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ngzh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真正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致主体的作用,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充分把握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促进学生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发展,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美化学生人格的和谐“人园”。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审美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把学校和花园进行了一番比较,他指出:学校只是个“人园”,和花园有相似之处,理想的教学,应当使“人园”中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展现出个人本来之美,以构成整体和谐之美。而我们的音乐教学作为人文教学的重要领域,更是要充分把握其审美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使音乐教育真正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进而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塑造学生人格的和谐“人园”。
  一、创设审美情境,引发学生的审美渴望——基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前提。因此,教学情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而美的情境不仅仅体现在外部环境上,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音乐教师更应是“美的化身”,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完美个性和人格。例如,在讲声音的强弱时,我采取了多媒体播放火车、马蹄声由远而进的效果,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辨析音的强弱。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声音有强弱,我引导学生模仿出生活中其他类似的有强弱变化的声音。学生们边讨论边模仿,大雨声、小雨声,山谷的回声,由远而近的驼铃声……整个教室充满着强弱不同声音的“交响乐”;在学生兴致鸯然之时,我又把声音和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联想训练,把自己体验到的声音强弱用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出来,从中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内心不同的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审美感悟……然后,学生自己又根据对声音强弱的美的感受用各种打击器敲出来,这样学生对音乐的强弱理解又逐步提升到自由表现,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因而,在音乐课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水平等——基学生的发展向他们提供审美化的教学环境,运用审美化的视听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渴望。
  二、优化审美过程,强调学生的审美体验——关于学生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怪现象: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影视歌曲、流行歌曲,但不喜欢唱教材中的学唱歌曲,这类问题的产生,其真正原因在于教师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略其艺术性的挖掘,把本应是生动活泼又有趣的音乐课变成了枯燥无味儿的知识传授课、技能训练课。导致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倦心理,也就更谈不上音乐审美的感受。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歌曲还是音乐曲教学,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也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歌唱教学或音乐欣赏中,我们都要把有生的音乐变成学生无声的情感体验,紧紧抓住形象性与情感的结合,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在参与音乐表现的同时,陶冶内心的情操,架起音乐与心灵的桥梁。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捧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声音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手跟老师唱起来,于是老师也拍手鼓励学生抒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美的享受的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发问:为什么这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们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制,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欢它。
  这个导入非常浅显、生动、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热烈获得的审美喜悦,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努力使其处于音乐审美感知与审美想象的状态中,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灵感悟、审美体验合二为一,进而与学生的发展融为一体。
  三、提升学生审美品味,激发审美创造——为了学生的发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人的潜能的开发,不应只是智力的开发,它应当包括德、智、体、美、劳及技能、技巧在内的潜能开发,尤其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开发。有位名人说过:“真心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生快乐的愿望。”在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情感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
  艺术创新的实质是用其他艺术手段进行创新实践,从而再现音乐的情感体验,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无不蕴含着穿心的元素,教师应作为学的有心的人。例如:在欣赏《老虎磨牙》这首打击乐曲时,教师不告知曲名,光听乐曲,然后展开讨论,提问这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都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首打击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让学生们在感受体验中国鼓的音色和演奏的同时再挥舞出各种各样的敲击方法,从而最终达到目的,完成审美欣赏,提升审美情趣和技法,达到审美创新。从音乐创作中,更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根据问题和要求展开自己大胆的想象,鼓励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艺术创作环境中,产生创作的激情;运用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创造的乐趣;通过节奏改编,旋律创作,歌曲填词,自己设计表演形式,让学生的审美品味在实践中发展,在创造中升华。
  音乐审美创造的感慨与熏陶作用是巨大的,学生的审美理解与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完美与发展,音乐的发现与学生心灵的感悟紧紧地连在一起,达到了心灵陶冶和人格创造的目的,从而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扩展学生审美趣味,开阔审美视野——持续学生的发展
  在美学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趣味无争辩。”即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喜欢相同的音樂。相反地,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学生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阅历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音乐审美视野,引导学生个性完美的良性发展。
  当今学生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感兴趣,而对我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丰富的音乐作品却反应冷漠。恰恰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不断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不断喜欢当代音乐,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如教材中安排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断、民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及《黄河大合唱》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极好的材料。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好本国、本民族的音乐作品,还要让学生欣赏、爱好外国音乐作品。
  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断进行音乐课改的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提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和审美过程,提升学生审美品味,扩展学审美情趣;面向全体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树立正确的审美欲望,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让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进一步演奏出波澜壮阔的乐章,展示出我们时代主旋律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
  [2] 张前、王次召:《音乐美学基本原理》.
  [3] 廖乃雄:《关于音乐教育的思考》.
  [4] 王次召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5] 叶栋柱:《音乐审美欣赏》西藏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一门"高实践,超理论的学科(田青语).它集知识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在教与学中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声乐本身这种高实践性和抽象性又决定了
有关问题的解释主要有这两种:第一,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第二,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思考源于问题,有问题才有思考。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
“给三角形作高”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教学内容,关于如何给三角形作高,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书中第14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加以提倡。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是教师尤为关注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关注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
当前如何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最棘手的一个课题,因为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不但是教改的重头戏,而且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欠发达地区的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产生,校园恋爱利弊对人生的影响,以及盲目恋爱的不良后果的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集体、道德的关系,学会爱与被爱,提高“爱的能力”等引导策略。  [关键词] 恋爱心理 引导策略    一、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郭沫若所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确实,刚刚进入高校的高职大学生,渴望与异性交流并获得异性的爱慕是一个
体育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游戏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所喜爱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儿童在游戏中受情节的吸引,目标的激励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可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易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原则,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小学数学课程有机结合,构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书籍设计业蓬勃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新形势对书籍设计的审美文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书籍设计的审美文化,对书籍设计的