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出版:以媒介为中心的传播构建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xi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出版是作为独立的传播产业而存在的。它不是被动的、中性的,而是对包括现代文学在内的传播内容的生成与传播,具有选择与倡导的功用。现代出版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构建,那就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工作,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设桥梁,最后形成一个传播场,从而释放传播效果。印刷技术的革新是现代出版传播的基础,报刊、图书是现代出版的传播媒介,商业性与文化性的互动则为现代出版提供了传播动力。 Modern publishing exists as an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t is not passive, neutral, but has the function of selection and advocacy for the gene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content including modern literature. Modern publishing has its own unique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 which is media-centered work, a bridge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and finally the form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field, thus releasing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 innovation of printing technology is the basis of modern publishing.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books are the media of modern publishing. The commerci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provide impetus for modern publishing.
其他文献
“隐喻”概念在当代历经了从修辞到认知的转向,在这一转移过程中解构主义的推力不可忽视。德里达通过“隐喻”开启了对哲学的双重解构:以“隐喻”来颠覆形而上学的根基,并以
身体是人类根本性存在的基础,在经历长期被鄙弃、压抑和遗忘的历史之后,在现代思想和日常生活中被凸显出来。随着文学批评的焦点从自足的内部研究向外部研究发生转移,身体成
简本《武王践阼》等的出土进一步证明西周时期存在大量铭文,而这些铭文实际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铭文的记录、叙事、美颂等功能以及警戒、诰勉、不朽等内容都深
“延异”(différance)是解构理论的一种重要术语,由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发明。不过德里达并没有为“延异”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甚至一再强调“延异”“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一个概
“隐含作者”的概念一经布斯提出,便持续在叙事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同理论立场、观念在此不断交接、碰撞。究其原因,布斯建立这一概念,所立足的乃是其一贯的融通的
古代科举素有“衡文取士”之说,对此应作具体分析。在不同时代,文学在科举中所占的地位不一样。科举之“文”形式不一,如诗赋、八股文和策论等,相应的“衡文”标准也不一样。
作为人物存在的先决条件,身体在小说叙事的三个层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故事层面,身体是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的文化符号;在叙事层面,身体是具有重要的结构价值的叙事符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以汉语中的副词“横竖、高低、反正、死活、好歹”为考察对象,对其构成方式、语义内涵、组合规则等进行认知解释。涉及的理论有概念合成、原型
“不经常”和“经常不”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异同:在层次构造上,后接VP后,前者的结构为[[不[经常]]VP],后者的结构为[经常[不[VP]]]。在句法功能上,二者都能在VP前作状语,但前者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最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病因及确切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一般认为涉及到遗传、免疫、感染、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