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的“魔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语言表达的艺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开发智力的效果,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不是学生不听讲,只是讲得太冷场,不是学生不爱学,只是语言太枯竭。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之所以能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除了他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深厚的专业功底外,还与他们刻苦磨炼出来的出色口才分不开。所以,我深深体会到,丰富多变的语言,在驾驭课堂和学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让教师的语言更具有“魔力”呢?
  首先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广泛涉猎,博学多才。不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先大量投入,而后才有高效产出,语言的修养也不例外。教师要想讲好课,就需要博览群书,储备丰富的知识,练就不一般的口才,得用文史学家的内存和演说家的输出要求自己。还要多听听相声,多看看小品,从中汲取一些语言的组合技巧,培养一点幽默能力。如果教师孤陋寡闻,对学科知识只能照本宣科,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模棱两可地回答,学生就会学得无味,听得不满意,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人想睡觉。相反,如果教师能将知识讲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对学生的提问对答如流,出口成章,就能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更全面地理解内容,并因此受到美的感染。教师要精神焕发,满面春风。教师走上讲台,要精神饱满,讲课要有激情,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从精神上抓住学生。
  教师语言的要有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
  全心投入,情真意切也是一个方面。真实才能感人,情真意切的语言会增强其可信度,使语言富有“魔力”。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那一段段颁奖辞何以让国人听得一次次落泪,就是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做作,没有渲染,有的只是真实,是当事人发自内心的诉说和来自生活的真实的展现,使我们这些不认识丛飞的人感受了丛飞的高尚,没见过王顺友的人了解了王顺友的坚守……教学语言也一样,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移情于听讲者,与之产生共鸣,使听者和讲者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使语言更具“魔力”。
  语言是一門艺术,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不是一种过高的要求,而是出于职业的需要,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积累,处处留心,不断汲取各种知识,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语言“魔力”能够自然生成,真正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身才气展课堂。”◆(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福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有效的服务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或生活,而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我
科学课程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科学课教学要让学生“能用科学探
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和背景添加等,细致入微地对人物进行个性描绘,发掘人物的故事因素,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的事迹、经历以及成长过程,凸显人
第一印象往往会带来错误的结论.我还记得自己在渥太华的欧洲使团居住区受到了主人的热烈欢迎,然后被告知这栋房子能够很好地抵御加拿大的寒冬,因为它由真正的砖块和石头搭建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表现我们在平常教学中难以体现的东西.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化学的
“教育移民”通常指为了孩子的教育与未来的发展而选择的申请移民。本文是指:在国内,为了子女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从城郊、乡镇农村向城市或是经济较落后城市向较发达、发达城市迁移。或者是因为务工或投资、经商常年在异地城市生活而子女被动在异地城市接受教育而产生的迁移。这有别于为了考录取而在高考前临时改变报考地的迁移。其主体是农民工,为表述方便,下文统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一、教育移民产生的原因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几乎贯穿了整个生物的课堂教学.然而演示实验往往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而分组实验又多是验证性实验,只有通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
近几年中考都会出现与溶解度曲线有关的选择题,下面就以几道题为例,分析归纳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
在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寻求着发展之路,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学校确定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切入口,把开展绿色教育作为课程改革创建我校特色的有力措施,逐步实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一方人民。为把课改引向深入,我们在绿色教育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一、创建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