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对于幼儿发展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是绘本大师通过手工进行绘画来展现美丽的图片的书籍。多组生动、形象、美丽的图片,连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生动内容和绘本的完美画面会给幼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幼儿主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绘本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指导给幼儿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幼儿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一、听读结合,点燃幼儿的想象力
  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阅读幼儿的想象力会被充分地激发,让幼儿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故事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绘本中有非常漂亮的图片,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所认识的字并不是很多,绘本通过大量的图画来展现故事的情境,文字语言比较少,正好适合幼儿的需要。教师给幼儿进行朗读,带领幼儿一起去学习,会让幼儿在故事中展开想象力,尽情地去想象故事的发展,构思接下来的情节……
  例如在阅读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时,教师就可让幼儿认真听,教师给幼儿朗读故事。有一天,小鼹鼠从地下伸出头来,他高兴地面着向太阳:"哇!天气真好。" 这时候,事情发生了!(一条长长的,土黄色嗯嗯掉下来了,糟糕的是,它正好掉在小鼹鼠的头上。) 小鼹鼠气得哇哇大叫:"搞什么嘛!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有一个影子闪过去了,但是,小鼹鼠看不清楚那是谁。) 教师可以停一下,让幼儿们进行想象,会是谁拉的臭臭呢?幼儿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舞台,幼儿们会给教师一个惊喜。
  二、读做结合,激发幼儿审美能力
  绘本中有很多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借助绘本的丰富内容和图片让幼儿们快乐地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让幼儿一边读,一边做,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们通过动手的方式给幼儿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们可以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幼儿在动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按照他们自己认为美的方向去努力。
  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让给幼儿提供一些让他们动起来的机会。例如在阅读《我做哥哥了》的时候,故事讲到了猫弟弟妹妹们挂在树上,下不来,很危险,猫哥哥一个一个的把它们救下来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情境,让一个幼儿来当哥哥,想办法去救自己的同伴。幼儿们会进行模仿和创新,结合故事内容加以想象、创造,从而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三、同伴互读,促进幼儿合作学习能力
  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幼儿两两成对地进行相互阅读。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沟通和交流中幼儿的思想会变得更加开阔,幼儿之间可以实现取长补短。在相互的阅读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幼儿更快地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相互学习,幼儿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们之间的讲诉会带着他们的理解,更好地展现出了故事中的亲情和暖意,为幼儿学习营造出了更多的和谐氛围,让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自由、温暖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和能力的提高。
  四、自主诵读,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绘本都是通过手工绘画出来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再融入生动的故事,更是充分地展现出了它的生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诵读的时候,要充分地相信幼儿,给幼儿一个空间,在教师讲解了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去探究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教育思想,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考中幼儿对于故事中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形成了深刻的认识,促进了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阅读《第五个》时,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玩具们生病了,一个一个的排队去医生那里看病,在等待的过程中,玩具们表现出的那种恐惧,还有被医生修理好以后的表现出的那种开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探究他们去医院是怎样做呢?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来描述,很好的将绘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总之,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利用绘本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绘本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幼儿思维的快速运转和思考。通过幼儿的探究和自主思考,幼儿的多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就像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滋润着幼儿的心田,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彩笔
期刊
一、引言  英语中介词的数量虽然十分有限,但使用频率很高,John Taylor(2007:161)认为, 英语属于介词中心语言(preposition-focus language), 介词含有很丰富的信息量。外语学习者,甚至一些高水平学习者对介词的理解总会出现偏差。其原因在于介词的语义网络十分的复杂,各义项之间零散而没有系统,规律性不强。空间介词是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习得问题自上世纪 70年
期刊
一、教学目标  插入艺术字并能进行简单的编辑、修改。  1. 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2. 能够对艺术字进行简单的调整。  3.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艺术字。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字标语,让学生了解艺术字的特点,感受艺术字的美感。  2. 通过创设情景任务,增强学生上机操作实践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军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和仇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
期刊
在小学阶段,写作文是最让学生头痛的作业,绝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写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消除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养成爱好写作文的习惯,写出好作文呢?我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如下教学方法。  一、抓积累  抓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素材积累和写作方法积累。  1.抓语言积累是指让学生多看多摘抄多读  多看是指让学生多看少年儿童电视节目或者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电视剧。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学生看电视严重影响
期刊
位于粤东偏北的梅州市,有着大自然造就的山区迤逦风光,但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学校布局分散,教学资源薄弱。对于许多山里娃来说,获取知识改变命运,长大后走出大山,是他们最迫切的中国梦。然而,想要在偏远山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没有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是行不通的。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山里娃成就梦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增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期刊
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幼儿园选择孩子们看得懂,听得懂,幼儿易理解的绘本,引导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并学会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展相关早期阅读活动,让幼儿理解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开展阅读
期刊
摘要:幼儿在参与科学游戏活动中,能够保持永久的好奇心,持有浓厚的兴趣,通过经历丰富的操作活动,发挥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及教师在科学游戏中的指导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激发幼儿兴趣、游戏活动导入与环节设计方面的指导方法找到相应的策略并进行实践。使科学游戏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
期刊
儿童的探索天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自主探究”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1.创设愉悦情境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一
期刊
活动区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环节之一,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角色型活动区游戏作为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对指导角色游戏的体会和感受。  一、角色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体现  在活动区中,角色游戏主题的确立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主题应根据幼儿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自主确立。在游戏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