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ed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将来能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职业教育担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各行各业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是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当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是中考300分以下的学生,自律性也很低,并且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太重视。经调查,我发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对待理想往往很模糊,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表现为比较自由散漫,学习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甚至会迷失方向。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很多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与子女进行交流,造成了部分学生亲情缺失,性格比较孤僻或偏激,容易走极端。
  3.不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网络中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在部分学生中有所反映,如“好打好斗”“哥们义气”等等。这些学生往往不能遵守学校纪律,分辨是非能力很差,有些同学甚至包夜网、吸烟、酗酒、打群架等等。
  4.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我在上课时讲到艰苦奋斗这节课时,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需要艰苦奋斗了,艰苦奋斗是以前的做法,现在不适用了。
  5.生活上攀比成风,個人主义、享乐主义有所表现。现在学生中间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手机,其中不乏是名牌手机。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竞相购买名牌手机,认为很有面子,加重了家庭负担;还有的学生在服装上相互攀比。
  6.学生有了错误,不能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存在很大的逆反心理。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正确面对,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当前职业学校的现状分析
  1.当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我们不仅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科技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阶段的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所谓的“二流教育”。
  2.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少教师重视学生的职业文化教育,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实际上,要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高素质”不仅体现为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缺乏实习场地。很多职业院校,因为缺乏实习场地,导致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相对较少,从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措施
  1.加强理想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使学生认识到,我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我也一样可以成才。
  2.在全校大力倡导一种尊师重教、文明礼貌的气氛。例如,学校应大力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评选“文明礼貌标兵”,组建“环保小分队”等等,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学校领导要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尤其是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谈心、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一切可能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宣传从职业教育中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以及他们为成功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使学生认识到在新的时期仍然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生活方面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名牌,自觉抵制贪图享乐、相互攀比的不良思想;在学习方面要刻苦钻研,顽强拼搏,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在工作方面不畏艰难,奋发图强,拼搏创业。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专业技能大赛、篮球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张扬个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非常必要的。如在一次学校的篮球比赛中,一个原本很松散的班级却变得空前团结起来,运动员奋力拼搏,啦啦队齐声呐喊,很多学生自己掏钱为队员买饮料。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自尊自也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6.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活动,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人是有感情的,当老师以真心真情去感动学生,学生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心。如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开展了一次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我先介绍了歌曲“感恩的心”的创作背景,然后播放了歌曲“感恩的心”。在听完歌曲后,我对同学们说:“这首感人的歌曲实际上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感谢父母、回报父母。我们要知道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来回报我们的父母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又如,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之时,我召开了一次“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我对同学们说:“去年的今天,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在瞬间数万人失去了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显得非常脆弱。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又是顽强的。在大地震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希望的太阳,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要让我们的生命发光、有价值,就要像他们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人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还要去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从而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做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7.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如学校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效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无偿的付出,但是它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8.校企联办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模式,不仅可以让企业了解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岗位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从安静的校园一下进入纷繁复杂的社会,会面对许多在学校生活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这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对学生素质的一次检验。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辅导老师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热爱本职工作;要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请教,认识到每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而更珍惜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要正确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切实通过这种校企联办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将来成为一个适应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孔子曾经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人也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与活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是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
主要研究了林白小说创作过程中的转型问题。林白小说创作转型的表现,既有主题书写的变化,也有叙事形式的变化;林白小说创作转型的原因,既有社会现实的变动和女性写作的危机,也有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一个结论深刻而清晰: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管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地依靠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源。  密切联系群众,是由党的性质决
新时期诗歌二十年作为一个历时性话题,与其将它视为一种"事后追溯"性的理论概述,毋宁将其理解为对写作与历史关系的再度发现和对前景的不断建构.它不是一个首尾一致、具有自
内强迫心理是由于外在诱因的作用,驱使人们从事某种创造性活动的主观感受,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内强迫心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并伴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为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
列文森是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学术代表之一,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本文主要对列文森的两部学术代表作--<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
2005年被称为网络造星的元年,无论是郭德纲还是胡戈,无不通过网络的力量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始终处于大众舆论的聚光灯下。如果要问2006年网络谁最红?那么十有八九会提到一个名字—
摘要: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是问题存在的根源。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尝试提出几项应对策略加以实践,力图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原因 策略 加强培养    英语阅读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交际活动,因此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语言结构,而是为了获取信息。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目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