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育如何生活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幼儿园的大门需要向社会、大自然敞开,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幼儿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幼儿园新课程的构建和实施。
  一、增添课程自然气息,拓展幼儿学习空间
  幼儿生活的大自然、大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在大自然中收集丰富的自然材料,进行园内环境创设,让幼儿园环境更具自然气息。同时,大自然也是幼儿学习的第二课堂,奇妙的自然现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活教材。将课堂搬向园外,以大自然为素材,引入课程内容,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让幼儿真切感受大自然,认识和适应大自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主题活动“秋的喜悦”中,让幼儿观察农田忙碌的收割景象,市场里丰富的蔬菜、水果,感受丰收的快乐;组织幼儿到附近果园参观,听果农介绍果树的种植培养过程,与果农一起收果子,体验劳动的艰辛;运用舞蹈、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丰收的景象,表达幼儿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体验劳动的快乐。另外,我们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根据季节种植各种蔬菜,从播种、施肥、除草、收获整个过程都让幼儿参与,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幼儿适应能力
  学习来自于生活,学习也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幼儿了解生活,融于生活,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从孩子的身边生活着手,对生活中活动进行开发和创新,关注活动能否真正引发幼儿的参与和兴趣,促进幼儿能力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中班主题活动“我去逛超市”,从幼儿区域活动“小小商店”中引发出来,在幼儿已有逛超市经验基础上,引入“超市”的活动,发现超市与一般商店不同的物品摆放规则、超市购物秩序,购物礼仪等,教师与幼儿一同收集材料,将“小小商店”升级为“小超市”,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体验超市购物乐趣。结合“环境保护日”“劳动节”,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播放废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录像,了解环境污染带给人们的生活危害,加深幼儿对“环境污染”的理解,萌发环保意识。以“救救地球”为题,开展向社会开放的幼儿画展、设计“爱护环境”提示牌、清扫校园等系列活动,共同关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此活动中,结合生活中的现象,采用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幼儿的积极参与,各内容相互渗透,引发教育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全面的感知生活,适应生活,关爱生活。
  三、充分利用乡土材料,浓郁课程乡土气息
  美丽的农村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乡土材料,泥巴、石头、玉米、苇竿、棕叶,还有民间艺人的草编、竹编,小吃、民俗节日等都可以适时地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我们收集丰富的乡土材料,开设有趣的区域活动。如泥工区,孩子们自由创作逼真的泥塑形象;绘画区,可以进行年画创作,也可以为石头变“脸”;制作区,可以进行草编、竹编、纸编,也可以利用芦苇秆、玉米棒等自由创作。为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让幼儿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使幼儿园课程凸显特色,更具乡土气息。
  例如,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结合本地每年一次的“梨花节”,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赶赴这春的宴会,满山的梨花带来春的气息,感受春天里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渗透“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教育。在了解本地文化特产“绵竹年画”的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从过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年画中,感受到一种浓浓的风俗习惯;在“年画节”时,欣赏惟妙惟肖的年画人物表演,各种各样的年画制品;请民间艺人现场作画,了解年画的绘制过程;幼儿进行年画创作活动中增添幼儿对年画的兴趣,对家乡的热爱。
  生活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关注幼儿,关注生活,拓展幼儿的學习空间与内容,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军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和仇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
期刊
在小学阶段,写作文是最让学生头痛的作业,绝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写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消除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养成爱好写作文的习惯,写出好作文呢?我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如下教学方法。  一、抓积累  抓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素材积累和写作方法积累。  1.抓语言积累是指让学生多看多摘抄多读  多看是指让学生多看少年儿童电视节目或者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电视剧。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学生看电视严重影响
期刊
位于粤东偏北的梅州市,有着大自然造就的山区迤逦风光,但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学校布局分散,教学资源薄弱。对于许多山里娃来说,获取知识改变命运,长大后走出大山,是他们最迫切的中国梦。然而,想要在偏远山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没有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是行不通的。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山里娃成就梦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增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期刊
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幼儿园选择孩子们看得懂,听得懂,幼儿易理解的绘本,引导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并学会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展相关早期阅读活动,让幼儿理解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开展阅读
期刊
摘要:幼儿在参与科学游戏活动中,能够保持永久的好奇心,持有浓厚的兴趣,通过经历丰富的操作活动,发挥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及教师在科学游戏中的指导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激发幼儿兴趣、游戏活动导入与环节设计方面的指导方法找到相应的策略并进行实践。使科学游戏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
期刊
儿童的探索天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自主探究”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1.创设愉悦情境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一
期刊
活动区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环节之一,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角色型活动区游戏作为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对指导角色游戏的体会和感受。  一、角色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体现  在活动区中,角色游戏主题的确立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主题应根据幼儿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自主确立。在游戏中
期刊
绘本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是绘本大师通过手工进行绘画来展现美丽的图片的书籍。多组生动、形象、美丽的图片,连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生动内容和绘本的完美画面会给幼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幼儿主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绘本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指导给幼儿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幼儿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一、听读结合,点燃幼儿的想象力
期刊
[案例背景]  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改革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参与者”,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学习的主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市教委扩大高中体育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范围,并正式启动小
期刊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对于学生的成长影響最大。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者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也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家校合作,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