚,哪些方面需要解放出来,哪些方面需要弥补,都离不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分析。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因而我们不能满足于现代的状况。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既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使全人类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小琴.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4).
  [2]冯颖红.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
  [3]韩庆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2(1).
  [4]李璞玉.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
  [5]张步仁.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6]韩庆祥,张金虎.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认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1).
其他文献
0 概述众所周知,导线连接的成本是由端子的价格,配线及其相关费用(因导线在接线端子处松动而进行的维护和维修费用)所构成的。因为所有端子制造商制造同类产品的价格几乎处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小儿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严重的癫痫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甚至可以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对癫痫发病机
摘 要:贵州发展旅游业符合当下贵州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与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相一致,它有利于贵州省依靠本身的优势提高贵州省的综合实力、改善贵州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贵州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试图从贵州旅游业优势点的角度出发,找寻能够支撑贵州旅游业大步向前发展的内部因素。  关键词:旅游业;内部因素;发展  作者简介:
摘 要:在王羲之横空出世之后的漫漫历史长河里,几乎无人能再度登临书法界的顶峰,直至颜真卿的出现,他博采众长的姿态,吸取众名家所长,突破盛唐时期书法的秀美风格,开创了独具一格的“颜体”,其书法气势磅礴、雄厚端庄,令无数才人为之倾倒。  关键词:颜真卿;艺术特色;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1、颜真卿其人生平经
摘 要:導致交际失误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纯语言性因素。本文阐述了言语交际失误的概念并结合实例分析纯语言性因素引起的交际失误。  关键词:交际失误;多义词;同音异义词;近音异义词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引言:  交际失误是指交际伙伴对表述完全或部分的不理解,也就是没有实现或没有完全实
摘 要:川菜作为传统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川菜起源很早,在川人“尚滋味,好辛香”饮食特点的影响下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有的风味,在中国的八大菜系中独树一帜,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川菜作为我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经带上了民族的印记,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特点,通过川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民族文化。  关键词:川菜;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
基金项目: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6YUFEYC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云南少数民族群体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从民族认同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这两个维度,深入地对大理白族的文化安全与风险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安全;文化风险  作者簡介:郭沛然(1993
目的:近年,罗红霉素( roxithromycin,RXM)等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炎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虽然作用机制不清,但目前研究工作初步证实的一些机制与包括常
目的: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重要的病理意义在于心、脑、肾靶器官受累。随着对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和降压药物的迅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