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理论与实施要点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根植于幼儿真实的生活环境,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通过发现、提问、探究、合作、分享等科学探究的基本途径实施活动,奠定幼儿的素养基础。阳光幼儿园的探究取向主题课程主要由主题的萌发、课程活动网络图的形成、探究课程的推进等组成,教师会详细记录幼儿探索活动的历程,并进行统整。探究取向主题课程体现了素养导向的培养目标,遵循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注重幼儿活动经验的统整,对我们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因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欧盟各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较为重视教育改革,并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传承和国际理解、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素养。幼儿园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根植于幼儿真实的生活环境,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通过发现、提问、探究、合作、分享等科学探究的基本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知识、能力和个性,为幼儿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含义
  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是由探究取向与主题课程两个概念构成,是一个复合型的专门用语。幼儿园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是强调探究精神的主题课程,也称为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Campbell和Harris(2001)提出至少六种主题的中心焦点可供主题教学选择,包括:文学、课题、概念、事件、问题以及立场。主题课程是师生共同选定与生活有关且涉及多学科面向的议题或概念,作为学习之探讨议题;并设计相关的学习经验,以统整该主题脉络相关的知识,以及试图“理解”该主题与“解决”与该主题相关的问题。幼儿园的主题定义是“幼儿的学习活动系从生活经验出发,统整所有课程领域,重视学习兴趣,强调身心发展的基础,满足个别差异的需求,以一个现实生活议题为中心的完整学习活动,这个中心议题就是主题。”
  探究取向则是指以探究为方向、为趋向,属于课程取向的一类特征。杜威在《逻辑:探究的理论》一书中将探究界定为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况进行有控制或有导向的转换,把它的构成分子及其关系变成明确的状况,把原先的情境变成是统一的整体。杜威提出的问题解决法,也称发现学习法,就是教师事先并不给予答案,学生自行摸索,老师要辅助布置学习的情境,只是视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给予提示。探究本质内涵是寻找(寻求、探寻、试图发现、仔细推求)问题的答案,其核心行为是寻找,探究被视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究所关注的是如何建构与协商意义、如何建构自我和能动性、如何习得符号技能,特别是关于所有心智活动中文化“置身情境脉络”的问题。可见,探究和问题解决有内在的关联性,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生,探究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幼儿园探究取向主题课程通过围绕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议题,统整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探究取向主题课程集结了探究活动与主题课程的优势,为幼儿的素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纸的大特搜”主题活动分析
  阳光幼儿园是一所私立非营利幼儿园,全园有4个班级,共120名幼儿,每班2位教师。该园在实施主题探究课程已有两年。下面以该幼儿园中小混龄C班为例,举一例来说明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实施。
  (一)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萌发:基于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观察
  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较多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真实世界。教师会基于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去捕捉他们的兴趣点进而加深加广他们的经验。C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探究常常是由身边非常常见的物品开始。在手工活动时间老师发现,相较于做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多数孩子对手工纸张更有兴趣。一些孩子会把纸撕成长条、揉成团,或拿起纸张扇一扇听声音。柯老师敏感地意识到,以“纸”为主题发展一些活动。她尝试沿着幼儿的兴趣实施与纸有关的探究活动。
  这个主题课程的萌发来源于幼儿身边的生活,是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所萌生的。如果教师将幼儿们超出计划的行为定义为“搞破坏”,便不会有幼儿自主萌发的活动产生。因而,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萌发,鼓励教师对幼儿细致地观察,倡导教师对幼儿兴趣的尊重。
  (二)探究取向主题活动网络图的形成:师生共同建构探索的活动
  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是师生共同构建的活动。教师在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集体活动时间,教师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他们都见过哪些纸?教师提议在班级组织一个“纸的大特搜”活动,让幼儿们在班级里找到他们所认为的纸。在分享活动中幼儿们非常开心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纸,也对他人的纸感兴趣。幼儿们发现自己的纸和别人的纸有许多的名称上、形状上、用途上等不同。教师提示幼儿可以帮收集到的纸它们找到自己的伙伴,并说明理由。柯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分类记录表。
  为延伸幼儿的兴趣点,老师询问他们对纸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并将他们的发言记录在白板上整理成网络图。教师将幼儿的问题记录下来,如他们想知道“纸制品都有哪些”“为什么有些纸制品可以盛汤,有些不能?”“纸在水里会变色吗?”“投进马桶里的纸去了哪里?”。主题网络图也预留了一个空白格,以方便幼儿在后续的探究过程中,生成新的活动。即该探究主题网络图是保持弹性、开放的,对幼儿的后续活动起着一个导引作用。
  探究取向主题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探究活动的实施者。主题网络图的规划目的是帮助幼儿记录他们的活动经验,教师虽然执笔参与,但体现的则是幼儿的行动意愿。
  (三)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推进:以幼儿的探究为主线不断延伸活动
  幼儿的探究是一个发现之旅,是充满快乐想象的过程。在“哪些纸不怕水”的活动中,使用幼儿在“纸的大特搜”活动收集到纸,如糖果紙、瓦楞纸、画纸、厕纸(可溶于水)等做实验。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商量需用到的材料、容器,让幼儿们实验并记录。这时琪琪说她有新发现,她对老师说她发现牙膏盒里面和外面的纸是不同的。里面的纸怕水,外面的包装纸不怕水。柯老师提问幼儿,谁能猜一猜为什么是这样呢?接下来的活动,幼儿一起探究不同纸张的特征。该主题内容在幼儿不断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纸的主题活动中,活动跟随幼儿兴趣时有变化。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追寻兴趣而走,并适时地将活动深入化。针对幼儿不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因实际情况做调整,以使活动的开展保持一定的弹性空间。
  (四)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记录:整合和推动幼儿活动经验
  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注重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的结合。教师会注意整理幼儿的活动历程,借助视频、照片、手工作品等方式进行记录。这些活动从主题活动开始至结束持续进行。这项工作并非只是为了做好活动的总结,有较好的效果呈现,而是帮助幼儿回顾和推进他们的探究。探究取向主题课程中教师要善于用课程地图,帮助幼儿回顾活动历程,推进幼儿的后续探索活动。教师也可以与幼儿一起在课程结束时制作活动历程图,将课程如何开始、实施过程、产生作品等进行记录。当然,活动历程图也可以作为呈现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提升家长对园所活动的支持。
  三、探究取向主题课程对当前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科技革命对教育的沖击令人震撼,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传统的将学习者看作知识容器的囤积式教育很难让他们在未来拥有竞争力。教育活动也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以及运用良好的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由幼儿的好奇出发,遵循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问题,反映着浓厚的问题意识。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程。这一历程调动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参与,从未来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当前还在实施传统分科讲授式教学的幼儿园需要课程革新。
  (二)尊重幼儿的兴趣与探究精神
  探究取向主题课程具有很强的弹性空间,即课程的生成性很强。这归因于课程的实施非常注重幼儿的兴趣。兴趣起源于好奇,而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探究取向主题课程的开展,幼儿是探究的主体,探究的主题一定是幼儿感兴趣的。如果有探究的形式,有主题的载体,但是脱离了幼儿的兴趣,这种主题探究是假主题探究,违背了主题探究的核心精髓。所以,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不仅仅要学习探究式主题的外壳,更要实践探究精神,要做到课程的实施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
  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做到倾听幼儿,理解幼儿。教师需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自由不拘束的氛围中幼儿的主动行为才会自然发生。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解读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及价值,捕捉有价值的教育讯号。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自主自发的行动,并帮助他们提升和完善活动内容,加深加广他们的活动经验。
  (三)融合各领域知识,统整幼儿的经验
  主题教学超越了学科教学,是对学科的整合。学科整合是学术领域探讨的议题,也是实践领域改革的尝试点。探究取向主题课程是有机整合各科教学活动的统整。拼盘式主题课程,虽然也是统整,但是却是拼凑式的整合,教师高结构高控制的特征非常显著,背后实质是学科式教学。
  知识与知识间越紧密且相关的联结越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探究式主题是问题导向、任务取向,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身边一些知识、技能融合进主题中。教师不必担心幼儿学习上“营养不良”,而刻意强硬往主题里塞一些学科知识,这样只会导致拼盘主题的出现,阻碍幼儿探究的连续性。这种现象背后是成人的焦虑,成人要有意识地加以避免。如果幼儿的成长,真的出现了所谓的“偏科”,成人可以适当地引导,在主题外引导幼儿丰富一些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但是不要过于强求。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策略研究”(GH150262)】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吉林;新竹市非营利阳光幼儿园台湾】
其他文献
<正> 我院已推行13个社会化保障项目的实践证明: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可使后勤保障服务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让医院甩掉医院“办社会”的沉重包袱,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用3,4-二氧亚甲基苯甲醛通过Claisen-Schimidt反应合成了3,4-二氧亚甲基肉桂醛,再与氨基芳酸缩合制备了三种希夫碱化合物.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用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结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共14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均行DTI检查,以双侧顶叶白质、额叶白质、胼胝体膝部和压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之一。要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可见,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可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  一、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加深印象  1.直观呈现法。针对小学生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我采用实物、图片、玩具、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教授有关学习用品、交通工具、
<正> 住院收入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不同规模医院住院收入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但是在综合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住院收入占的比重更大,一般在50%左右,有的更高。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
为了解骨科感染常见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对近5年我院分离的956株骨科感染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分析,结果显示各种骨科感染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均有下降.因此,探索降低细菌
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我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人们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